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

一、新课导入 
从前有个郑国人,到一棵树下乘凉。太阳在空中转动,树影在地上移动,他不停地移动凉席,随着树影动。到了黄昏,他又把凉席铺在树下。一会儿,月亮出来了,月亮在空中移动,树影在地上移动,他又不停地移动凉席,随着树影动。可是,他又担心露水沾湿衣服。渐渐地,月亮当顶,树影缩得愈来愈小了,他就径直躲树底下,浑身上下也被露水沾得愈来愈湿了。
《韩非子》中有一个故事,说是郑县有个姓卜的人,他的一条裤子破了,要他的妻子再做一条。妻子问:“裤子做成什么样子的?”姓卜的答:“像我原来的那条一样。”他的妻子做好了新裤子之后,就照原来的那条破裤子,凡是有破损的地方,都照样剪破,使它和原来的裤子一样。
一位老农把一匹高高大大的白马栓在一个细细短短的木桩子上。旁边的人对老农说:“它会跑掉的!”老农哈哈一笑,十分肯定地说道:“才不会呢!这匹马还是小马驹的时候,就是栓在这个木桩上的。一开始,它撒野地想从木桩上挣脱。可是,那时它的劲儿小,折腾了一阵子还是在原地打转转,它就蔫了。后来,它长大了,却再没心思跟木桩子较量了。有一回,我来喂它,故意把饲料放在它够不着的地方,可它只是叫了两声,脑袋就蔫耷了。你瞧,它多乖!”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只跳蚤放进杯里,开始跳蚤一下就能从杯里跳出来。然后,心理学家在杯口盖上透明盖,跳蚤仍然会往上跳,但碰了几次盖后,慢慢就不跳那么高了。这时,心理学家再将盖拿走,却发现那只跳蚤已经永远不能跳出杯子,因为它的目标高度已经不及杯子的高度了。
某学校。某班。有一天班主任老师请假,数学老师临时给该班上班会课。数学老师跨上讲台二话没说就要学生做数学题。第一道题:“有一艘船,你第一个登船,8岁的同学第二个登船,9岁同学第三个登船,10岁的同学第四个登船,以此类推,请问第一个登船的同学几岁?”全班同学明显地夹杂着得意、轻蔑的语调高喊:“7岁。”数学老师伸出一根手指使劲地摇着,然后指遍全班每一名同学:“你忘了是你第一个登船,你几岁,第一个登船的就几岁。”
第二道题:“一辆客车上坐了10名乘客,在第一站下了3名乘客,上了2名乘客;接下来的一站下了1名上了2名;下一站又上了2名;再下一站下了4名上了2名;再下一站上了3名;下一站又下了5名上了2名,现在请问……”
数学老师的话还没完,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抢答:“车上还有8名乘客。” 数学老师微笑着摇了摇头:“我问的是,这辆车一共停靠了几站?”全班同学都傻了。
一位路人在寻找真理,他急切地敲开一扇神秘的大门,门里的人说:“你找错了,我是谬误。”路人只好继续寻找,踏遍千山万水,仍然找不到真理,心想还是回去问问谬误吧,它与真理是一对冤家,或许它知道真理在哪儿。路人一次次敲响谬误的大门,就是打听不到真理的消息。就在路人近乎绝望之际,在不断的敲们声中,却吵醒了谬误的邻居,随着“吱呀”一声轻响,路人回头一看,天哪,这不是真理吗?
上述几个故事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一个道理:思维定势是多么可怕,打破思维定势又是多么重要。白马被栓长了,能挣脱也不挣脱了。跳蚤受到了挫折,能跳出来也不跳出来了。老师的问题还没问出来,学生就自以为是地答出来了。……是什么束缚了他们的思维?是思维定势束缚了他们。那位路人是怎么找到真理的?是不断地敲谬误的门的结果。他要是不回来找谬误的话,恐怕永远也找不到真理。 “文化大革命”禁锢人们的思想多年,即便毛泽东逝世了,许多人还是不敢越雷池一步。华国锋不就提出了“两个凡是”吗?“两个凡是”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因此展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个人崇拜的思维定势,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正是由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才开始形成。具体情况如何,让我们来学习本节——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二、知识结构
“换脑筋”之所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为什么要换:各种问题严重,“两个凡是”猖獗,
                                        国家徘徊前进
 换脑筋之原因
 为什么能换: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召开转折性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北京)
 换脑筋之概况 平反冤假错案(右派分子、刘少奇等)
 彻底否定“文革”(1981,《关于建国以来党的
                            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完成拨乱反正
 
