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二)

二、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1.论战的起因

师:(启发学生回忆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变法时期的主张和观点)

生:(与教师共同回忆)

师:20世纪初,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已成为当时中国历史之主流。流亡海外的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站在维护清朝统治的立场上,成为保皇派。他们大肆攻击革命派,阻碍革命的发展。这必然引起革命派的反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论战。

2.论战的内容

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插图:《立宪派与革命派之激战》书影及楷体字,掌握或了解论战的时间、主要阵地、焦点及具体情况)

生:(阅读,在课文上作标记)

师:(强调)革命派关于民族、民主革命的政治主张,是适应历史潮流,符合民族利益的。而康有为、梁启超在实践上已经证明改良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之后,仍然顽固维护清朝专制统治,他们已成为阻碍革命发展的保皇派。革命派以《民报》为阵地同他们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双方论战的焦点是什么?

生:(让一名学生朗读双方论战的三个主要问题)

师:应该指出,革命派在论战中也暴露了自身的局限性。如:革命派在驳斥保皇派的革命将招致列强干涉的观点时,天真地认为:中国的革命绝不会引起帝国主义的干涉。他们还奢求帝国主义的支持和赞助。表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关于要不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论战中,革命派对于保皇派提出的革命将引起内乱以及诬蔑中国人民的反动言论,没有进行有力的批判。而且,革命派本身也存在着不信任劳动人民的倾向。因而不可能依靠劳动人民把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在关于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的论战中,革命派对于保皇派提出的土地国有为夺富予贫的指责,不但不敢予以有力的回击,反而进行极力辩解,这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的革命派对于封建地主阶级的妥协性。

3.论战的作用

师:这次论战起了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回忆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的情况并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生:(回忆、阅读、回答问题)师:(视学生的回答情况,强调)前边讲过的维新派与顽固的论战是资产阶级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而这次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从历史的角度看,实质上是资产阶级不同派别关于斗争方式、斗争手段和政权形式之争。通过论战,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三、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师:资产阶段革命派以武装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奋斗目标,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和插图:《秋瑾》、《徐锡麟》并将几次起义的情况列成表格。项目包括:起义名称、领导人、时间、结果等)

生:(阅读、按要求列表)

师:(出示自制《同盟会成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主要起义形势》投影地图或电脑教学软件,指图案简下列几次起义的情况)

1.萍浏醴起义

师:萍浏醴起义是在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是由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联合当地的会党发动的,参加者达3万余人。范围波及湘赣两省,它扩大了同盟会的政治影响。(让学生阅读课文和插图:《时报刊登的萍浏醴起义的消息》)

生:(阅读、了解起义情况)

2.浙皖起义和镇南关起义师:萍浏醴起义后不久,各地反清起义迅速掀起高潮。(让一名学生参加投影地图简介两次起义的情况)

生:(简介起义情况)

师:(适当补充秋瑾、徐锡麟为革命事业献身的感人事迹,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3.黄花岗起义

师:在同盟会成立后的一系列反清起义中,孙中山、黄兴领导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影响最大。(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和插图:《广州黄花岗起义指挥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碑亭》)

生:(阅读、归纳起义概况)

师:广州黄岗起义是同盟会领导和影响下的诸次起义中准备最为充分的一次。孙中山吸取了以往起义失败的教训,在起义前作了认真的准备工作。早在19xx年,他就约集赵声、黄兴等在槟榔屿(今马来西亚)开会,制定起义计划;并亲赴欧、美各国在华侨中募款,支援起义;同盟会还在香港成立了统筹会,作为起义的领导机关;在广州还设立了30多个秘密据点;在起义前,同盟会还组织了敢死队,作为起义的中坚力量。如此充分的准备,其结果竟惨遭失败,其原因何在?

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师:(归纳学生的发言)黄花岗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同盟会领导上的软弱,他们始终没有深入群众做思想发动工作,对各地分散的群众斗争没有作必要的联系、组织和配合工作。最终导致起义的失败。然而,这次起义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孙中山先生对其做了高度评价。称这次起义与武昌起义具有同等的历史意义。这是为什么?

生:(引导学生阅读楷体字,并由一名学生朗读历史材料:是役也,……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试解释历史材料的意思

师:(视学生的解释情况,着重强调)这次起义尽管失败了,但它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反统治。这次起义以后,两广总督张鸣岐除了奏报朝廷外,还三次电告各省督抚,建议他们小心防范。此后,各省官员只要一听到革命党起事,就惊恐万状。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也更加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这次起义失败后不到半年,武昌起义便爆发了。可以说,黄花岗起义为辛亥革命高潮的到来和武昌起义的胜利,作了重要的准备。

小结

师:请大家依据板书归纳本节内容。

生:(归纳发言)师:(视学生归纳情况,进行小结)在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的基础上。19xx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这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此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保皇派展开了激烈的论战,与此同时,革命派组织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这些,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的高潮的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教案   历史   高中历史   高一历史   同盟会   黄花岗   义师   保皇派   革命派   民主革命   论战   资产阶级   课文   形势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