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苔有齿痕,从生活起居、饮食及情绪心态三个方面进行调理!

所谓齿痕舌就是指舌体边缘可见牙齿的痕迹,又名齿印舌。

中医理论认为,齿痕舌多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导致舌体胖大水肿受压所致。是否需要治疗需看是否有不适症状:

· 有齿痕舌但平时没有不舒服,只在饮食不节或疲劳、熬夜时才会出现相关症状:如腹胀腹痛、嗳气、恶心、腹泻、疲倦乏力等;

· 长期出现腹胀、腹痛、嗳气、纳差、恶心、腹泻、疲倦乏力、少气懒言等。

如果是前一种情况,就不需要因为齿痕舌而服药,平时只需要清淡饮食、避免熬夜劳累即可。如果调整饮食休息后仍不缓解,才需要治疗。

如果是后者,那么就可能是脾虚比较严重了,这时可能还会伴有消瘦或虚胖、脸色暗淡发黄、流口水、唇色暗淡脱皮、食欲下降、大便稀烂或便秘、睡眠不好等症状。

这是因为脾乃后天之本,若因先天或后天的因素导致脾胃虚弱:

运化功能失常,致邪滞胃肠、壅塞不通;肠失温润,推动无力,糟粕内停,大便排出困难,便成便秘;

影响到运化水湿的功能或脾滞便容易腹痛、腹胀、大便溏泄、排气多;

气血生化乏源,无法充盈面部,导致面色萎黄、唇色无华;

影响到主神的心,心血不足则记忆力减退,睡眠质量变差;

而涎(口水)为脾之液,正常情况下不会外溢,当脾虚不能收摄津液时,才会出现睡觉流口水的现象。

可谓“脾一虚而动全身”,所以需要及时调养甚至服药,在建议大家及时找医师辨证之外,平时也需从生活起居、饮食及情绪心态三个方面进行调理。

生活起居

01

注意休息

脾虚多与劳逸失度、体质虚弱有关,而人体最好的休息方式就是睡觉,中医一般主张在亥时(21:00-23:00)入睡,最晚子时(23:00-1:00)前也要入眠。

避免长时间久坐不动,长时间从事重体力劳动,也可能会使脾虚加重。

02

注意保暖

脾喜暖,最怕受凉。所以夏天吹空调或冬天时,要做好腹部的保暖,防止着凉而引发病痛。

平时在家可以试着艾灸这几个穴位,通过艾草的温热和药性,达到深入肌理温中散寒的目的。

· 神阙穴:温中散寒、调补冲任

在脐中央,也就是肚脐(此处禁止针刺)。

· 足三里:补益脾胃气血

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 太白穴 :腹泻可止,便秘可通

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操作方法:

取舒适体位,并将所选穴位处充分暴露,将艾条点燃后对准穴位,以患者自觉穴位局部温热、视之泛红、但不致烫伤为原则,每穴5分钟。

太白和足三里,左右穴位交替施灸,每日一次。

饮食调理

养成规律的生活饮食习惯对于脾胃虚弱者至关重要,平时进食时可以遵照以下原则:

01

饮食定时定量

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很容易伤脾胃,因而平时应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能过饱,也不能长时间饥饿,七分饱即可。

02

多吃健脾、黄色食物

脾属土,对应颜色为黄色,因而多吃黄色食物有益脾胃,如:

小米、黄豆、玉米、南瓜、红薯、胡萝卜、韭黄、蛋黄、金针菇、黄花菜、菊花、柑橘、橙子、柠檬、枇杷、菠萝、木瓜、蜂蜜等。

此外,再给大家介绍几种能够健脾、又适合平时煲汤煲粥或者做菜时搭配的食材:山药、小米、莲子肉、桂圆、陈皮、芡实、白扁豆。

山药

山药味甘,性平,入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作用。民间有“白色山药胜人参”的美誉。它能通过滋补脾阴而起到健脾养胃的效果,而且秋冬正是适合吃山药之时。

《本草求真》记载:“山药,本属食物,古人用入汤剂,谓其补脾益气除热。然气虽温而却平,为补脾肺之阴,是以能润皮毛、长肌肉。”

而瘦人常常“多火”,多夹阴虚内热,对于日常食欲不振、身型瘦削、皮肤发热、手足心热、嘴唇干燥的人群,就非常适合用山药进行补虚健脾,益气除热。

小米

民间多有“小米养胃”的说法,也的确如此,小米性味甘咸,微寒,入肾、脾、胃经,具有和中健脾除热,益肾气补虚损,利尿消肿的作用。

《本草纲目》中记载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因而平时可以将小米煮粥来喝,如果担心小米性寒,可以在熬粥之前,用不粘锅把小米炒到颜色稍微变深,将小米的寒性中和掉。

薏米

薏米味甘淡性凉,入脾、胃、肺经,具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功效。

生薏苡仁偏寒凉,长于利水渗湿,清热排脓,除痹止痛,而经过炒制后寒凉之性偏于平和,长于健脾止泻,可用于脾虚泄泻,纳少腹胀。

芡实

因芡实性味甘涩平,所以具有固肾涩精、补脾止泄的功效。

它和莲子有些相似,都是能补中益气、滋养强壮性食物,但芡实的收敛镇静作用比莲子强,适用于慢性泄泻和小便频数,梦遗滑精,妇女带多腰酸等。

如果慢性泄泻,可以将芡实、莲肉、淮山药、白扁豆等分,磨研成细粉,每次30-60克,加白糖蒸熟作点心吃。

说到健脾,就不得不提山药、芡实/薏仁、莲子、茯苓组成的健脾祛湿名方——四神汤。

这四味药食同源的食材同时兼顾了健脾、祛湿、补气、止泻,补气将脾气虚的补足,健脾则是让脾胃拥有运化的动力,恢复脾胃运化功能,渗水利湿为脾胃运转扫清障碍,一道汤同时解决四种问题,自然比一样一样来快得多,所以堪称四“神”。

而且这道汤以甘平为主,适合大多数人日常调养。喜欢吃肉的人,还可搭配排骨、猪肚或猪小肠,更有助于消化,增强肠胃功效。

素食者,可加豆类制品一起煮粥或汤,比较容易消化。也可以根据自己身体状况适当的加减调配。

03

不吃或少吃的食物

第一,忌辛辣刺激之品,如辣椒、咖啡、浓茶、酒等,更不可空腹喝咖啡、茶、酒,刺激胃酸过多分泌,攻击黏膜屏障。

第二,忌生冷之品,如冰冻雪糕和饮料,以及雪梨、火龙果等寒性水果。此外,中医认为牛奶亦性寒,脾虚尤其是脾阳虚患者不宜多食,恐损伤脾胃阳气,加重体内寒湿,导致疾病缠绵难愈。

第三,忌坚硬粗糙、油腻韧性、难消化之品,如花生、竹笋、糯米制品、煎炸食物等。这类食物可使胃黏膜受到摩擦,加重胃黏膜负担及损伤。

情绪心态

中医认为“脾在志为思”“思虑伤脾”,人如果思虑过多,压力过大、忧愁、思虑过度及紧张、焦虑等情绪也会影响脾的正常功能。而放松、乐观的情绪可以让人体阴阳平衡,气血畅通,神志清楚,使身体保持健康状态或促使疾病痊愈。

对于情绪的调节,可以每天午休或睡前用静坐、冥想等方式让身心放松下来,或听听音乐,以五音养五脏,脾对应“宫”调,可在餐后一小时听听《十面埋伏》,或者现在就试试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情绪   饮食   芡实   舌苔   脾胃   山药   穴位   莲子   起居   小米   平时   心态   食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