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期末复习资料

第四部分 欧姆定律
  一、电压
  1、电源的作用是给电路两端提供电压;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电路中有电流,就一定有电压;电路中有电压,却不一定有电流,因为还要看电路是否是通路。
  2、电压用字母u表示,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常用单位有千伏(kv,1kv = 103v)和毫伏(mv,1mv = 10-3v)。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一节干池的电压是1.5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
  3、电压表的使用:a、电压表应该与被测电路并联;当电压表直接与电源并联时,因为电压表内阻无穷大,所以电路不会短路,所测电压就是电源电压。b、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接电源正级,负接线柱接电源负极度。c、根据被测电路的不同,可以选择“0 ~ 3v”和“0 ~ 15v”两个量程。
  4、电压表的读数方法:a、看接线柱确定量程。b、看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多少伏)。c、看指针偏转了多少格,即有多少伏。
  5、电池串联,总电压为各电池的电压之和;相同电池关联,总电压等于其中一支电池的电压。
  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实验步骤:a、提出问题;b、猜想或假设;c、设计实验;d、进行实验;d、分析和论证、e、评估;f、交流(大体内容相同即可,有些步骤可省略)
  2、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的电压之和。
 三、电阻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铅笔芯、金属、人体、大地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塑料、陶瓷等。导电能力介于两者之间的叫半导体,如硅金属等。
  2、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用r表示,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常用单位有千欧(kω,1kω = 103ω)和兆欧(mω,1mω = 106ω),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为 。
  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a、材料;b、长度;c、横截面积;d、温度。一般情况下,某一导体被制造出来以后,其电阻除了随温度的变化有一点改变之外,我们就近似地认为其电阻不变了,它也不会随着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4、某些导体在温度下降到某一温度时,就会出现其电阻为0的情况,这就是超导现象,这时这种导体就叫超导体。
  5、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电阻部分由涂有绝缘层的电阻丝绕在绝缘管上,通过滑片在上面滑动从而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大小。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正确接法是:一上一下的接。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它应该与被测电路串联。
  四、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826年通过大量的实验归纳出来的。
  2、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两端的电阻成反比。公式为:i = u / r ,变形公式有:u = i r , r = u / i
  3、欧姆定律使用注意:a、单位必须统一,电流用a,电压用v,电阻用ω;b、不能把这个公式理解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常规情况下是不变的。
  4、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额定电压;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叫额定电流;但是生活中往往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压叫实际电压,实际工作时的电流叫实际电流。
  5、当电路出现短路现象(电路中电源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被接通的情况)时,根据i = u / r可知,因为电阻r很小,所以电流会很大,从而会导致火灾。

 五、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根据欧姆定律公式 i = u / r 的变形 r = u / i 可知,求出了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就可以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这种方法叫做伏安法。
  2、电路图:
  3、测量时注意:a、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该滑到电阻最大端;b、测量电阻时,应该先观察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然后测量时使用的电压应该按照从额定电压依次降低测量。c、可以将几次测量的结果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4、测量过程中,电压越低,小灯泡越暗,温度越低,因此电阻会略小一点。
  六、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对人体安全的电压应该不高于36v,因为根椐欧姆定律 i = u / r 可知,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电流就会越大,所以高压电对人体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2、我们不能用潮湿的手去触摸电器,因为人的皮肤潮湿时,电阻会变小,从而会增大触电的可能性。一般情况下,不要靠近高近带电体,不要接触低压带电体。
  3、雷电是自然界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对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在有雷电现象时,不要站在大树或其它较高的导电物体下,也不能站到高处。
  4、为了防止雷电对人们的危害,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让雷电通过金属导体进入大地,从而保证人或建筑物的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教案   物理   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   欧姆定律   变阻器   电压表   复习资料   电阻   灯泡   电流   导体   电压   期末   测量   电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