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咋还不信中医18:用事实来说话

这个系列的主旨是劝说大家相信中医 ,前面说了半天关于“气、脉”的本质是人体的共振,全是纸上谈兵。“光说不练假把式 ”,还是说几个例子,“用事实来说话”,会更有说服力 。


一,刘宝义的“古脉法”

这个系列里的好多观点得益于刘宝义先生的启发,他是脉诊高手、也是《伤寒论》大家,这在我们医院是路人皆知的事。先说一件小事:

医院开业之初,千头万绪,忙碌中不免有人身体出现阴阳失衡。某一天,一位护士长找刘主任摸脉,果然发现她的脉偏大了,右脉大于左脉,是典型的太阴状态,于是刘主任信心满满地大笔一挥,开出了《伤寒论》中的经方“桂枝汤”。

结果两天后,护士长感觉更不舒服了。再次找刘主任脉诊,感觉应该没有问题呀!正疑惑间,护士长不经意说一句话:“我的心脏和别人不一样,是在右边”,刘主任恍然大悟,原来是很少见的“镜面人”,内脏反位,和别人正相反,那么判断阴阳状态的时候,也要反过来想,并不是太阴脉,应该是少阳脉,需要服用“小柴胡汤”。果然,药到症消。

此非传说 和演义,乃身边之事也。关注这个公众号的人有好多是同事,料我也不敢为了博眼球,额外添加佐料,没有这个嗜好,也缺少动机。或许再过若干年,这件事就如同扁鹊救治虢太子一样,成为一段医史佳话。

在这里提到的“桂枝汤”和“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中最为经典的“经方”,在《辅行诀》中分别归属“阴旦汤”和“阳旦汤”。尤其是“桂枝汤”,乃天下第一经方。“一付桂枝汤,半部《伤寒论》”,弄懂了桂枝汤的组方原理,《伤寒论》的思路基本也就清楚了。

这种判断人体阴阳的原理是什么呢?

刘宝义先生用的是一种近乎失传的古脉法,见《黄帝内经,灵枢,禁服篇》“黄帝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即右手的脉是“寸口脉”,代表阴,是发散的力量。左手的是“人迎脉”,代表阳,是守的力量。

这和教科书上的定义不一样,书本上说“发散的,向上的,明亮的,热烈的”,就定义为“阳”,这样想就乱套了。真正阳气旺的小孩子身上是凉丝丝的,阳气虚的孩子才好出汗呢!

这位护士长由于是极为少见的内脏反转,“人迎”和“寸口”的位置和别人正相反 ,所以刘主任就把“少阳脉”判断为“太阴脉”了。说明脉的特点是与解剖有关联的。这在前面第13期中也讲过,但并不详细,上次提供的那个图也不够形象,现在结合这种脉诊法,再解释一遍。

正常人,心脏射出来的血向上冲向主动脉弓,再迅速折向下,在血管中产生一个振动搏。这是本系列共振理论的基础。

这是一例真实的主动脉弓的造影图像,显示血液进入左右上肢的过程是有区别的。

划重点了:

右侧胳膊的动脉是在这个回旋弓之前分支出来的,并不含有这个共振能量,或者含量较少。而左胳膊的动脉,经过主动脉弓的回旋,就多出了这个共振能量。所以,两侧脉搏就有了区别。脉诊的所有玄机皆源于此。

(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滕野先生》中写过一件事,他在日本学医的时候,为了好看,把一根血管的位置做了改动,他的老师滕野先生治学严谨,给予了纠正,而当时的鲁迅还很不服气,心里想:“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后来的鲁迅在写这篇小说的时候,很为自己的傲气而后悔。我怀疑当时鲁迅有可能就是为了好看,就把头臂干和左锁骨下动脉画得对称了。这可是大错特错,万万不可的。)

下面这个模拟图就不太合理,是不是鲁迅当年也是这么画的?

即使是象上图这种不太合理的结构,左右两侧的动脉中的共振能量也是有区别的。

右胳膊动脉中缺少共振能量,大致可以理解为代表血容量的多少,是“寸口脉”,对应“肺、脾、命门”。如果强了,就是太阴脉;

而左侧的脉搏中共振能量越强,则守得越紧,阳气越旺。是“人迎脉”,对应“心、肝、肾”。

《黄帝内经》中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左为寸口,右为人迎),“外者为阳,内者为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知道了这个解剖关系,这些话就不难理解了。

(上图摘自刘宝义著《明于阴阳》(2006年)一书。

刘宝义先生摸脉的标准动作就是两侧同时摸,通过对比,判断一个人的阴阳状态,具体的SOP,在《素问·六节藏象论篇》也给出了标准:

