第三单元 工业社会的来临

第三单元 工业社会的来临
第9课 英国工业革命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
知道工业革命发生的时间与背景,知道机器的发明与改进的相关史实。
理解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理解工业革命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2、技能:
运用地图分析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概况。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工业革命前后伦敦市区图的比较,继续学习从图片资料中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的方法。通过整理从网络搜集的世博会资料,学习去伪存真、筛选历史资料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大机器生产所带来的生产力飞跃,使学生为人类新的文明进步而感到振奋,激发勇于创新的意识。
通过对工业革命消极影响的分析,引发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辩证思考。

二、重点难点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
难点:英国工业革命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

三、教学过程
试列举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进程及其影响
恩格斯曾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次变革就是工业革命。

第9课  英国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过程。
一、工业革命的孕育           
请大家阅读本目,归纳工业革命率先发生在英国的前提和条件。
(1)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
1689年《权利法案》所建立的君主立宪政府积极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鼓励发展国内外贸易,降低原料进口税;通过实施《垄断法》,保护专利权,激励创新等,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了政治前提。当时无论英国上层还是中下层商人及手工业者,都积极致力于经济发展。而与此同时,法国正在准备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美国正为独立而斗争。
(2)条件
a、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成为工业革命强大的经济驱动力(根本原因)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不断扩大的商品市场需求,“工场手工业已经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到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了法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由于英国国内外市场扩大了,商品销售量随之增加了。国内外市场的迅速扩大,推动了对工场手工业的技术改造。由于手工技术限制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品数量的迅速增长,一场生产手段的革命呼之欲出。

b、圈地运动为英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使圈地运动盛行。成千上万的农民丧失了生产资料,成为雇佣劳动者。

c、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在积累资本、开辟国外市场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英国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积累了大量的资本。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欧洲“七年战争”,英国的海上和殖民霸权最终确立下来。英国的出口贸易和海运业迅速发展。1750年的出口额是16xx年的6.3倍。18世纪,英国又是世界最大的奴隶贸易国。英国对爱尔兰、印度、北美、西印度群岛等殖民地进行残酷的掠夺,使财富源源不断流入国内。丰富的资本成为英国得以进行工业革命的基本条件之一。殖民扩张为英国拓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d、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发达的工场手工业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文化知识条件和技术条件
17世纪中期起,英国已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牛顿对微积分学说的建立;吉尔伯特对近代磁学与电学的重大贡献;波义耳定律的发现;哈维建立了血液循环学说等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文化知识条件。18世纪中期,英国工场手工业已相当发达,工业水平有较大提高,工人技术走向而纯熟,从而使工业革命具备了生产技术条件。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工业革命从棉纺织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开始的
思考: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从棉纺织业启动?
因为棉纺织工业是当时新兴的工业,受旧习惯的束缚比较少(如棉纺织业没有成立行会组织),对于新方法的采用较为容易。另外,当时棉纺织业比较集中,不像毛织业那样分散,因此也比较容易改变为机器化的大生产。棉纺织品是人们衣着必需品,社会需求量大,同时又受到印度优质棉布的竞争,技术革新势在必行。

在棉纺织机器发明过程中,纺纱和织布机器的发明是互为推进的。
(1)凯伊发明“飞梭”(导火线)
插图《飞梭》

18世纪前期,凯伊发明“飞梭”,大大加快了织布的速度,棉纱供应不上,英国出现“棉纱荒”。

(2)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手摇“珍妮纺纱机”(开始标志)

插图《珍妮纺纱机》

为了解决棉纱荒,哈格里夫斯发明手摇“珍妮纺纱机”,大大提高了效率,但是纺出的纱细而且易断,手摇也十分费力。

(3)阿克莱特在发明水力纺纱机基础上建立第一家水力纺纱厂

1771年在水力纺纱机发明的基础上,阿克莱特建立第一个水力纺纱厂,标志着现代工厂的诞生。但是水力纺纱机也有缺点,所纺的纱太粗。

(4)克隆普顿发明骡机

“骡机”综合珍妮纺纱机和水力纺纱机的优点。用水力推动的骡机可以同时带动3、4百个纱锭,运转速度快,能纺出结实的粗纱和细沙,价格比较低廉。

(5)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

把织布效率提高40倍。

随着机器的广泛使用,日益显露以水力为动力的局限性,动力革命便提上日程。人们迫切需要一种不受季节、地点限制的动力机械。

2、动力革命
(1)1782年瓦特研制“万能蒸汽机”
插图《瓦特》、《万能蒸汽机》

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作重要发明,有力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步伐,开辟了崭新的“蒸汽时代”。

(2)宣告“蒸汽时代”到来

伴随着蒸汽机的广泛使用,对煤炭和钢铁的需求大增,从而促使了煤炭和钢铁的大量生产和运用,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他解决了新能源和新材料问题。19世纪初,英国煤产量的增长和钢铁炼造工艺的改进为机器制造业奠定基础。进入19世纪后随着蒸汽机技术的不断完善,开始了运输技术的重大改革。

3、运输技术的变革
(1)富尔敦发明第一艘蒸汽汽船

插图《蒸汽汽船》

18xx年富尔敦亲自驾驶“克勒蒙”号汽船在哈得孙河试航成功。1838年蒸汽汽船横渡大西洋。

(2)斯蒂芬逊发明第一台蒸汽机车
插图《蒸汽机车》

(3)出现兴修铁路的热潮
插图《铁路发展》

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建成通车。此后出现了兴修铁路的热潮,1870年全世界铁路总长度已达21万公里,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

4、19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完成

具体标志:英国建成了以纺织、钢铁、机械为核心的现代工业体系。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从而使得英国工业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插图《英国伦敦世博会》1、2

你认为1851年英国伦敦世博会会展出哪些英国的工业品?

1851年英国伦敦世博会标志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工业革命使得英国经济实力大增,为英国19世纪称霸世界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也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2、工业革命的扩展

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欧美许多国家也开始工业革命,但各国工业革命受其本国条件影响,发展不平衡。

3、工业革命促使英国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

英国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业所占的比例不断缩小,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扩大。

4、社会结构的变化——形成工业无产阶级和近代工业资产阶级

工业革命创造了大量财富养肥了资本家,而工人阶级则挣扎在饥饿和贫困之中,两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日益尖锐,工人运动逐渐兴起。

5、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向工业区集中,出现了新的人口中心。到1851年城市人口已占全国人口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英国走上城市化社会。城市化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方式,出现了新的社会风貌。

6、同时也带来新的问题

插图《工业革命后的伦敦》

工业革命在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同时,也衍生许多问题: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拉大、犯罪等新问题。

小结: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发生的工业革命,使得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铁路和汽船代替马车与木帆船,煤炭和钢铁等新能源、新材料被广泛运用。工业革命使得英国社会各个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教案   历史   高中历史   高二历史   珍妮   纺纱机   汽船   社会   工业革命   英国   水力   插图   单元   机器   世纪   工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