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 课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5 课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要求掌握的知识: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目前是“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冷战”结束后,世界并不太平,美国继续推行霸权主义,继续实施其全球战略目标;美国利用“北约”,随意干涉他国事务,科索沃战争就是其中一例。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政治与经济的辩证观点分析当今世界形势发展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成为影响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政策则加剧了世界的不安定。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多极化趋势,同时对科索沃战争要有正确的认识。

  难点:理解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原因以及如何评价“人道主义干涉”这一借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冷战”政策开始和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各是什么?

  a.“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 1947年“杜鲁门主义” 出台。

  b.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成立。

  2.美苏争霸各阶段的表现有什么特点?结果怎样?

  a.特点:20世纪50年代中期 60年代初期,既有缓和又有紧张,优势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中期 70年代末,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20世纪80年代,美国恢复强硬态度,苏联全面收缩,美国同意有限缓和。

  b.结果: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3.教师导入:美苏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而且影响了世界局势。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不复存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究竟有哪几“极”?对世界产生了哪些新的影响?

  讲授新课: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一超多强”分别指哪些国家?

  2.多极化趋势的“极”与两极格局时期的“极”有哪些不同?

  3.美国为什么能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处于优势?

  4.美国的全球战略是什么?有可能实现吗?为什么?

  5.科索沃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6.科索沃战争结局如何?造成了哪些恶劣影响?

  7.美国为什么要提出“人权高于主权”?这种观点和行动对世界已经造成哪些危害?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课件演示相关图片资料,辅导学生提取信息、分层解析、归纳概括)

  一、“一超多强”

  1.“一超多强”分别指哪些国家?

  “一超”是美国,“多强”指日本、欧盟、中国、俄罗斯。“一超多强”是当今世界格局由“两极”发展成“多极化”的表现。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

  2.多极化趋势的“极”与两极格局时期的“极”有哪些不同?

  a.具体对象不同:两极格局中的“极”实际上是指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而多极化中的“极”既有国家,也有国家集团 如欧盟,在一定意义上还包括某些影响较大的世界性或地区性国际组织。

  b.作用影响不同:两极中的“极”只是通过政治、军事实力来控制、操纵其他国家;而多极化中的“极”是凭借综合国力,即科技、经济实力,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作用,对其他国家、地区乃至全球产生影响力和作用力。

  3.美国为什么能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处于优势?(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a.政治上: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唯美国马首是瞻。

  b.军事上,美国拥有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还拥有先进的核武器、生化武器等。

  c.经济上:美国经济实力雄厚,原本就居于世界首位,二战后有了更大发展。

  4.美国的全球战略是什么?有可能实现吗?为什么?

  a.美国的全球战略:冷战年代的核心内容是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防止共产主义的扩张。冷战后的主旨是保持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建立美国主导的国际新秩序。

  b.对美国全球战略发展趋势的分析:由于美国的霸权野心不断膨胀,它从充当西方世界的盟主发展到试图凭借强大的国力称霸全世界而为所欲为。它不经联合国同意就动用武力,以贯彻自己的战略意志。这些做法遭到了包括西方主要国家在内的几乎所有国家的反对。所以,尽管美国的霸权野心有可能局部得逞,却不可能最终实现。

  二、科索沃战争

        

           被北约飞机击中的南斯拉夫联盟工厂            英国妇女抗议北约侵略南斯拉夫联盟       

  1.科索沃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成为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利用南斯拉夫剧变后出现的这些矛盾纷争,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然后打出“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未经联合国同意就动用武力对南斯拉夫联盟发动进攻。

  2.科索沃战争结局如何?造成了哪些恶劣影响?

  a.结局: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被迫接受和平协议,南联盟军队撤离科索沃,科索沃自治等问题由联合国解决。

  b.恶劣影响: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给南联盟造成了重大物质损失、环境破坏和人员伤亡。其间,北约战机用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导致3名记者死亡、多人受伤和馆舍的毁坏,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c.评价:北约的战争行动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实际上却以其非人道的行为导致了一场人道主义灾难。北约这次战争行动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在国际关系史上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因此受到世界舆论的广泛批评。

  3.美国为什么要提出“人权高于主权”?这种观点和行动对世界已经造成哪些危害?

  a.美国的意图:所谓“人权高于主权”,是美国的人权原则高于别国的主权。它的实质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国,干涉他国内政的借口,同时也是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实施霸权主义,推行其全球战略目标,最终实现“美国统治下的和平”的途径。

  b.危害:在“人权高于主权”幌子下发动的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使得美国朝着它的全球战略目标迈进了一步,却给相关地区造成极大损害,世界多极化趋势发生曲折,联合国的作用遭到削弱,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小结: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整个世界呈现出扑朔迷离的景象,不确定因素增多,新的“热点”不断出现。尽管如此,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两大主题,这不仅影响着世界的前途和命运,也决定着各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维护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教案   历史   初中历史   八年级历史   科索沃   南斯拉夫   北约   格局   南联盟   多极化   世界   美国   两极   人权   趋势   政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