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知识要点

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全册知识要点(上)
第十课 我与集体共发展
1.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什么?
答:〈1〉集体是个人生存的依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
〈2〉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2.一个集体怎样才能团结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达到预期的目标?
答:只有在思想上高度统一,在行动上目标一致,在情感上共鸣,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达到预期的目标。
3.为什么说团结就是力量?(团结的作用)
答:〈1〉集体的团结能给每个成员以鼓舞和信心,使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2〉集体的团结可以把每个成员的长处集中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依靠这种力量,能够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战胜个人无法克服的困难。
〈3〉历史发展和生活经验都告诉我们,集体不论大小,团结才有力量。
4.怎样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答:〈1〉我们要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既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又要尊重和维护个人利益。
〈2〉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障,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集体生活中,当个人的愿望和要求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要自觉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应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5.怎样为集体添光彩?
答:为集体添光彩主要表现为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①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首先需要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②体现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
③体现在当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受到损害时,敢于积极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④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是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最高表现。
6.怎样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答案见第5题
7.怎样维护国家利益?
答:维护国家利益,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大局为重,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决不能为了满足个人或局部的私利而丧失国格和人格,丧失民族气节,做出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
第十一课 关心社会 亲近社会
1.怎样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答:〈1〉亲身实践,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做人。
〈2〉通过参与各类有益的社会活动(如参加社会公益宣传、开展力所能及的社会调查活动、参观访问等)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3〉参与社会生活,就要正确地认识社会,辩证地分析问题。
2.七年级下册:盲目从众的危害?
 (1)不利于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很难形成自己稳定的兴趣爱好。
(2)不利于高雅情趣的培养,也会影响我们的个性发展。
(3)直接影响身体健康。
3.不良诱惑的危害有哪些?(黄、赌、毒、xx等)(七下:社会生活中的假恶丑影响)
(1)会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2)会影响自己的学业和个人的进步和发展。
(3)会损害他人和社会,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4.怎样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怎样克服盲目从众?怎样杜绝不良嗜好?(答案相同)
(1)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学素养,慎交朋友,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防止上当受骗。
(2)克服猎奇和盲目从众心理,提高自己的控制力。
(3)运用法律手段同不良诱惑进行坚决的斗争
5. 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答:〈1〉学会谦让、分享、助人。
〈2〉为社会做贡献。①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②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③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怎样为社会做贡献?
答:〈1〉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2〉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3〉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6.怎样才能做到谦让?(了解)
答:〈1〉谦让首先要做到为人谦逊、礼貌待人,不唯我独尊、盛气凌人。
〈2〉谦让突出地表现为在荣誉、利益面前不争名夺利,能自觉地为他人着想,做到先人后己,把好处和方便留给别人。
〈3〉谦让还表现在能妥善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和冲突。
7.怎样帮助他人?(了解)
答:帮助他人首先要真诚,还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在帮助过程中可以借助别人和社会的力量;要注意自身的安全;要注意维护他人的自尊。
第十二课 感受大自然
1.为什么说大自然是美丽的?
答:〈1〉神秘的宇宙使大自然魅力无穷。
〈2〉奇妙的生物世界精彩纷呈。
〈3〉大自然风光秀丽,美景如画。
2.怎样鉴赏大自然之美?
答:鉴赏自然风景要注意观赏的距离、角度、时间,还要发挥人们的想象力。
3.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有哪些?
答:〈1〉自然物种在减少。〈2〉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3〉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4.造成物种灭绝的原因有哪些?
答:造成物种灭绝的原因,除不可抗拒的自然历史及自然灾害因素外,还有人为因素,特别是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
5.环境问题的危害?
答:环境问题它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十三课 关爱大自然 保护大自然
1.怎样关爱大自然?
答:〈1〉尊重生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2〉善待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3〉美化自然,让大自然美丽永存。
2.怎样美化自然?
答:〈1〉美化自然就要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植树造林。
〈2〉美化自然还要保护好自然景观。
3.1989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在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目前我国已形成以宪法为基础,以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保法律体系。
4.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1〉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3〉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4〉依靠群众保护环境。
5.怎样为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做贡献?
答:〈1〉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环保观念。
〈2〉学法、守法、用法,依法保护环境。
〈3〉从自身做起,积极为保护环境做贡献。
(初三)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答:(1)实行计划生育 (2)保护环境(3)合理利用资源。
6.保护环境具体做法举例:
答:①不乱扔垃圾;②不露天焚烧杂物;③爱护身边的花草树木;④积极参加学校的卫生大扫除;⑤节约水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教案   政治   初中政治   八年级政治   个人利益   谦让   下册   环境保护   要点   大自然   团结   荣誉   集体   利益   自然   社会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