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之光丨郑家志:走过廊桥

“为什么要有桥啊?”

“因为路走到尽头了。”

在寻访廊桥的路上,有人问了这个浅显而又哲思的问题。有了桥,看似已经没有路的地方,居然被连通起来,路出现了转机。

春到鸾峰桥

廊桥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廊桥亦称虹桥、蜈蚣桥、厝桥等,主要有木拱廊桥、石拱廊桥、木平廊桥、风雨桥、亭桥等。为有屋顶盖的桥,既可以保护桥梁,也可以遮阳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会等。

闽东大地,幸好有桥,幸好有廊桥。“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闽东山区,到处是绵延山路、峻峭古道,走过山谷溪流,随处会遇见木桥、石桥。这些木料、石料,都是就地取材,只要凌空一架,让两条走到尽头的路变成了一条路,前行的脚步便不再停歇。

碑坑廊桥

寻访廊桥的这些日子,正是感到特别茫然的时候。一次又一次翻看《廊桥遗梦》这部电影,忽然发现:走过廊桥,让更多的人可以穿越时空相遇,前路就在脚下,何惧迷茫?

早春三月,春寒料峭。我们的车七拐八弯到了屏南棠口。在导航指引下到了村口,即将进入只容一部小车进入的小巷。“我们好像迷路了。”“你们要到千乘桥吗?”小巷里的村民问。“是的,我们要找一座有廊屋的桥?”“就在前面!”

廊桥山水

果然,千乘桥就横跨在屏南棠口村村尾,从远处看整体形似一只昂首展翅的公鸡。桥两岸保留了许多古建筑,有八角亭、林公庙、祥峰寺、龙井等,附近还竖有新四军三支队六团北上抗日纪念碑。千乘桥若长虹卧波,雄伟秀丽,周大权在桥碑记中写道:“临渊累石,下同鼎峙千秋;架木凌空,上拟云横百尺。”我觉得,这是该桥的最好写照。

千乘桥

乡村的好,就好在它充满温情,如百岁老人,不紧不慢走在自己的时光里。春节己过,乡村大街小巷照例响着鞭炮,照例请神游神,过着热热闹闹的只属于他们的民俗节庆。

走上廊桥,凉风习习。坐在廊桥长凳上的老人们,看着熙熙攘攘的过桥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他们的天地。当地的老人家告诉我,廊桥还是用来举行“走桥”仪式的。

“走桥”是闽东独特的传统习俗之一。所谓“走桥”,即“走百病”,是一种消灾祈求健康的民俗活动,是闽东人民用真诚的祈福表达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也寄托着对乡土山河的信仰与热爱,传递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鲤鱼溪

小时候,在云端之上的故乡——周宁鲤鱼溪水尾廊桥上,常常看到人们“走桥”的情景。“走桥”时,“走桥”者首先要在廊桥中间设供桌摆上祭品,上香祭拜;然后口中念念有词祈福子孙,往返桥头桥尾七个来回;最后,人们将手伸出廊桥的窗外,把系着采丝带的粽子或者钱币扔到桥下。

“走桥”的那座桥叫“观音廊桥”,位于浦源郑氏宗祠东侧,鲤鱼溪下游水口处,下连“九曲溪”,廊桥跨溪桥木是用有“站着两百年,躺下两百年”之称的水松而建的。在该桥上可以坐拥浦源八景,侧听“松间鹤语”,遥望“石牛西卧”, 夜品“半月沉江”,晨看“麻岭小霁”。穿过数百年的光阴,伴随着一溪欢快的鲤鱼,那些沉淀在历史烟云中的前尘过往,如涓涓细流般浸润着这方土地,成为独有的乡愁。

周宁三仙桥

走过廊桥,独行也好,结伴也好,我们已经感到不再孤单。我们发现,那些古朴典雅的廊桥旁边,每每就有一棵同样沧桑遒劲的古树与之相伴。比如,周宁县纯池镇禾溪村中的三仙桥,横跨湫溪之上。桥的一头有一棵在溪岸石缝中倔强生长的栀子树,树干长满沧桑的疙瘩,遒劲而婀娜,每年花开之际,全身雪白,灰褐色的桥身正是她最美的背影,常常成为旅客的打卡地。郑仕康先生曾经撰《采桑子》:“谁描画卷桃源里,曲径长堤,草木芳菲,几处人家映翠微。定澜桥下清流碧,鲤跃涟漪,倩影轻移,树上娇莺自在啼。”三仙桥与栀子树,与古村落相互依存、浑然一体。廊桥不孤单。鸾峰桥、状元桥、广福桥、广利桥等等,它们已经融入当地村民生活的一部分,像精神的营养液,时时刻刻流淌在他们祖祖辈辈的血脉里。

西浦状元桥

走过廊桥,其实我们正经历了一场时空的交互。世界上许多美丽的风景,往往需要我们站远了看,才能清晰地看见它的美好,廊桥也是。在闽浙边界的泰顺,有一座号称“世界上最美的廊桥”的北涧桥和溪东桥。这两座桥因其古朴的造型和精巧的结构而被称为“姊妹桥”。整座桥横跨北溪之上,气势宏伟,桥身为碧瓦红身,雕梁画栋。桥旁有古树掩映,桥下是二水交汇。这座“姊妹桥”只有站在对岸,才能看清廊桥、古树、石板、碧水,彼此交相辉映。那时,我和妻子正是站在对岸远望廊桥,不禁惊叹,这真是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啊!

泰顺姊妹廊桥

后垅古廊桥也是一个经典的人间杰作。后垅廊桥处于被誉为“闽东的西双版纳”的大峡谷中。峡谷两岸山峰临溪拔起,险象横生,景色迷人。值得一提的是,离后垅廊桥不远的秀坑村被称为中国木拱廊桥建造技艺之乡,其建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秀坑廊桥世家的第八代传人,张昌智于2014至2015年间,经过留德博士刘妍牵线,为德国雷根斯堡的一位庄园主建造廊桥,他沿用传统技艺,凭着过硬的技术,不用一颗钉子,完全以榫卯结构连接建造。不用桥墩支撑,桥梁却能飞跨两岸,这让德国人很感兴趣。他建造的廊桥于2015年7月10日在德国雷根斯堡落成,成为海外建成的首座中国木拱廊桥。中国的桥梁建筑者将古老的技术带到国外,在德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多瑙河邮报几乎用整版篇幅,图文并茂地称道这座“来自中国‘编织’的桥”。从《清明上河图》上的廊桥寻迹,到闽浙赣大地的廊桥发现,再到海外的廊桥轰动,幸哉!

后垅廊桥

“一个人要回首多少次,才能假装他只是没看见?”、“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才能看见蓝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勃迪伦在他那首著名的《Blowing in the wind》歌词中写下的这些话,让人深思。而我要问的是:人的一生要走过多少桥,走过多少路,才能遇见最美的风景,而又能不再迷恋途中的风景,继续前行的路呢?答案只有一个,人生苦短,不妨让自己放下寄情过的山水,走过廊桥,“与先贤对话,与历史对话,最终与自己的内心对话。”

圆梦廊桥

走过廊桥,风雨兼程,原来生活可以这么淡定。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泰顺   拱廊   雷根   桥身   屏南   桥下   鲤鱼   技艺   姊妹   中国   郑家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