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式与方程(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2册92页“整理与反思”和“练习与实践”1、2、3、9题以及补充的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等式的性质,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渗透初步的代数思想。在比较中进一步加深对方程、方程的解及解方程的区别、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的理解。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ax b=c”、“ax b=c”、“ax b=c”、“ax bx=c”等形式的方程解法,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数量关系的能力,体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便性。

教学重点、难点:用字母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

教学设计:

一、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

(1)    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2)    用字母表示常见的运算定律。

(3)    用字母表示常见的计算公式。

2、讨论用字母表示数时要注意些什么?(通过举例说明)

小结:如1和字母相乘,1是不用写的,数字和字母相乘,字母和字母相乘,乘号要省略,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a的平方表示两个a相乘,而2a表示2乘a。

3、完成书本练习与实践第1题

4、完成书本练习与实践第9题

(1)根据第一个数,分别用含有a的式子表示其它的数。并算一算它们的和是多少?

(2)根据四个数的和,可以计算出其余3个数分别是多少?

同桌互相合作,一学生说和,另一个学生说出四个数分别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复习方程和等式的区别和解方程。

1、出示复习题:下列等式,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并说明理由。

    18+25=43            5x+4x+8=35     x-2

    4 3-18 3 = 6      3x+5 7       a+4

我们知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方程的特征是:它含有未知数,同时又是—个等式。

提问:方程与等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指出: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可以用集合图表示给学生看。

2、举例说说什么是等式的性质?利用等式的性质可以做什么?

3、解方程

完成书本第2题,可以有选择性的分小组完成,再补充几题:

3x-6+4=16     x+0.25x=10     1+0.25x=10  

三、补充练习

(一)填空

1、在( )里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

(1)3个x相加的和(   ),3个x相乘的积(     )。

(2)一批煤有a吨,烧了8天,平均每天烧m吨,还剩(    )吨。

(3)一个圆柱底面半径为r,高为h,它的体积v=(   )。

(4)小明今年a岁,小华今年b岁,经过x年后,两人相差(   )岁。

(5)绿绳长x米,红绳的长度是绿绳的2.4倍,红绳长(  )米,两种绳一共长(  )米,绿绳比红绳短(  )米。

(6)妈妈买8只茶杯,付了100元,找回m元,一只茶杯(   )元。

(7)师徒加工一批零件,师傅单独完成要a小时,徒弟单独完成要b小时,徒弟和师傅工作时间的比是(   ),师傅和徒弟工作效率的比是(     )。

2、在(1)8x=96  (2)1.7-x (3)a+b=230 (4)y+5 11.3(5)0.25+m=0.5 (6)5.4-2.8=2.6 (7)z+0.2 0.52 中,____________是等式,_______________是方程。

3、3个连续自然数,中间的一个数是m,这3个数的和是(  ),这3个数的平均数是(  )。

4、当a=4,b=5,c=6时,bc-ac的值是(      )。

(二)判断。

1、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一定是方程。(     )

2、方程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方程。(     )

3一个两位数,个位是b,十位是a,这个两位数是ab。(     )    4、2a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可能等于a2。  (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教案   数学   小学数学   小学六年级数学   方程   式子   用字   等式   下册   徒弟   书本   字母   师傅   个数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