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中医教你养生的正确打开方式

中医养生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这句话出自于《黄帝内经》,意思就是说如果在冬天不注意好“藏精”的话,来年春天由于身体的基础没有打好,就会更容易生病。中医里的“精”和西医里面的J子不是一个概念,中医里的“精”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主要藏于肾中,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育繁殖密切相关。后天之精由脾胃化生水谷精微而成,输布到五脏六腑而成为五脏六腑之精,以维持脏腑的生理活动,能让我们更好地生长发育。两者共同在身体里运转,维持着基本的身体机能。精气缺乏,说明是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疾病也会因此产生。所以,“藏精”在中医看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而《黄帝内经》又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又将我们的五脏对应相应的季节来养生,春天养肝、夏天养心,长夏(俗称秋老虎)养脾,秋天养肺,冬天养肾。而肾又是藏精的,所以,冬天正是我们养肾藏精的季节,对应自然规律,合乎养生时令,冬天把肾养好了,把“精”藏足了,我们的身体自然而然就会健康,抵抗力也会增强,病也就少了。

那冬天“藏精”应该怎么做呢?

1. 作息规律,避免熬夜

《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意思就是说冬天应该早睡晚起,不要扰动人体的阳气,应该等到太阳出来再起。由于天气寒冷,人体机能处于封藏阶段,早睡晚起可以固护阳气,还要注意不要熬夜,熬夜特别伤肾精,在熬夜的时候,需要不断把气血能量往上提,而这些气血能量大部分来源于肾精,精血得不到休息,就会导致精气损伤。

2. 适度运动,避免大量出汗

冬天锻炼身体要适量而行,避免过度运动,大量出汗,大量出汗会耗气伤津,伤阳气,冬天,人体适宜处于安静恬淡的状态。尤其是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高血压、高血糖等,冬天不宜晨练,冬天早上气温过低,血管容易收缩,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很有可能加重或复发原有疾病,所以,老人冬天锻炼身体建议在傍晚进行。

3. 房劳适度,避免肾精耗伤

纵欲过度,不节制是最伤肾的,房事过于频繁或者是手艺活过度,导致肾精耗伤过度,引起肾精亏虚,特别是年轻人,依仗着自己年轻,身体好,不知道节制,导致肾精过早的耗伤过度,也许现在年轻感觉不到,但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X功能减退,肾阳亏虚,肾气不固,腰膝酸软,下肢冰凉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4. 适宜食补,避免暴饮暴食

中医历来重视食补的作用,在冬天我们多吃一些对补肾、健脾、助消化的食物,对我们身体的后天之精的补充也是有很重要的作用。

(1)温补性质食物——羊肉,红枣,枸杞等。

阳气蓄积,有助于提高血气的运转,从而维持阴精的储藏。温补性质的食物,对于促进血阳和藏精,自然有着非常不错的效果。不仅如此,“肾主藏精”,在生发阳气的同时,羊肉等食物还能起到补中养肾的效果,更进一步提高了藏精的效率。

(2)助消利化食物——小米,山楂,酸奶等。

肠胃是我们消化食物,提取营养的重要组织,水谷之精的产出,取决于我们自身运化功能是否强大。因此,适当补充助消利化的食物,例如小米,山楂,酸奶等,提高精气的产出效率,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3)健脾食物——山药,薏米,红豆等。

脾脏是精谷转化之地,当食物在肠胃中被消化,想要转化成“水谷之精”,自然离不开脾脏的帮助。适当食用养脾健脾的食物,也是”藏精“的重要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黄帝内经   中医   脾脏   阳气   精气   山楂   气血   冬天   食物   正确   身体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