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显魅力》教学设计

  案例名称

第七课第一框《礼貌显魅力》教学设计科目政治教学对象初二提供者何军军课时1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礼貌显魅力》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七课第一节的内容。这节内容从最简单的礼貌行为入手,对学生进行交往艺术方面的启蒙教育,与前面三个单元的内容构成有机的统一整体,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教育学生诚信做人奠定了道德基础,反映了思想品德课的核心思想。本节内容符合当今时代的规范和礼仪,对提高人的素质和涵养有着重要意义,地位可见一斑。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l         懂得什么是礼貌,在人际交往中礼貌的作用

l         懂得礼貌与尊重之间的关系

l         了解对人有礼貌的主要表现、礼貌的意义

(2)能力目标

l         辨别具体行为是否礼貌的能力

l         在实际生活中,逐步学会以礼待人

l         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l         体验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

l         树立讲礼貌为荣、不讲礼貌为耻的交往态度,并乐于以礼待人。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 心理特征分析:

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心理现象异常活跃复杂、而且易变。

2.认知特征分析:

他们脑细胞分裂快、接受新知识能力惊人,对新鲜事物有较强的兴趣。但是观察事物不够仔细精确,归纳理解能力差。

3.情感特征分析:

初中生情绪性较强、理智相对较弱。幻想性强,不切实际。自控能力较差。

4.意志品质分析:

初中生意志品质相对较弱,有时又偏于固执。情绪成分较多。

5.行为特征分析:

初中生行为养成性较少,随意性较多;社会性较少,自然性较多;稳定性,精确性不够。男生尤甚。

6.身体特征分析:

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是以身理特征为基础的,一般来说他们身体正处在发育阶段。不成熟性是其基本特征,所以也心理不稳定、不精确、理解力、思维能力不足。

7.学习特征分析:

初中生的身体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的学习特征,他们社会感差,社会经验少,人生观和社会观正在形成阶段。要他们从书上学懂社会、而且是过去的社会,的确很难。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方法——运用情境创设法、情感滋润法、案例教学法,开放互动

学习方法——“评、讲、演、练、思”,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竞赛

1、教学方式

注重活动,淡化说教。充分利用活动资源(包括课本资源、学生生活实际、社会实际、网络资源等),在生动活泼的场景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感悟。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平常的事,去领悟礼貌的深刻道理,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做文明礼貌的人。

2、学习方式

以生为本,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给予学生实践操作的空间。除课堂开展合作探究外,还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例如:搜集身边有礼、无礼现象,进行整理演示,分析危害,提出诊治措施。以促使学生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老师:搜集资料(图片、动画、视频等),制作cai课件

学生:搜集关于“礼”的词语或故事

划分学习小组,做好课前预习作业:搜集身边的有礼无礼现象并制作成cai课件、小品表演等。

教学媒体的选择

知识编号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 得 结 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7-1-1知道课件礼貌的含义创设情境,引发动机设疑—播放—讨论知道礼貌的含义3分钟自制7-1-2认识课件礼貌的作用提供示范,正确操作设疑—播放—讨论认识礼貌的作用4分钟自制7-1-3掌握课件“谢谢”的魅力展示事例,开阔视野设疑—播放—讨论掌握“谢谢”的魅力3分钟自制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作为一个礼仪之邦的公民,你所知道关于“礼”的词语或故事有哪些?

那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礼貌的魅力吧。

学生依据课前准备作业回答

使学生在收集相关资料中,感受中国的“礼”文化,激发学习兴趣。

礼貌的含义

活动一:探究: p78《买书》,

提问:①甲、乙两学生的行为有何不同?

②甲、乙两人的不同行为分别给售货员什么感受?

③甲、乙两人的行为分别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

小结:是尊重人的具体表现;礼貌是人际交往中的红绿灯,是处理人与人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际交往中的道德准则。

通过看、听、思、评行为,与老师互动

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礼貌是人际交往中的的道德准则,是尊重人的具体表现。强化学生对礼貌问题的认识与体验。

礼貌的

作用

活动二: “身边有礼、无礼现象” 大家谈

第一步:说说身边有哪些无礼现象或事件?

第二步:(采访:)剖析无礼行为会带来哪些伤害?

(从对自己、对他人及对社会、国家危害等方面来探讨。)

第三步:针对不讲文明、没有礼貌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

合作实践探究:学习小组在课外实践中搜集、整理,制作cai课件,课内派代表发言演示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是与非,关注人际交往中的一些不和谐音符,探讨不讲文明没有礼貌带来诸多伤害,认识以礼相待的必要性,提出建议指导实践。

“谢谢”的魅力

活动三:小品《微笑的魅力》 

表演后采访:请同学分别谈以下感受:

①面对服务员的服务,客人为什么会感到惭愧?

②服务员的微笑服务给我们什么启发?

③对人有礼貌表现在哪里?

小结: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是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质。中学生应如何落实?

学生表演小品

学生演、看、思、悟、说

进行生生师生互动

学生通过分析小品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体验礼貌的外在表现,并知道应从哪几个方面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礼貌的人。 

活动四:“礼貌用语大擂台”

分类说出大家知道的礼貌用语,看看哪个组说得最多。

教师归纳

以组为单位展开展发言竞赛

旨在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分享礼貌用语。 

对照自己找差距

活动六:“我的礼貌大检查”

根据文明礼貌的要求,通过语言、态度、举止等方面反思自己的表现,看看有哪些好的地方,哪些需要改进,并制定具体的改进方案。

学生反思

将道德教育延伸到未来生活。讲文明有礼貌,让生活更美好

①归纳知识

②作业:为“创文”达标,向同学们提出合理倡议

学生根据所知识,完成倡议书

学以致用,提升教育高度。

教学流程图:

导入新课--突破重难点--纳归小结

七,教学评价:

1、本节课成功之处

(1)通过探究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体验中获取知识

(2)通过“评、讲、演、练、思”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

(3)向全体学生,开展小组互助合作学习。

2、需要完善的地方

尽可能用某个活动素材去挖掘蕴含其中的更多更深道理,这有利于体现选材的实效性,有利于锻炼、提高学生的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在另外几个班教学本课内容时,我对“购书”和“小品”活动,作了以下整合、更改:

a)书本上的两个题材合二为一,并替换为广州市“创文”活动中的生活片断,例如“公交车上的文明”。在具体情节上,分别按排两个“有礼”和“无礼”的不同态度人物上场,对比其结果。

b)加深拓展:“礼貌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在这位服务员身上又是如何体现的?谈对我们的启示。”

这样使教学思路更紧密,条理更清晰,也利于学生整体上把握知识,效果较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教案   政治   初中政治   八年级政治   礼貌   魅力   人际交往   无礼   初中生   课件   特征   社会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