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课程标准〗

  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地改革的大体情况。
    正确理解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
    了解抗美援朝的原因及伟大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课前收集有关材料,掌握通过搜集、访问获得资料的方法。
    通过讨论、讲故事,增强认识历史现象和组织历史材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刻体会志愿军战士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不愧为“最可爱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土地改革的进行以及学习志愿军战士所体现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难点理解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教材分析
    本课讲述了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三方面的斗争。通过这些斗争,赢得了民心,巩固了政权,为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道路。在整个建国后的历史中起着牵引、铺垫的作用。
    学情分析
    通过两年的课程改革学习实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进行有目的的调查,能进行初步的资料整理,能从资料中获取有用的历史信息,但用多种方式表现历史的能力较弱。农村地区由于获取资料的条件不足,搜集资料较困难,因此在课前准备工作中的分工要明确,学生应做力所能及的调查访问,而教师要多准备一些文字、音像资料。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收集有关的文字资料,剪辑有关的电影片段,录制有关的音响资料,拟定访问题目。
    学生准备
    访问本地区年过花甲的老人,了解1950年本地区土地改革的进行情况,访问志愿军老战士入朝作战的有关情况,课前预习本课
   〖板书设计〗
 
 
 
〖教学活动〗
     〖教案点评〗
  在教师对课程标准准确把握的基础上,通过充分的课前准备,在课堂上经过调查汇报、讲述历史故事、即兴辩论、自由讨论、感受音像资料、分析归纳等形式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采用多种视听媒介,将学生倾听、阅读、观看等接受式学习方式与辩论、讲述、讨论等参与式学习方式相结合,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完成了既定教学目标。在作业布置上,采用了学生编题与相互推荐的方式,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该教学设计有着多方面的创新点和借鉴之处。
 
 
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课程标准〗

    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意义,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通过辩论,培养辩论能力和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处理不同意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联系社会主义制度,认识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通过新中国前后外交状况变化的对比,认识新中国在外交方面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所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通过分析比较周恩来在万隆会议的外交政策,了解周总理高超的外交艺术,逐步培养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和对历史的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学习,认识政治和经济是密切相关的,以法治国、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完善。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的学习,认识新中国的外交是以热爱和平而又不畏强暴的崭新面貌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及其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万隆会议的史实。
    难点 如何采取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对宪法、原则、会议这些枯燥、理性的知识产生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教学准备〗
    教师和学生共同搜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影视资料,制作有关课件。搜集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外交状况和万隆会议的相关资料,模拟万隆会议辩论会。
    〖教学方法〗
    比较法、模拟场景法、讨论法、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法、学生自主学习法、质疑法。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教案   历史   初中历史   八年级历史   万隆会议   土地改革   志愿军   和平共处   新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   能力   学生   资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