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隋朝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隋的建立和统一;兴建两都和开凿大运河;隋炀帝的暴政和隋的灭亡。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对隋统一原因的分析,认识魏晋南北朝的割据分裂孕育着统一,以此培养学生联系地发展地看待历史的能力。

2.通过分析隋朝的建设,引导学生认识隋朝的经济发展和国力强盛,是建立在广大人民辛勤劳动之上,以此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阶级观点分析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长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开创了隋朝的繁荣局面,为唐的统一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隋末农民战争推翻隋朝的残暴统治,充分显示出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隋统一的原因,隋的建设,

教学难点:隋国力强,为什么很快灭亡?

教学过程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1.隋的建立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即隋文帝,改国号隋,年号开皇,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

⑴原因

①魏晋南北朝后期,各族人民共同生活,互相融合,南北统一条件成熟。

②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为隋的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

③隋文帝加强军队建设,做好了渡江作战的准备。

④陈朝君臣生活腐化,政治腐败,军队纪律松弛,不堪一击。

⑵589年,隋文帝派杨广率军攻入建康灭陈,统一南北。

⑶影响

结束了南北长期的分裂局面;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安定和社会的发展。

二、兴建两都和开凿大运河

1.兴建两都

①隋初,隋文帝令著名建筑师宇文恺主持营建大兴城。

②隋炀帝时,又令宇文恺营建东都洛阳城。

③两都宏伟壮丽,是当时世界上闻名的大都市

2.开通运河

①隋炀帝于6xx年至6xx年,开通了通济渠、邗沟、永济渠和江南河,连成了一条贯

通南北的大运河。

②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了连结江淮的运河——邗沟。

③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琢郡,南达余杭,是当时世界上最早、最长的大运河。

④大运河的开凿对巩固统一和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以及运河沿岸的城市发展,起

了重要作用。

三、隋朝的灭亡

1.灭亡的原因

⑴炀帝的暴政:

①滥用民力;重役年年有,丁男不足,征调妇女服役。

②征伐高丽;三次对高丽的战争,士兵死亡大半。

③奢侈腐化;修建豪华宫殿,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征集各地奇花异石。

④严刑酷法:凡反抗朝廷者,皆斩。

⑵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

2.灭亡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四、隋朝的历史地位

1.隋朝结束了国家的长期分裂,实现了南北统一;

2.隋朝经济的繁荣和国力的强盛,开启了中国中世纪的盛世局面;

3.大运河的开通,对巩固国家的统一和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4.隋朝创建和改革的制度、律令,对唐朝和后世的中国以至东亚,都有深远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教案   历史   高中历史   高一历史   隋朝   洛阳   暴政   大运河   国力   运河   局面   短暂   原因   能力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