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国最美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由于地处农村,课本中的有些要求往往受到当地条件和具体情况的限制。为此,他常常因地制宜对课本内容及实验器材进行大胆改进。比如,《热是怎样传播的》一课中,课本中要求用较粗的铜棒来做实验,可王伟平走遍了遂昌本地大街小巷的五金店都找不到铜棒。如果不另辟蹊径,这堂实验课必然“流产”。为了完成实验,他反复尝试采用其他物品代替铜棒。到五金店买来了铝芯线和铝片条,经过实验对比发现,用铝片条做实验,传热速度快,传热效果好,学生分组实验也容易准备。

  “但是热传导的特征不是靠观察热的现象,而是从观察大头针依次掉下来的事实中想象出来的,不太明显。为了使学生观察到热传导的现象,我设计了一个既能看到事实,又能观察到现象的实验,让学生一目了然。”王伟平如数家珍地说。

  他将前面所用的铝片条固定在铁架台上,在铝片条的下面,把大头针用凡士林依次粘上,在铝片条的上面涂好熔化了的蜡烛油,再用酒精灯给铝片条的一端加热,使学生既能看到粘在铝片条下面大头针是怎样依次掉下来的,又能看到铝片条上面的蜡烛油是怎样从加热的部位向冷的部位逐渐熔化后扩展。从而将“热传导”这种看不见的特征和现象,借助蜡烛油的熔化现象变成看事实,使实验变得具体、形象、生动、有趣,让实验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30多年来,王伟平家中常备着各色工具,他自制了固体热胀冷缩分组实验仪、测量太阳高度仪等40多种实验仪器,前后共为学校实验室做了近500件实验教具。这些教具不仅在教学工作中得到了专家、领导的认可,更让孩子们从中学到了知识。

  据不完全统计,王伟平所任教的学科多次在县级学科抽测中成绩名列前茅。他辅导学生在参加国家、省、市、县级知识竞赛和实验操作竞赛中,获奖已达65人次。

  当选“全国最美教师”,他却说自己只是做好了本职工作

  付出终有回报。36年来全身心扑在工作上的王伟平,收获了应得的荣誉——

  1999年10月,被评为浙江省普及实验教学工作先进工作者;2014年9月,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14年12月,分别被评为丽水市最美乡村教师和遂昌县最美乡村教师;2016年4月,获评2015浙江教育年度新闻人物;如今,他成功入选“2016全国最美教师”,全国仅有十人获得该项殊荣,他是浙江省唯一入选的教师。

  今年的8月3日至5日,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教师》栏目组,专程驱车来到王伟平所在学校,对其进行了为期三天的采访拍摄,制作完成了一部20多分钟的纪录片,并于9月6日在央视十套的《讲述》栏目播出。

  8月24日,王伟平受邀赶赴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2016寻找最美教师”大型公益活动颁奖晚会的事前准备、彩排、录制等工作。晚会当天,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王恩哥为他宣读颁奖词,主持人周涛现场对他进行采访。获得这份殊荣,对于扎根农村小学默默奉献了大半辈子的王伟平来说,是实至名归。可他自己却说,有点“受宠若惊”。

  “这一次北京之行,我的收获很大:很荣幸能够认识这一批全国最优秀的教师,在他们之中,不乏德高望重的专家、教授,甚至中国工程院院士。看了他们的事迹,我很感动,也很受启发。其实我真的很平凡、渺小,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好的本职工作而已,并没有作出多大的贡献,却和他们一起站在台上领奖……和其他获奖者相比,我做的事真是微不足道。”王伟平说。

  8月31日,颁奖晚会结束的第二天,他婉拒了颁奖晚会举办方留他在京游玩几日的好意,马不停蹄地踏上归途。连坐4个小时的飞机到衢州,又从衢州乘车赶回遂昌,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学校和孩子们的身边。

  “因为第二天就是9月1日,是我们学校开学的日子。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学生们还在等着我,我要对得起我的学生,他们是第一位的,所以一分钟都不能耽搁。”王伟平温和而坚定地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作文   体裁   材料   1700字   遂昌   衢州   大头针   热传导   中央电视台   教师   全国   课本   蜡烛   先进事迹材料   现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