 换脑筋之影响   改革开放开端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三、重点难点分析(略)
四、高考试题回放
1、(1996•全国卷•20)
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其主要内容是关于(b)
a、文化大革命的评价问题b、“两个凡是”问题
c、平反冤假错案的问题d、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问题
2、(1998•全国卷•22)
邓小平说:“1977年和1978年,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其主要原因是(a)
a、“两个凡是”的方针仍占主导地位
b、“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未得平反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被压制
d、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没有完全恢复领导职务
3、(xx•全国文综卷•22)
改革开放初期,“真理标准”讨论所否定的错误观点是(a)
a、“两个凡是”论b、“党内新生资产阶级”论
c、“以阶级斗争为纲”论d、“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论
4、(xx•上海卷•27)
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幅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此联创作当不早于(d)
a、1949年b、1956年c、1966年d、1978年
5、(xx•广东卷•22)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为它(b)
a、全面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思想束缚
b、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
c、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d、提出了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6、(xx•春季卷•25)
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针对(c)
a、“文化大革命”评价问题b、平反冤假错案问题
c、“两个凡是”问题d、“以阶级斗争为纲”问题
7、(xx•春季卷•3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必须承认,知识分子的基本队伍已经成了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已经形成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联盟。
——1956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示》
材料二  自以为还有反对劳动人民的资本的社会力量,主要是资产阶级的党派和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比起资产阶级政治活动家还多一种资本:他们的大部分直接参加着社会主义建设,无产阶级在经济文化的种种部门需要他们。
——1957年9月18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三  经过xx年的锻炼,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属于劳动人民知识分子。我们应该信任他们,关心他们,使他们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如果还把他们看作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显然是不对的。
——1962年3月周恩来在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四  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中,……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因此也可以说,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他们与体力劳动者的区别,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
——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回答: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正确对待知识分子有何重大意义?
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共正确认识到知识分子基本上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经过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知识分子被视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1962年周恩来重新提出,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属于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1978年邓小平更加明确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他们与体力劳动者的区别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这一论断,成为新时期中共制定知识分子政策的依据,对于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正确对待知识分子,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问题。知识分子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要力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将极大地推进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8、(1997年•上海卷•47甲)
概述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1949年、1978年三次工作重心转移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1927年大革命失败,城市暴动(攻打城市)失败,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到农村,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开始了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做了政治上的准备。
1978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进行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五、新情景设置
从1957年下半年到1978年底,由于当时党对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当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再加上“长期任人欺凌、宰割,不甘落后的民族心态,苦战三年五载、奋发图强、赶超发达国家的强烈愿望,使党的主要领导人在取得一连串的胜利之后在面临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新课题需要特别谨慎的时候,反而不谨慎了,主观主义和个人专断作风日益发展,集体领导制度受到破坏;照搬革命战争年代的旧方法和旧经验,把马列著作中的某些观点加以误解或教条化的倾向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很多具有猜测、想象和假说性质的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教条化,对毛泽东个人的政治威望和人格魅力偶像化。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为代表的浪漫式经济发展的失败使整个国民经济遭受沉重的打击。虽然工业较快地摆脱了这次冒进的影响,但当时仍占国民经济很大比重的农业则多年未能恢复。直至发动“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
从1978年底到90年代末期,党和人民开始重新审视过去奉为教条的某些理论、观念的正确性,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到对“两个凡是”的否定;从为历次政治运动中的冤假错案平反到明确废除“以阶级斗争为纲”;从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旗帜鲜明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思想的步子越迈越大,实事求是地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实践证明,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的伟大壮举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使中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不仅迅速挽回了由于“文革”的巨大历史灾难给执政党带来的政治合法性危机,而且使其经受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国内外严峻政治局势的考验。

