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光的反射

2.2    光的反射

一、教学目的
  1.知道光的反射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用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了解物理的研究方法:从实验中分析现象,归纳总结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二、教材分析
重点: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难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请举出应用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实例。
二、新课引入
  教师:我们能看见太阳、电灯,是由于它们能发光,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我们为什么又能看见人、教室、书本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呢?这是因为他们能反射太阳、电灯等光源发出的光,这些被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本节我们就研究光的反射及其规律。
三、进行新课
1.光反射的规律
  教师:光传到两种不同物质的分界面时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的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演示一:用平面镜反射太阳光。
  观察:墙上光斑及其变化。
演示二:用激光器演示光的反射。让学生观察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点。并在黑板上画出图:
教师向学生介绍以下名词:
入射点(o):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
法线(on):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用虚线表示)。
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教师:通过演示观察到光的反射现象。那么光反射时遵从什么规律呢?
实验一:
  1.按照课本图2.2-3,让从激光器射出的光沿纸板入射到镜面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位置。在白纸上画出法线、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反射角大小,并记录下来。
  2.不改变入射点的位置,改变入射光线的位置,重复上面实验两次。
  3.把纸板的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还能看见反射光线吗?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
  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板书: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实验二:
  把入射光线沿原反射光线的位置射到镜面。观察反射光的位置。
  讨论得出:光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讲述反射光路图的画法:
例:下图中已知入射光线,请画出反射光线。

画法:①过入射点画法线;②画反射光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学生练习:投影仪胶片。
(1)画出下图的入射光线。

(2)如图,画出反射光线,并回答:入射角多大?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多大?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演示三:用镜子和白纸反射太阳光或灯光。
  问:为什么镜子反射的光很强,白纸反射的光很弱呢?
  我们来研究这两种情况。
  教师:平行光入射到光滑的物体表面上时的情况如图: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镜面反射:每条光线都遵守反射定律。反射光向同一方向射出,在这个方向的反射光很强,而其余方向无反射光。
  演示四:把几根大头针垂直插入硬纸条中表示“法线”,把硬纸条任意弯折后“法线”不再平行。(图略)
  强调:漫反射也遵守反射定律。
  漫反射向各个方向反射光,所以能使我们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
  教师分析实例:同学们看不到黑板反光部分的字,这是因为黑板上的反光部分发生镜面反射,光线强度比粉笔字漫反射的光线强。怎样避免这种情况?让“反光”部分粗糙,这样就可以发生漫反射,减弱反光部分来的反射光,同学们就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粉笔字反射来的光,也就是能看清楚字了。
四、归纳总结
  1.光线传播到两种不同物质的分界面时,发生反射现象。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四、课外作业
指导书24页。
五、课后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教案   物理   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   入射点   反射角   反射   入射角   法线   反射定律   光线   演示   现象   位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