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G、3G退网大势所趋 需以保障用户权益为前提

(记者 杜峰)近日,工信部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就用户关心的2G/3G退网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复。工信部表示,2G/3G退网是移动通信网更新换代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国际上的主要做法,退网工作需统筹谋划、合理推进,由电信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制定退网计划,并在充分保障用户权益前提下,才能实施退网。移动通信更新迭代,5G网络建设不断加速推动2G/3G退网进程,但推进优质频谱建设并非一蹴而就,需深谋远虑,统筹规划。

(图片来源:摄图网)

2G/3G退网大势所趋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网的更新迭代不断加速,2G网用户价值低、维护成本高、频谱利用率低、功耗高的“双低双高”劣势不断凸显,给行业发展带来了沉重负担,业内2G退网呼声不断。

2G退网不仅是一个策略问题,更是一个战略问题。通信行业专家项立刚表示,2G网络支持的主要功能就是打电话,但2G所使用的800MHz频段是个好频段,用到5G上可以使该频段的利用效率更高。将GSM低频段频谱资源重耕用于4G和5G网络,不仅成为行业发展的共同诉求,也是国家5G战略的必然选择,成为国际通行的主要做法。

近期,英国移动运营商3 UK(Three UK)确定在2024年底之前关闭其3G移动服务。此前,英国另外两家运营商沃达丰(Vodafone)和英国电信也曾发布将于2023年关停3G网络的类似公告。

除了英国,目前,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均开展了2G/3G退网工作。据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统计,预计到2025年全球将累计有61张2G网络和46张3G网络关闭。GSA(全球移动供应商协会)新发布的调研结果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全球范围内149家运营商已经完成、计划或正在进行2G和3G网络的关闭工作,涉及77个国家和地区。

政企双轮驱动加速2G/3G退网

2019年6月工信部颁发了5G牌照,5G正式商用,我国移动通信步入2G、3G、4G、5G“四代同堂”阶段,我国关于2G/3G退网政策日渐明朗。2019年10月,工信部提出,我国移动通信网络面临着2G、3G退网的条件已经逐渐成熟。鼓励运营企业积极引导用户迁移转网,将有限的频率资源和网络资源用到5G、4G移动通信网络发展当中。

2020年5月工信部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首次明确提出“推动2G/3G物联网业务迁移转网”。

2021年11月,工信部印发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2G、3G网络退网,统筹4G与5G网络协同发展”,将2G/3G退网列入“十四五”期间网络基础设施的重点工作。

电信运营商也发布多项2G/3G退网文件。中国联通早在2018年宣布将有序推动2G减频退网,鼓励2G用户升级到4G/5G。今年3月,株洲联通的最后一台BSC(基站控制器)设备下电,标志着用了23年的株洲联通2G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电信也于2022年明确要加快2G/3G退网,力推将2G语音业务逐步迁移到VoLTE,并要求5G终端不再支持2G。

中国移动要求在2020年底前停止新增2G物联网用户,并将由NB-IoT、4G Cat1/1bis技术承接2G用户。

谋划合理推进退网工作

尽管电信运营商制定了2G/3G退网政策,但要彻底关停2G/3G网络,不是简单地“说退就退”。工信部明确提出,要在完善用户保障措施、充分保障用户权益前提下,才能实施退网。这意味着,2G/3G退网需要统筹谋划、合理推进。这要求移动通信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制定退网计划,统筹谋划为用户“愿意退”“乐于退”创造条件。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表示,2G/3G退网推进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到告知,运营商应该清晰明了地告知用户退网“时间表”。同时,要有继续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渠道。

做好2G/3G网络向4G/5G的平稳过渡,对运营商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全球部分电信运营商积累的丰富经验值得借鉴。一方面确保替代网络具备同等服务水平。在德国,虽然3G网络早已关停,但为保持语音业务的连续性,仍保留了2G网络。

另一方面,留足过渡期。按国外电信运营商的惯例,过渡期通常为3年左右,电信运营商要提前通过各种渠道告知用户有关退网时间和路径的安排计划,并为用户提供各种补偿或激励措施,推动用户迁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月工   株洲   用户   网大   频谱   频段   英国   运营商   前提   权益   全球   工作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