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文化(二)——进步的思想家和新教育制度

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了解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的价值;清末废科举、建新教育制度的背景及情况;能说出龚自珍的思想特点;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的目的;能评价魏源的思想;分析严复译著《天演论》的作用。2.能力方面:通过分析严复译著的《天演论》及作用,培养学生学主动探寻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3.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学习清代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成就,使学生认识到在封建制度日趋衰落民族危机逐渐严重的情况下,龚自珍敢于大胆揭露封建制的腐朽,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都是爱国的、进步的;严复译著《天演论》为中华民族鸣起救亡图存的警钟,在当时起了打击封建势力,启发中国知识界探索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作用。4.学法指导方面:通过比较分析清代三位进步思想家思想的异同,使学生学会比较分析问题的方法。二、教学重点  思想家魏源,严复和《天演论》。三、教学难点  严复译著《天演论》及作用。四、教学过程(见下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

  [导入]

  面对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和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一代代进步思想家挺身而出,大胆揭露封建制度的腐朽,力求学习西方,推行改革。

  这节课我们学习清代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续表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媒体

  一、龚自珍和魏源

  龚自珍是道光时期的思想家和诗人。

  [指导看图]

  请大家观察第118页课本插图《龚自珍》,了解龚自珍的概况。

  [指导阅读]

  请大家阅读第118页内容,想一想龚自珍的开明思想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龚自珍的主要思想特色:揭露封建制度的腐朽。指导学生朗读龚自珍的诗。

  [思考]

  诗中万马齐喑的局面是怎样出现的?

  你认为这首诗体现了龚自珍的什么思想?

  魏源是道光、咸丰年间著名的思想家。

  [指导看图、阅读]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119页插图《魏源和〈海国图志〉一百卷》、阅读第118 119页的小字部分,你能说出魏源成就吗?

  [想一想]

  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的目的是什么?

  [出示史料]

  魏源认为“夷之长技”有三项: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读图、了解龚自珍的概况。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略)。

  朗读并理解诗的具体含义,思考,回答。

  回答要点:清初的文字狱使知识分子噤若寒蝉,不敢过问政治,造成“万马齐喑”的局面。

  (培养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

  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回答要点:在诗中,龚自珍打破了清初文字狱造成的沉闷政治空气,开创慷慨谈论天下事的新风气。

  (训练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读图,阅读课文。

  回答要点:魏源参加了抗英战争,编写出中国近代第一部较详尽地介绍西方的著作《海国图志》等。

  看书答出: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外国的长处,用来抵抗外国侵略。

教材

插图

教材

插图

续表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媒体

  ——摘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第三册第20课

  分析上段史料,想想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主要是指学习西方的什么?

  [设问]

  “师夷长技”的目的是为“制夷”,为此魏源提出哪些具体办法?

  [评一评]

  如何评价魏源的思想?

  二、严复和《天演论》

  严复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指导学生看课本第119页插图《严复和他的主要译著》和阅读“严复和《天演论》”一目的小字部分,说说严复的哪本译著影响最大?

  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天演论》在当时所起的作用。

  [启发思考]

  举例谈谈自己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进化观点的理解。

  分析史料,归纳要点: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军事技术上的一套长处。

  (使学生学会“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看书回答(略)。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回答要点:魏源冲破清代闭关锁国的思想束缚,提出向西方学习,这在当时是进步的、及时的;他反对侵略、克敌制胜的制夷思想是爱国的。魏源的思想,反映了鸦片战争以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先进人物,开始面向世界,注意研究现实问题。

  (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读图,阅读课文,答出:《天演论》影响最大。

  课前活动:搜集反映自然界动、植物生存竞争的材料。

  在课堂上举例谈谈自己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进化观点的理解。

自制

投影

教材

插图

续表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媒体

  试用这一观点来观察人类社会,你认为社会竞争的规律是什么?

  你认为在社会竞争中处于落后挨打地位的中国该怎么办?

  严复认为当时的中国应效法西方进行改革,如果改革,你认为遇到的最大阻力是什么?

  你认为严复的思想在当时有哪些影响?

  三、《四库全书》

  乾隆年间,政府派纪昀等160多人用十多年时间编辑成的《四库全书》是我国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解释丛书概念。

  [设问]

  《四库全书》采用的分类法,是集“四分法”之大成,它分为哪四大类?

  [评一评]

  如何评价清政府组编的《四库全书》?

  充分发表个人的见解。

  回答要点:“世道必进,后胜于今”,“落后就得挨打”等。

  各抒已见,相互启发,回答(略)。

  思考、回答:顽固封建势力的反对。

  自由发言,回答要点:严复的思想敲响了救亡图存的警钟,在当时的中国,起到了打击封建势力,启发中国知识界探索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作用。

  (在老师引导下,通过分析解决以上问题,由浅入深地理解《天演论》的观点。训练学生主动探寻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看书答出:经、史、子、集。

  发表自己的看法。

  回答要点:这部丛书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但在修书的过程中,清政府大量删改、销毁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书籍,使祖国的文化遗产遭到很大的破坏。

  (培养学生辩证、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续表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媒体

  四、清末新教育制度的确立

  [指导阅读]

  请大家看第120页内容,谁能说出清代旧教育制度的特点和弊端?

  要效法西方进行维新,就需培养有用人才,因此必须废除旧的教育制度,建立新的教育制度。

  迫于形势,清政府拟订《奏定学堂章程》,它是清末教育文件汇编。19XX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普遍兴办学堂。

  [小结]

  比较三位进步思想家思想的异同?(提示:从阶级立场、思想形成的背景和思想主张三方面进行比较。)

  阅读课文,回答要点:从学府机构、教学内容、考试制度三方面概述清代旧教育制度的特点。它的弊端是:脱离实际,培养不出有用人才。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答出要点:龚自珍和魏源是地主阶级改革派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形成于鸦片战争前后。严复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的思想形成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三位思想家都对清政府的腐败十分不满,并对中国的前途提出自己的观点。龚自珍只是把中国的未来寄托在皇帝的有所作为上,未能回答时代所提出的向西方学习的问题。魏源则注意研究现实问题,开始面向世界,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和改革办法,但魏源西学的主要内容是西方的军事技术。严复则号召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并提倡效法西方进行改革。训练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教案   历史   初中历史   八年级历史   思想家   天演论   制度   译著   插图   清代   清朝   中国   要点   能力   思想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