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水上古城-丹洲古城

东门古码头古时为官方行政码头,称税厂码头。古时用于官府巡视办案、商务纳税、货物通关、发放文谍等。后续用为民用码头至今。


丹洲古城东门古码头

丹洲城墙是明朝知事苏朝阳任期时的一项大工程,历时一年耗银万两,砖石从隔江对岸的融安烧窑运送到丹洲,窑送村因而得名,城墙呈正方形,长879米,高5.3米,厚3.6米,有450个城垛。城墙开有东西南北四门,南门曰丹阳门薰风楼,西门曰西凉门太白楼。

丹洲城墙除了古时防御战乱之外,对水患也起到极好的防护作用。1902年(清明),古城墙挡住特大洪水,使怀远县内官绅士民免于一场灭顶之灾。


古城墙


丹洲古城北门,位于丹洲城北,名曰治定门,城楼名曰北帝楼,丹洲城四门与城墙作为一个整体,建于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万历二十年竣工,治定门是四城门中仅存的明朝古建筑。明朝桂黔边界地域多属少数民族山区,被称为不毛之地,且居民以少数民族居多,文化落后,经济极不发达,常有少数民族不满官吏欺压举行起义,占山为王。苏朝阳迁至丹洲后修建城墙,取名“治定”以寓通过施政管理从此太平之意。2009年列为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治定门(北城门)


青云碑原是红庙中的石碑。大清年间,每期科举,凡在本县考上的秀才、举人、进士等才有资格从此碑上走过,预示平步青云或青云直上。

青云碑

苏朝阳,字凤谷,福建晋江举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任怀远县令,后升柳州知府。他是三江建立县治之后记载于史册的第六任县令,将县治设在丹洲的县令。


苏朝阳


廖蔚文,广东龙门举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任怀远县令,任期内全面推广儒学教化,传播一统理念,接轨科举制度,三江一些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踏入仕途,加速了三江与国家政治文化的融合。


廖蔚文


欢雷门建造于明朝万历十九年,面向正东,俗称东城门,城门下现存丹洲古城石刻地图,当时东城门是整座古城建造开工仪式的奠基点,在县令苏朝阳率从官员百姓在此举行奠基仪式时,天空突然电光闪闪,雷声轰鸣。按当地民俗,这是一种不祥之兆。此时的苏朝阳却笑着对大家说道:“你们看,今天的典礼仪式,天上的雷公都来为我们欢呼助兴,我看此门就叫欢雷门吧”。欢雷门因此得名。东城门上的城楼叫就日楼,面向正东,就旭日东升之势,寓民间繁荣、黎明百姓生活蒸蒸日上。

欢雷门(东城门) 就日楼


丹洲古城始建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一直为怀远县(三江县)县治所在地,是明清时期黔、湘、桂地区重要的交通贸易口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2

标签:古城   青云   东城   明朝   县令   举人   科举   古时   城墙   中国   水上   码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