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和低维的人说话(深度好文)

作者:洞见ciyu

这世上最好的反击,其实是不反击。

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说过:面对那些傻瓜笨蛋呢,我们只能用一种处理方式,那就是不要和这种人谈话。

认知有高下之分,我们总能在生活里遇到形形色色的人。

和层次低的人较劲,只会让自己沾一身泥。

面对他们的聒噪与质疑,我建议是一句话都不要说,转身离开。

01

天使投资人李笑来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居然还是有一部分人坚信:地球不是球体的,而是平面的。

这些人甚至专门成立了地平协会。

如果你想说服这些人,难度不亚于登天。

你手捧地球仪跟他说:“你看,地球是圆的吧。”

对方会不屑一顾:“连这么假的东西都做得出来。”

你找来宇航员在太空拍的地球照片,希望能说服他:“喏,你看,地球是圆的吧。”

对方却瞪着眼睛,指着照片反驳:“你看,你看,它不就是平的嘛。”

如果碰到这种人,你是揪着领子跟他辩论个三天三夜,还是笑一笑,不再说话?

如果是前者,你不过是自找痛苦。

他们就像是被打上了“思想钢印”,偏执地认为自己的观点才是对的。

聪明人从不会试图启蒙愚蠢,他们都是默默远离。

有一次,作家李尚龙在休息室捧着一本名叫《希望永远都在》的书看,一位同事走了进来,看了一眼书名,用嘲弄的语气说:“你也看鸡汤啊!”

同事不知道的是,这是一本关于战争亲历者的书,里面血淋淋的故事,讲的是世界的变革和柬埔寨的过去。

李尚龙本想和同事认真解释一番,可是,他忽然忍住了,笑着说道:“是啊,一本鸡汤。”

同事听到答案后满意地走了。

还有一次坐地铁时,李尚龙捧着莫言的《丰乳肥臀》正看得津津有味。

一个路人看了眼书名后,很鄙视地摇了摇头,觉得李尚龙竟然在公开场合看小黄书。

面对这种质疑,李尚龙并未当场辩驳,只是后来在他的写作专栏里感慨道:我们是人类,却不是一类人。

许多人躲在自己的世界里,戴着有色眼镜去评判一切的事物。

你跟他们对峙,不会越辩越明,只会深陷泥潭。

花时间、花精力,开导别人的无知,是一个人最大的无知。

02

作家苏芩说:“别跟杠精硬杠,你赢不了,因为在他狭小的世界里,自己就是绝对真理。”

无论你跟杠精说什么,他张口就是质疑和否定。

对他来说,事实不重要,以言语胜人才重要。

汪曾祺在《读诗不可抬杠》中,举过一个例子。

有位老师,在课堂上讲解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一个学生站起来质疑说:“鸭先知,鹅不能先知耶?”

老师气得无语,让他坐下。

后来讲到“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个学生又质疑说:“杏花没有声音,‘闹’什么?”

听了这话,老师大怒,一拍桌子,把他赶出了教室。

杠精最擅长的,就是凭一张嘴让你心口添堵,让你消耗精力。

说理的赢不过抬杠的,妄图想跟杠精一较高下,那么你注定是输家。

作家王欣有次去菜市场买菜,路过水果摊时,对老板说买一斤枣。

旁边一位不相干的顾客听了,一个劲儿地说:

就买这么点儿?吃不起啊?你这日子过得也太寒碜了!

王欣立即承认道:对,我穷,吃不起,您开心就好。

她说,到了她这个年纪,早已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你别和我杠,杠就是你对。

年轻时,她发布过一篇点评文章,有读者评论她:

“就这也算点评?没有一点逻辑?难道不是你的主观臆想?”

她看后很生气,便跟对方举例、列举事实,从下午一直辩论到凌晨,让自己精疲力尽。

这世上最好的反击,其实是不反击。

任别人抬杠,随别人找茬,若是心不动,别人的口舌利剑,也伤害不到自己。

不与烂人谈道理,是一种处世的格局,也是一种立身的智慧。

03

心理学上,有一个“长跑效应”

一群人在马路上跑步,原本你计划和朋友们跑5公里,但是还没跑到一半,就有人气喘吁吁,选择半途而废。

你让他坚持一下,他会跟你说:跑个两公里,这个运动量就够了,何必逼自己?

你见状,坚持跑五公里的信念动摇了。

你越跑越觉得累,最后也停下来了,五公里的跑步计划无疾而终。

底层圈子的引力是巨大的,一旦你选择向下,就会光速下坠。

知名高尔夫球运动员泰格·伍兹在读初中时,有个常在一起练球的朋友。

这位朋友最爱做的,就是凭借自己的球技,给当地富人当陪练。

泰格辛苦训练一年,拿一次青年联赛的冠军,只有1000美元奖金。

他的朋友却常在他面前炫耀,自己做一个礼拜陪练,就能赚到500美元。

在朋友鼓动下,泰格忍不住也跟着去做兼职。

而每次兼职结束后到手的工资,也让他觉得这比参加比赛划算得多。

有时为了多攒些生活费,他甚至不惜推掉学校的训练。

直到教练找到他,满脸严肃地问道:你到底是想成为职业运动员,还是有钱人家的陪练?

一下被问懵的泰格,这才恍然大悟。

从此,当地少了一名富人宅邸的高薪陪练,多了一名俱乐部里没有工资的实习生。

7年后,泰格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高尔夫球运动员,创下单赛760万美元奖金的记录。

好走的路,都是下坡路,可大多数人走的就是这条路。

你跟他们谋全局,他们会嗤之以鼻,让你见好就收。

你跟他们探究本质,他们却浮在表面,不愿深思。

被自己思维困住的人,你解不开他头脑里的枷锁,反而容易被他带进死胡同。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走到终点的永远是一小撮人,周围的人多的是目光短浅的人。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走好脚下的路,不去改变浅薄的人,也不要被他影响。

一百多年前,莫泊桑在短篇小说《绳子》中,就告诉我们理未必会辩明。

有位农民随手从地上捡了根绳子,却被旁人污蔑成了捡钱包。

他拿出手里的绳子百般解释,可他不管怎么辩解,别人都不相信。

最终,别人的嘲讽、质疑,把他走上了绝路。

认知低的人,只相信他们相信的。

与他们交往最好的方式就是,少争论、少解释。

学会默不作声地远离,才能避免自己的能量被消耗。

点个赞吧 ,与朋友们共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先知   陪练   绳子   运动员   消耗   深度   同事   道理   说话   地球   作家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