请你用所学的史实对上述加点的句子予以解释。
一连串的胜利:
巩固政权:1950年夏,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残余军队和武装土匪;1951年,大陆领土基本解放;1950—1953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1952年,新解放区土地改革;1950—1951年,镇压xx;1951年,三反五反运动。
恢复经济: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恢复发展生产。
变革生产关系:1953—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发展生产力:一五计划,为工业化初步奠定基础。
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文革xx年,损失5000亿元,与发达国家差距进一步扩大。
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造成1976—1978年两年徘徊局面。
冤假错案平反:1980年,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以前的一些错案,影响最大、涉及人数最多的是为1957年错划的右派分子平反。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一、新课导入
沈阳“破烂王”王洪怀,有一天突发奇想:收一个易拉罐,才赚几分钱,如果将它熔铸后当金属材料卖,有可能多卖些钱?于是他把一个空易拉罐剪碎,熔化成一块指甲大下的银灰色金属,然后花了600元钱在市有色金属研究所作了化验。工作人员告诉他,这是一种很贵重的铝镁合金。王洪怀算了一笔帐,当时市场上的铝锭价格,每吨是1.4—1.8万元之间,每个易拉罐重18.5克,5.4个就是一吨,卖材料比卖废罐能多赚钱。他立刻决定回收易拉罐,自己加工熔炼。为了吸引人们交售空罐,他把回收价从每个几分钱提到0.14元,又将回收价和指定收购点印在卡片上,向所有收破烂的同行散发。过了一周,王洪怀骑着自行车到收购点去看,他大吃一惊,很多货车在交售易拉罐。这一天,他回收易拉罐13万多个,足有2.5吨。此刻,王洪怀心里踏实了,便积极筹建金属再生加工厂。就这样,他在一年之内,用空易拉罐炼出了240多吨铝锭,三年赚了270多万元,从一个拾荒者一跃成为百万富翁。
山东临沂秦池酒厂曾于1995年底以6000万元在中央电视台首次夺得标王并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丰厚回报。1996年底,秦池人又以3﹒2亿元再次在中央电视台夺得标王,一时舆论哗然。经营厂长姬长孔曾说,秦池每天给中央电视台送去一辆奔驰轿车,但通过中央电视台的作用,秦池会每天开进一辆加长林肯。实际上,秦池的巨额广告费用远远超过了企业自身的承受能力。据估算,1997年要投入3亿多元广告费,至少全年要实现15亿元的销售收入,单凭秦池当时二十几条生产线的生产能力远远不够,需要再建二十多条生产线,但投入和时间都有限制。秦池扩大采购川酒进行勾兑,经媒体披露后,引起人们对酒质量的怀疑,从而严重影响了销售,大量积压在库中。秦池总裁王卓胜总结教训时说:广告对树立名牌、开拓市场无疑起很大作用,但广告不是唯一的竞争手段,要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上长盛不衰,归根到底要靠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价格、营销等多种手段。广告称王不等于市场称王,广告明星不等于市场明星。
1997年,江苏省句容市春城镇丁庄村的广大葡萄种植户为了保证品质,壮大规模,自愿聚到一起,成立了葡萄协会。他们制定了协会的章程,规定了从生产到销售的五个统一,即统一供苗、统一施肥、统一供药、统一品牌包装、统一价格上市,规定了组织领导机构、会员入会的办法及其权利与义务等。参加协会的农户们从联合中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1999年初,葡萄协会升级为葡萄合作社,将原来主要在生产环节上的合作进一步拓展到产品的运销、储存、保鲜等环节,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大家想一想,上述故事只能发生在什么时候?对了,只能发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而不可能出现在“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大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具体怎么改革的,怎么开放的,取得了哪些成就?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知识结构
 “东风吹来”之所指:改革开放
 为什么要吹东风:农村贫困、城市无活力
 东风吹来之原因
 为什么能吹东风:群众积极、中央支持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改革
 东风吹来之概况          城市:扩大企业自主权
   开放: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农业:粮棉产量跃居世界首位                                  
工业:宝山钢铁公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大亚湾核电站、京九铁路
              东风吹来之成就  乡镇企业:1987年,产值超过农业总产值
     外贸: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加
 其他:科技、教育、事业、人民生活水平
三、重点难点分析(略)
四、高考试题回放
1、(xx•广东河南卷•1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包括(b)
(1)集体经济(2)个体经济(3)私营经济(4)外资经济
a、(1)(2)(3)b、(2)(3)(4)c、(1)(3)(4)d、(1)(2)(4)
2、(xx•广东河南卷•2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是(c)
(1)专业化(2)商品化(3)集体化(4)社会化
a、(1)(2)(3)b、(2)(3)(4)c、(1)(2)(4)d、(1)(3)(4)
3、(xx•江苏综合卷•1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工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d)
(1)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2)对工业实行特殊优惠政策(3)实施对外开放政策(4)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a、(1)(2)(3)b、(2)(3)(4)c、(1)(2)(4)d、(1)(3)(4)
4、(xx•全国卷•1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原因是(c)
