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生芳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实打实破难题的实干县长。临洮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除了沿川沿路的少数乡镇,山后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十分滞后,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解决发展难题,造福临洮百姓,是柴生芳最大的心愿,也是他从副县长到县长几年里操心用力最多的地方。柴生芳深知,不解决路的问题,山后群众脱贫致富就无从谈起,而争取交通扶贫项目是破解行路难题的关键。他先后6次赴京汇报衔接,终于使临洮跻身“六盘山片区交通扶贫攻坚示范试点县”之列,争取到1173.3公里的农村公路改造项目,相当于前几十年公路建设的总和。农村人畜饮水安全也是他心中始终放不下的一件大事,在他的带领下,实施了西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今年年底所有行政村、自然村可达到自来水管网全覆盖,入户率70%以上,基本解决群众吃水难问题。针对多年来城区供热矛盾突出,群众意见大的老大难问题,在县财政十分拮据的情况下,他克服压力,力排众议,千方百计筹资融资,启动实施了临洮县历史上单体工程投资最大的城区集中供热改造工程,3万多户、10多万群众受惠,他夙夜在公的务实作风得到了全县上下一致好评。为了解决贫困群众贷款难问题,他反复协调与甘肃银行签订了15亿元的金融扶贫战略协议,创造了以农业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统贷统还、群众分散使用的贷款模式,被评为“全省金融扶贫试点县”。抓危旧房改造,到中小学听课,解决低保发放不公,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实事,为他赢得了“实干县长”的美誉。“任务上图、进度上墙”、“周督查、月通报、季分析”制度,挂满扶贫攻坚、项目建设工作任务图的办公室,被同事们戏称为“作战指挥部”,他本人则成为同事眼中的“工作狂”,而他却说:“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没有人一之、我十之的甘肃精神,不发扬咱们定西的三苦精神,是不行的。”

  拒浊富守节操的人民公仆。柴生芳对自己要求很严,从不接受他人财物,甚至使人觉得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他经常说:“如果我爱财,我就不从国外回来了。”他刚到临洮,就有人在他的车上放了一些土特产,并给司机说跟领导说好了。柴生芳知道后十分生气,很严肃地批评司机,让他退了回去,从此“约法三章”:“今后车上一律不能放别人送的东西。”从那以后,在柴生芳坐的车上,除了雨鞋、雨衣、草帽、茶杯、笔记本外,再无他物。妻子祁雪莉印象最深的是,柴生芳曾对她反复叮嘱:“随便收别人的东西,咱们就离婚”。这个底线,他俩一直在坚守。“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这句写在柴生芳笔记本上的话,更是他对清白做人、清廉为政的恪守。他长期在外工作,母亲去世多年,父亲与哥哥一起生活,他们家的房子一到雨天就会漏水,至今也没有来得及翻修。柴生芳始终坚持吃在食堂、住办公室,单位统一安排的公寓几乎就没有住过,他经常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办公室里的灯每天都亮到凌晨。到村上调研,他经常自带馍馍、矿泉水,有时候入户路远不能回县城时,就到附近村民家吃顿家常饭,临走时总是不忘支付饭钱。今年8月4日,柴生芳在北京出差时,感到身体不适去同仁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他患有睡眠重度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告诫他病情严重一定要立即治疗,但因工作确实太忙他顾不上治疗就赶回了临洮,本想等忙完这一阵再抽时间去医院,可这一拖就拖到了生命的终点。而这之前,他已经连续工作,超负荷运转,几个月都没有休息了。今年6月6日,是他女儿三岁的生日,已经很久没见到爸爸的女儿吵着要他陪着过生日,他却告诉女儿爸爸工作忙顾不上,等到周末回家一定陪你补拍生日照,可谁也不曾料到,这个机会却永远错过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作文   体裁   材料   1700字   临洮   定西   临洮县   甘肃   县长   难题   车上   群众   女儿   先进事迹材料   同志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