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广场》教后记

font size="6">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95

 XX年的暑假曾去过北京,天安门广场是旅游的第一站。上这课等于带着孩子们重游广场一番。课前让孩子们搜集有关天安门的资料,并把有条件上网的学生带来的资料放在班级的“知识角”,让孩子们对天安门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这三个字的含义,对天安门产生向往。课堂上当我绘声绘色地把当年旅游的所见所闻介绍给他们的时候,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特别是我告诉他们天安门广场总面积约44万平方米,中心干道可同时通过120列游行队伍,可容纳100万人游行集会时,孩子们不住地惊叹。
课文的二三两段按方位顺序介绍了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博物馆及人民大会堂。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我先让学生找出表示方位的词,再想想这有什么建筑物。科学课上孩子们已对“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较熟悉了,所以讲解完毕大部分学生能准确完成课后习题4。只有个别学生读了“东西两侧,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巍峨壮丽的人民大会堂遥遥相对。”不知哪个在东,哪个在西。我让这些学生反复读句子,最后解决了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还好,答案是他们自己读出来的。
本课所描绘的意境挺美的,但仅靠文中的文字介绍,学生的感悟是不会太真切。其实,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画面学生并不陌生,只要去激活,去运用,它就能帮助学生理解。在教学课文第三段时,为了使学生能感受到天安门城楼的雄伟壮丽,我引导学生回忆电视上看到过天安门城楼。学生通过回忆,基本能把自己印象中的天安门城楼详细地描述下来。在讲到天安门城楼的升旗仪式时,我让孩子们回忆上课前特地布置他们看的有关升旗仪式的画面,学生体会到它的庄严,隆重。再让学生联系每个星期一学校的升旗仪式,找出差距。(学校的升旗仪式学生的表现确实不怎么样,又上成政治课了。)
新课结束后我喜欢让孩子们谈谈自己学完课文的感受,晕的是我发现孩子们不会感受了。是不是我的问题出现了问题,思考中。
 
 
(品学网 www.品学网.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天安门)
此问转载(敏思博客原创声明:未经作者同意,不得用于任何纸媒体,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日志链接地址:http://www.blogms.com/blog/commlist.aspx?bloglogcode=100152120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教案   语文   小学语文   小学四年级语文   天安门广场   人民英雄纪念碑   天安门城楼   人民大会堂   天安门   壮丽   课文   后记   作者   学生   资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