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d、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5、(1999•全国卷•23)
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a)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6、(1995•全国卷•42)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与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经历了四个步骤: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核心内容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的开辟了道路。农业合作化的主要原因是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的需要。核心内容是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人民公社化的主要原因是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发展。核心内容的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原因是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核心内容是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必须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把握住生产关系的变革与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7、(xx•全国文综卷•40)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1840—1949年)解决土地问题的代表性主张或纲领有哪几种?
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和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质是什么?对农业生产有什么作用?
实质: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作用: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发展。
五、新情景设置(略)
第三节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一、新课导入
18世纪的一天傍晚,法国医生雷诺克出去散步,看到一群小孩在一只废弃的啤酒桶旁玩耍。一个小孩用一根木棒轻轻敲击啤酒桶,另一个小孩在另一边用一根木棒在听,一端紧紧压在桶壁上,另一端紧贴在自己耳朵上。雷诺克很惊奇,自己拿起木棒模仿,原来几乎轻不可闻的声音听起来却很响亮。这时,他的心怦然一动,是不是可以用这个办法来听病人的心肺音呢?他回到家里,便将这个大胆的假设付诸实践。他找来木料,做成一个喇叭状的东西,一头大一头小,中间是空的。他将大的那端贴在别人的胸上,小的那端塞在自己耳朵里,一试,效果果然不错,使用又方便。这便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听诊器。
19xx年的一天晚上,东京大学教授、化学家池田菊苗博士从实验室回来后与家人一起进晚餐,他的妻子端上来一碗热乎乎的汤。池田喝了一口,感到味道很鲜。他问妻子这汤加了什么东西,味道这么鲜?妻子说这是海带汤,并没有加什么佐料,海带汤总是比较鲜的。池田心想,海带汤为什么这样鲜呢?鲜味是怎样形成的?有没有鲜味物质呢?他在心里对自己说:海带这么鲜,它内部一定有一种能够产生鲜味的物质。如果能找到这种物质,人们就可以经常享受鲜美的味道了。池田开始寻找海带产生鲜味的物质。他把海带切碎后放在水里不断地煮,以使未知的鲜味物质溶解于水中。经过不断地煮沸,汤越来越浓,味道也越来越鲜。最后,经过分离、结晶、提纯,得到了一种白色的化合物。取一点放在口里,只觉得一股鲜味。池田知道,这就是要找的鲜味物质,用这种白色的结晶做成的汤与用海带做成的汤一样鲜美无比。池田又分析了这种物质,知道了这是一种氨基酸的钠盐,化学名叫谷氨酸钠,这就是味精。最后,池田找到了化学合成和生产味精的方法,并获得“味精”的专利权。
300多年前的一天清晨,一位园丁走进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的书房,将一篮非常好看的紫罗兰摆在屋角里。美丽的花朵和扑鼻的清香使波义耳心旷神怡,他随手拿了一朵花就向实验室走去。
实验室里,助手正在倒盐酸,波义耳把花放在桌子上,赶过去给助手帮忙。淡黄色的液体在滚滚冒烟,由于飞沫溅到花上了,紫罗兰也冒起烟来。多可惜呀!把这么好的花毁了,得赶快冲洗一下。波义耳将花放进水杯里,过了一会儿,奇怪,紫罗兰变成了“红罗兰”。
这惊奇的发现立即触动了科学家那根敏感的神经:盐酸能使紫罗兰变红,其它的酸能不能使它变红呢?当即,他和助手分别用不同的酸试验起来。发现不仅是盐酸,各种酸都能使紫罗兰变红。酸能使紫罗兰变红,那么,碱能否使它变色呢?由鲜花制取的浸出液变色效果是不是更好呢?经过一连串的思考和试验,很快证明了许多植物花瓣的浸出液都有遇到酸碱改变颜色的性质。变色效果最明显的要数地衣类植物——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则变蓝。波义耳把石蕊加工成一种酸碱指示剂,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种指示剂,至今还在化学上广泛使用。
西红柿的故乡在南美洲茂密的森林里。它那圆圆的个儿,青里透红的色泽着实喜人。但是当地人却一直怀疑它有毒,既不敢碰它,更不赶吃,还给它起了个吓人的名字叫做“狼桃”。到了16世纪,英国人俄罗拉•达里公爵在旅行期间发现了它,带几个回英国,种在皇家花园,供皇室贵族观赏。直到18世纪,法国有一位画家抱着献身精神,决心要对它尝试一下。据记载,他在吃西红柿之前穿好了入殓的衣服,吃完以后就躺在床上等着上帝召见。结果这位画家不但没有死去,而且也没有感到任何不适。
上述故事说明,任何认识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经过不断的实践得来的。实践出真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1997年的中共xx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那么邓小平理论是怎样逐步形成的??这就需要学习本节——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知识结构
 “自己的路”之所指: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时间      内容       意义
 十二大1982 中国特色
 
