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水鸟栖息地保护仍有空缺,专家建议:推动完善体系建设

1月31日,黄河流域水鸟及栖息地同步调查成果报告会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举办。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于秀波介绍,该调查摸清了黄河流域的主要保护水鸟种类、种群数量和分布状况。调查记录到水鸟132种,其中包括13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和22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以及19种全球受胁物种,确定了黄河流域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的湿地共53块,其中13块湿地存在保护空缺。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于秀波作成果报告

同时,他还提出了加强黄河流域水鸟及栖息地保护的政策建议,包括应定期组织黄河流域水鸟及栖息地同步调查,扩大调查的范围,同时推动完善黄河流域湿地保护地体系建设,填补黄河流域关键水鸟栖息地的保护空缺。

发现13块湿地存在保护空缺

据了解,此次黄河流域水鸟及栖息地调查共记录到水鸟10目21科132种。其中,13种水鸟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包括东方白鹳、黑鹳、白鹤等;22种水鸟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包括黑颈䴙䴘、角䴙䴘、疣鼻天鹅等。19种水鸟属于全球受胁物种,极危物种2种,包括白鹤、青头潜鸭;濒危物种7种,包括东方白鹳、大杓鹬、大滨鹬、小青脚鹬、中华秋沙鸭;易危物种10种,包括角䴙䴘、黑嘴鸥、白头鹤等。春季调查种群数量排名前十的物种包括白骨顶、黑腹滨鹬、苍鹭等;夏季调查种群数量排名前十的物种包括斑头雁、赤麻鸭、普通鸬鹚等;秋季调查种群数量排名前十的物种包括黑尾塍鹬、赤膀鸭、斑嘴鸭等;冬季调查种群数量排名前十的物种包括豆雁、绿头鸭、大天鹅等。

此外,根据调查,在沿黄9省区78个水鸟调查点中,达到国际重要意义湿地标准的地块有53块。于秀波提到,多个地方改变了以往认知,被确定为关键物种分布区域,例如,宁夏青铜峡库区春季调查记录到16660只白骨顶、32110只苍鹭以及3445只普通鸬鹚;陕西北部无定河流域春季记录到6500只灰鹤;山西芮城圣天湖冬季调查记录到1970只大天鹅;河南黄河三门峡冬季调查记录到10242只大天鹅和7073只红头潜鸭;山东黄河滩区冬季调查记录到10万只豆雁,东平湖冬季调查记录到650只青头潜鸭。在53块达到国际重要意义湿地标准的调查点中,5块是国际重要湿地,48块湿地尚未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占总数的90.56%,13块湿地存在保护空缺,占总数的24.53%,急需开展有效的保护措施。

黄河流域从源区、上游到中游再到下游所涵盖的湿地类型主要包括沼泽湿地、河流水面、水库坑塘、湖泊、河滩、滨海滩涂、河口三角洲等。水鸟栖息地类型复杂多样,同时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干扰,黄河流域湿地呈现出不同的区域特点,例如,黄河源区因暖湿化引发的冰川融水增加导致水鸟栖息地分布格局发生变化;上游地区因气候变暖和地表径流减少导致水鸟栖息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中游区域黄河引水和农田灌溉降低了水鸟种群稳定性;下游人类活动频繁、入海水量减少、外来物种入侵等导致水鸟栖息地结构破碎化。因此,根据不同区域湿地退化过程与特点,开展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必要且迫切。

建议对水鸟关键栖息地采用近自然的办法实现修复和再造

黄河流域水鸟及栖息地同步调查成果报告会现场,于秀波还针对加强黄河流域水鸟及栖息地保护提出了四点建议。

建议一:提升黄河流域珍稀濒危水鸟及栖息地监测能力,开展旗舰物种专项调查,摸清种群动态变化特征。定期组织黄河流域水鸟及栖息地同步调查,扩大调查的范围,从黄河干流扩展到沿黄九省区。目前青海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河南省、山东省等省区已开展了覆盖全省区域的水鸟及栖息地调查,该调查所制定的水鸟及栖息地调查技术规范和数据管理方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珍稀濒危物种对环境变化更加敏感,针对珍稀濒危水鸟开展全流域的专项调查,掌握单个物种不同生活史阶段的种群分布与数量变化,有利于针对性的制定保护计划。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开展黑脸琵鹭、中华秋沙鸭、青头潜鸭等越冬种群同步调查,已初步掌握了物种种群的分布状况。应针对黄河流域珍稀濒危水鸟且种群数量超过全球数量的1%标准的物种,在其关键的生活史阶段开展物种种群专项调查,摸清种群分布和数量年际变化特征,开展针对性的物种保护工作。

建议二:推动完善黄河流域湿地保护地体系建设,填补黄河流域关键水鸟栖息地的保护空缺,提名国际重要湿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和《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指导下,针对所确定的13块保护空缺地应推动建立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等保护地或纳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

针对所确定的达到国际重要意义湿地标准的47块调查地点,包括青海岗纳格玛措湖、青海玛多冬格措纳湖国家湿地公园、宁夏沙湖自然保护区、宁夏天河湾重要湿地、内蒙古乌梁素海、山西芮城圣天湖、河南黄河孟津段、河南黄河三门峡段、山东东平湖、山东黄河滩区(东明)等建议提名作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管理。

建议三: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对黄河流域退化水鸟栖息地推进实施修复工程。如何应对黄河流域不同区域所表现出的差异化的湿地丧失和退化,并达到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之间的双赢模式是目前黄河流域保护修复面临的关键问题。

黄河源区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建议对关键栖息地甘肃黄河首曲、内蒙古乌梁素海、内蒙古乌海市内黄河及沿岸湿地乌海湖、山东东平湖、山东黄河三角洲保护区等采用近自然的办法实现栖息地的修复和再造。同时,建立和完善黄河流域湿地修复融资机制,为黄河流域关键水鸟栖息地保护与修复提供资金保障。

建议四:充分发挥利益相关方参与水鸟及栖息地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保护地管理机构、环保公益机构和社会公众开展水鸟及栖息地的监测与保护能力。黄河流域湿地保护管理工作需要各级政府、环保公益机构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支持与配合。充分调动各利益相关方参与水鸟及栖息地监测与保护的能动性。组织开展对黄河流域保护区管理部门、环保公益机构、观鸟会和志愿者的专业培训,提升水鸟及栖息地的监测与保护能力。

相关新闻:

黄河流域水鸟及栖息地同步调查成果在京发布

记者:李运恒 记者:王立奎 摄影:李运恒 编辑:周全 校对:汤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2

标签:黄河流域   水鸟   空缺   黄河   种群   湿地   物种   数量   关键   建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