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传世医书考证》-一部研究《伤寒论》学术史、版本史的重要著作

文/陈可冀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从成书至今近两千年,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与理论研究,中医事业的传承发展与提高,与张仲景著作密切相关。晋太医令王叔和《脉经》卷七、卷八、卷九收载《伤寒杂病论》部分条文,继而又整理成《张仲景方》十五卷,后世所传张仲景医书从《张仲景方》十五卷演化而出。汉末魏晋,政局动荡,战事连绵,张仲景著作散乱出现不同抄本。如保存于《太平圣惠方》卷八之《江南秘本伤寒论》(又称《淳化本伤寒论》)是江南医师秘本遗珍;唐初孙思邈年近百岁寻得传自六朝的《伤寒论》,加以改编压缩收于《千金翼方》卷九、卷十;《伤寒论》在六朝期间名《辨伤寒》,著录于梁目录学家阮孝绪《七录》;《金匮玉函经》八卷与《伤寒论》“同体而别名”而结构名称异;据史志所载,《金匮要略》存于《张仲景方》后世亡佚部分内容;金成无己以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定本《伤寒论》为底本而有所改动详加注释。

上述这些著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当前中医药事业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局面,亟须对张仲景传世医书影印存真,考其版本源流,为中医临床与理论研究提供文献支撑。

我认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张仲景传世医书考证》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第一,以历代史志目录(二十四史的《经籍志》《艺文志》通称史志目录)曾加著录、历代藏书家曾加评述作为甄选张仲景传世医书之重要标准,符合我国古今文献学家考辨古籍之真伪、辨存佚、核异同之原则,故本书所选张仲景八部传世医书,具有权威性和可信性。八部传世医书分别是:《脉经》十卷(取卷七、卷八、卷九)、《江南秘本伤寒论》一卷、《金匮玉函经》八卷、《唐本伤寒论》二卷、《宋本伤寒论》十卷、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十卷、《金匮要略》三卷、《日本安政本伤寒论》。上述诸书在史志目录和私人目录中均有著录,如北宋《崇文总目》(今存辑释本),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元马端临《文献通考》,清黄丕烈、杨守敬等一流藏书家对上述诸书均有著录或评述,从而排除伪本之嫌。

第二,详考八部珍善本医书之藏书处及其流传过程,加深对现存八部张仲景医书之信仰和崇敬。如《宋本伤寒论》十卷是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赵开美以北宋校正医书局小字本为底本翻刻者,逼真原貌,惜底本不久亡佚,人们乃将赵开美翻宋本称为《宋本伤寒论》。清修四库时已不得见,时称已亡,清末光绪戊申(1908)年著名藏书家徐坊(1864—1916)将其珍藏的《宋本伤寒论》捐献京师图书馆,1941年为防日寇劫掠,北平图书馆将善本《宋本伤寒论》转移至美国国会图书馆保存,1965年回归我国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属于国宝级文献。《张仲景传世医书考证》对八部珍善本医书皆有详考。版本存亡,实与国运相通。本书考证深入,资料丰富,内容翔实,言皆有据,这些考证文字与影印本配合,相得益彰,成为张仲景传世著作的文献版本史,也为中国医学史提供了可贵资料。

第三,《张仲景传世医书考证》将《江南秘本伤寒论》发掘出来,加以影印考证,具有填补张仲景传世医书空白意义。《江南秘本伤寒论》收录于北宋淳化三年(992)编成的《太平圣惠方》卷八,是六朝医师秘本之仅存者。孙思邈说,“江南医师秘仲景要方不传”,可见此本何其珍秘。当代著名文献学家马继兴研究员《中医文献学》对《江南秘本伤寒论》是张仲景医书之传本予以确认,已经取得中日学者共识。《张仲景传世医书考证》则予以详考,讨源纳流,执要说详,条分缕析,纲举目张,充分揭示了《江南秘本伤寒论》的发现对于张仲景著作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总之,《张仲景传世医书考证》是一部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著作,它不仅是研究张仲景著作的学术史、版本史,而且也是一部提供最佳版本对临床具有实用价值的重要著作。(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伤寒论   医书   底本   著作   秘本   善本   伤寒   江南   北宋   文献   学术   版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