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第十课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试说明]
了解市场经济的含义
理解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局限性。
理解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
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说明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了解市场经济的含义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理解市场调节的作用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永无止境的,为了满足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必须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
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中好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
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住处实现资源配置。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理解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如果仅由市场调节,就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克服市场调节的缺陷。
理解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
必要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措施:
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交易必须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禁止强买强卖、巧取豪夺、牟取暴利、坑蒙拐骗等非法行为。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总之,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含义: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www.xkb1.com
说明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不只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加强宏观调控,有利于把人民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更加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知识梳通】:
    1、知识结构:
 
2、重点:(1)市场怎样调节配置资源及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2)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
(3)社会信用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4)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3、难点:(1)市场怎样调节配置资源及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2)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手段中的经济政策
4、对比分析:
市场调节的优缺点比较
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市场能够及时灵活地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市场能够利用利益杠杆,通过竞争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推动生产力进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固有的弱点;
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收入分配不公,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第十一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考试说明]
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
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树立科学发展观
说明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主要措施
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民的衣食住行用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XX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树立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gdp的增加,甚至把gdp作为衡量建设成就大小的唯一指标,而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是片面的。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能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能更加卓有成效地向前推进。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持续发展。
 说明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主要措施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更好地发展。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需要长期保持经济好字优先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出口、消费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的统一。
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统筹城乡发展。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部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知识梳通]
1、知识结构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小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社                                    经济建设目标
会                                              内涵
的                              科学发展观
经                                              意义
济    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建                             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2、重点:
(1)、总体小康的表现及特点:
(一)、总体小康的表现:
①、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民的衣食住行用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②、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③、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二)总体小康的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全面小康的目标及经济建设的目标:
①、全面小康的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的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②、经济建设的目标: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XX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基本实现工业化,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3)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
3、难点:
(1)、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后果: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对国家的发展有害无益。坚持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发展。
(2)、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措施:
①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③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④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部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第十二课   面向世界 对外开放
 [考试说明]
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表现
了解跨国公司的作用
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和作用
理解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表现
了解跨国公司的作用
跨国公司: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为了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触角几乎延伸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其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即既有利也有弊。
利: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弊: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具有在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这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到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迎接挑战。
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和作用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
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它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国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理解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必要性:①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的要求;②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③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措施:①我们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必须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②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
③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教案   政治   高中政治   高一政治   市场调节   经济生活   对外开放   小康   单元   手段   原则   目标   社会   经济   资源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