 自己的路探索之过程  十三大1987 初级阶段
 
                     十四大1992 市场经济
                                  
 xx大1997 邓小平理论

三、重点难点分析(略)
四、高考试题回放
1、(1997•全国卷•18)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c、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d、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2、(xx•江西卷•20)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提出是在(d)
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xx大
五、新情景设置(略)
    第四节    “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
一、新课导入
有一天,鲁国城郊飞来一只罕见的海鸟。猎人们知道鲁侯喜欢养鸟,就捉住海鸟,献给他。鲁侯惟恐海鸟死去,就把它当作贵宾,供养在庙堂里,命令高级厨师每天给海鸟准备丰盛的酒席,叫乐队演奏高雅的乐曲,让海鸟欣赏优美的歌舞。可是那只海鸟却被吓得神魂颠倒,连一点东西也不敢吃,一滴水也不敢喝,三天后就活活饿死了。
美国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距离恰恰是两匹战车的马屁股的宽度,因为铁路最初由造有轨电车的人设计,而设计电车的人是造马车的,代代沿革至此。同样是两匹马屁股的宽度,韩信就用得巧妙。那次与敌国作战,要经过一个险要隘口。敌军大将说,这条隘路容不下两匹马并行,韩信必然受阻,我们可以以逸待劳,一举歼之。没想到韩信把两马一前一后拉缰,出其不意大败敌军。河南林县人修筑的红旗渠,30多年来一直是林县人民改天换地的丰碑与见证。解决了吃水和灌溉,他们进一步开发了红旗渠的旅游功能,间接创利税上亿元。
作为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北大荒”,位于我国东北部。20世纪50年代,这里人烟稀少,荒原茫茫,是鸟类和野生动物栖息的天堂。半个世纪的开垦,使这里成为年产70亿公斤的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过度开荒破坏了这里的原始生态,湿地面积缩小了一半,旱灾水灾频频发生,许多野生动物被迫迁徙他乡,曾经肥沃的黑土地日益贫瘠。为恢复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1999年,黑龙江垦区果断决定停止开荒。同时,对不宜耕种的土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植树造林和建立自然保护区。按规划,到xx年,全垦区将实现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32万公顷,约占现有耕地面积的十分之一。经过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如今又呈现大面积水丰林美鸟鸣鹿欢的原始风貌。溢绿流翠的林草、泡沼汪汪的湿地触目皆是。多年不见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鹳、丹顶鹤在低空飞翔,几近绝迹的狍子、马鹿在森林中奔跑。世界濒危的野生东北虎又频频出现。三江平原的野生动物已由3年前的168种增至目前的224种。
上述故事说明:制定方针政策是否从实际出发,是成功还是失败的关键。韩信懂得这个道理,随机应变,因此取得了成功。北大荒人也懂得这个道理,因地制宜,使北大荒又呈现了勃勃生机。鲁侯不懂得这个道理,用固有的经验款待海鸟,结果把海鸟给害死了。香港、澳门、台湾都是资本主义制度,大陆是社会主义制度,怎样才能统一?邓小平从客观实际出发,量体裁衣,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具体情况如何,请学习本节——“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
二、知识结构
                              体:大陆和台湾等地的社会制度不同
 “量体裁衣”之所指
                             量体裁衣: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和平统一
 量体裁衣之构想 1981年:叶剑英谈话,国共对等谈判
           1984年:一国两制

           1997年:香港回归
            
 量体裁衣之实践 1999年:澳门回归
                                  
                                  1980年以后:海峡两岸三通(通邮
通商、通航)
  三、重点难点分析(略)
四、高考试题回放
1、(xx•全国卷•20)
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拥有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大的自治权,这主要是指(d)
a、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b、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
c、外国资本不动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2、(1999•上海卷•30)
1999年12月20 日中国将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在此之前,葡萄牙已占据澳门(c)
a、150多年b、近4xx年c、400多年d、500多年
五、新情景设置(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教案   历史   高中历史   高一历史   波义耳   文化大革命   冤假错案   鲜味   海鸟   易拉罐   资产阶级   海带   知识分子   新局面   真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