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2.2.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教案
课题: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目的:理解运动与静止的含义;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理解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重点: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难点: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教程:
【复旧】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观点是联系的观点(普遍性和客观性;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多样性)
【导新】今天我们讲唯物辩证法的第二个观点: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导学检测】
常考考点: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阅读教材第一段回答:说明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关系?
1、运动和物质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i)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①        属性和存在方式。
(2)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②        。
阅读教材第二至六段回答:运动有几种形式?
阅读教材第七段回答:什么是运动?
2、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阅读教材第二十一八至二十四段回答:什么是静止?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3、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1) 静止指两种情形: 一是指事物之间的③      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④     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2) 静止不是绝对的不运动 ,不是完全的静止 , 而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 , 是运动的⑤     状态。
(3) 运动与静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是动与静的统一。
结论: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教学过程]
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例:无风不起浪;社会经济活动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相互联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学生考上大学   鸡蛋变成小鸡
   事物的内部联系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外部联系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2.运动含义:运动就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⑴基本形式:机械运动(斗转星移,海陆变迁)
物理运动(光热磁场运动、电荷运动)
化学运动(物质的化合分解、铁钉生锈)
生命运动
社会运动(最复杂、最高级)
     哲学上的运动与五种基本运动形式:共性与个性
⑵特殊形式:相对静止
   p59名言: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3.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⑴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离不开运动)
  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物质必须在运动中存在。
  例:喜玛拉雅山形成于XX万年以前,并且一直在上升,在50万年内,其主峰上升了1600多米,每年向北移动6cm。我国首都北京在300万年以前,曾经是狂洋大海。
  例:辩证法奠基人赫拉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说明了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p60名言
①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
因为从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看,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没有运动就没有事物,不运动的事物是没有的;物质除了运动这个属性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不生不灭)、无限性等许多属性,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这个属性是物质其他属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运动是物质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
②物质的“根本特性”和“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物质现象和意识现象的唯一区别在于,物质现象具有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这里所说的“特性”是指独有的性质,即,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唯一区别于意识而为物质所特有的属性。

⑵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离不开物质)
          机械运动——宏观物体
物理运动——电荷,光子
化学运动——原子,离子
生命运动——生物体
社会运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认识运动——人脑
运动离不开物质,离开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⑶离开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错误
  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错误
 
  例:毕尔生: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慧能: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例:刻舟求剑

2.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区别:⑴含义不同  
静止含义:①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  
②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⑵性质不同: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联系:①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②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位法国飞行员在高空飞行,突然发现旁边有一条小虫样子的东西,他伸手一捉,大吃一惊,原来是一颗子弹。这颗子弹正好与飞机速度、方向一致。
       例:张三的运动,静止图         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运动;性质没变,静止。同学们在上课

  【注意】我们既要承认绝对运动,又要承认相对静止。
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不可知论,诡辩论
例: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例:“我不是我了” 古希腊有个叫布利德的人,他借了邻居的钱,一个月后,邻居要他还钱,他就赖账说:"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不是上月借钱的我了。"邻居用木棒把他打了一顿,他便去告官,在法庭上邻居对他说:"你不是说:一切皆变,一切皆流吗,现在的我已不是打你时候的我了。"
这则寓言故事蕴涵了什么哲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例:法国巴黎报纸上曾有一则广告:每个人只要花四分之一法郎就可以得到一种既经济又没有丝毫疲惫的旅行方法。很多人寄去了钱,他告诉大家:先生,你只要安静的躺在床上就可以了。因为我们的地球是在旋转的,我们每一天随着地球旋转数万公里。假如你喜欢看美丽的景色,就打开窗帘,尽情欣赏美丽的星空吧。

① 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形而上学
例:古希腊芝诺——飞矢不动

思考:老师: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正确)
学生: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错误)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见活页)
[教学随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教案   政治   高中政治   高一政治   古希腊   属性   唯物辩证法   物质   河流   同一条   事物   观点   关系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