阳病

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

阴病:

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以上为关阴。

结论:

寸口强了,代表阴盛。人迎强了,代表阳盛。先分阴阳 ,是最为粗略的分法,我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在此基础上,根据强弱倍数,再分少阳,太阳,阳明,以及厥阴,少阴,太阴。

能分出这六经的人,就是一种大神级的存在了,令我辈“景行行止,心向往之”。每一种状态,都有相对应的经方,这就是六经辩证体系, 但前提是先分明白了。好比一群人,先分男女,如果还有能力,再分出老年,中年,青年。

在黄帝的教诲中,还有一句:

“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日平人。”

在春夏季节,左脉略大,秋冬时,右脉略大,这是正常人的状态。不同的季节,正常人的脉是不一样的。即春脉微弦谓之平”。春天的脉略呈少阳状态,是正常的。如果冬天摸到左脉弦,则是病态了。

二、“小柴胡汤事件”

再说一个反面的例子:日本的“小柴胡汤事件”,是怎么回事?

如果是因为遇到“镜面人”,出现判断失误,还说得过去,但如果不加辩证,盲目地推广应用经方,就要出问题。

例如:小柴胡汤,如果是阳盛之脉,还可能对症,如果是阴盛之脉,就是起反作用了。

那么有谁会干出这种犯浑的事?你别不信,30年前日本人就干过这种事。

上世纪70-90年代,日本有一个公司把汉代医圣张仲景的名方“小柴胡汤”制成了颗粒剂,成了治疗慢性肝病的灵丹妙药。后来其适应症不断扩大,到了90年代,开始对于肺炎、慢性胃肠炎也推广应用小柴胡颗粒。结果在五年的时间里,出现了188例肺纤维化病人,死亡22人。具体过程可百度了解。

但为什么会导致肺纤维化?有好多解释,但都没有提出令人信服的观点:

是不是可以这样考虑:小柴胡汤是用以治疗少阳病症的,病人表现为“往来寒热,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如果是阳明脉,或者是太阴脉,需要泻法的时候,还在用小柴胡汤的补法,提升阳气,促进肝气的上升,当然要出问题。尤其是长时间的应用,很可能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导致肺纤维化的发生。这就是不行八纲辩证,如同喝咖啡一样推广中药颗粒的后果。

或许日本人到现在也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没有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用药,就是“伪中医”,即是“废医存药”,这股妖风在100年前的中国很是盛行,可悲的是,我们当今仍有人对“废医存药”趋之若鹜。那么“废医存药”的观念是怎么来的呢?

大约100年前,著名的学者余云岫从日本学成回国,他早年熟读中医典籍,后在日本研习西医,可谓中西医贯通,认为“如不消灭中医,不但妨碍民族的繁息、民生的改良",而且,”国际地位的迁善也无从谈起”。于是高举反中医的大旗,起草了《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障碍案》,竟获得到了当时国民政府的通过。几年前央视播出的《老中医》中还有这个情节)。这种内行人反对起中医来,杀伤力太大了,这和梁启超、陈独秀这些外行人反中医不一样。余云岫的一些观点把中医一度撞击得支离破碎,影响力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散去。但余云岫在晚年,耗尽精力,出版了《中国古代疾病名候疏义》一书,对中医病名做了大量的整理和研究工作,他骨子里对中医还是有感情的。

当时,有人提出“废医存药”,就是抛弃中医理论,不需要辩证,只留下药材来应用。真若如此,只会出现一个又一个的“小柴胡汤事件”。

“用药如用兵,用兵如下棋”。《黄帝内经》就相当于象棋古谱《橘中秘》,是指导思想,而中草药,只不过是一个个棋子而已。不会棋谱,守着一堆棋子有什么用!打仗也是如此,不讲战术,光有士兵有什么用?提倡“废医存药”的人就是这么糊涂。

一台发动机坏了,换个零件不值钱,但知道要换哪个,最为关键;药不值钱,知道如何配伍,何人适合用,这是最宝贵的。西瓜和芝麻要分清了。

通过刘宝义先生的一段脉诊佳话,和日本当年的“小柴胡汤事件”,你对平脉诊病还会存疑吗?你咋还不相信中医?

不知不觉中,这期的篇幅又很长了,下期再汇总吧。

这一期特意请刘宝义先生校正过,以防曲解经典。在此致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王光强 2024.清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黄帝内经   中医   鲁迅   伤寒论   桂枝   太阴   护士长   阳气   日本   阴阳   说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