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停工停产!知名企业工厂一年没订单,赔偿金要分期付


在2022年底,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一家备受瞩目的动力电池企业,发布了一则备受关注的通知,宣布自12月1日起停工停产。然而,这则通知并未提及任何裁员信息,只是含糊其辞地表示非基层员工休假,基层员工接受集体培训,并表示未来可能根据公司经营状况决定是否复工。

然而,有消息称《风暴眼》获悉的情况表明,捷威动力的问题远比通知中所透露的要严重。据悉,该公司在天津的电池生产基地已经停产长达三个月。

一位名为吴肃军的基层员工透露,电池生产基地已经完全停工,停产前总部仅剩下400名员工,而停产后离职员工占一半,剩余员工要么休假,要么接受培训,领取最低工资。

捷威动力的问题引发了整个锂电行业的震荡。除了行业内部的因素,作为复星系新能源链中的一环,捷威动力也可能受制于复星集团的资金危机。

1. 工厂一年没订单,赔偿金分期付

捷威动力的天津电池生产基地面临着严峻的订单不足问题。吴肃军透露,去年公司已经开始出现盈利困境,2020年后订单逐渐减少,而今年完全没有订单,只能进行电池返修工作。由于订单不足,公司于9月份已经停产,并通过协商方式裁掉了数十名员工。

吴肃军表示,公司提出两种选择:要么离职,要么留下来休假或者培训。按照离职协议,公司要按照“n 1”标准支付离职赔偿金,但由于公司无法一次性支付赔偿款,只能分期支付,每两个月支付一次,共分5期。如果不签署协议,一个月后就只能拿到最低工资,对于基层员工来说,这就意味着收入急剧下降。

2. 资金困局或与复星系有关

捷威动力在停工停产通知中称主要原因是受“市场及上下游产业链等客观因素”影响,但事实上,公司在2022年面临了严重的资金问题。内部消息显示,公司表示资金短缺。

业内人士指出,捷威这两年一直处于财务危机之中。一位天津电池企业的负责人表示,电池行业是一项极度需要资金支持的行业,而捷威一直缺乏资金。此前,捷威曾获得复星系的支持,但根据复星国际2022年年报显示,捷威动力去年存放在复星国际的存款高达35亿元,这意味着公司的大量资金被转移到了股东公司账上。

此外,复星国际的控股子公司还通过质押捷威动力股权进行融资,导致捷威的股权被冻结。同时,捷威动力股权质押融资可能与捷威动力的股权被冻结有关。

3. 五年扩张梦碎

曾经,捷威动力是锂电池领域的老兵,创始人郭春泰更是被誉为“中国锂电之父”。2017年,捷威动力在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出货量排名中位列全国第7。

然而,2017年底,由于资金问题,郭春泰放弃了控制权,复星系投资并成为捷威动力控股股东。复星承诺在未来五年内,捷威动力将成为全国前三的动力电池企业,投资80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和工程中心建设,并计划在2022年申请A股IPO,2023年上市。

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捷威动力的扩张进展缓慢,计划中的五大基地建设尚未完成。天津基地停产后,公司于12月1日与黑龙江绥化签署了新的合作协议,计划投资建设储能系统集成生产基地项目。

然而,面对产能过剩和行业困境,捷威动力已经错失了2023年的上市机会。公司是否能够应对目前的危机,尚无法预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订单   赔偿金   天津   知名企业   股权   生产基地   基层   电池   工厂   员工   资金   动力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