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的中医病因病机

心衰是以心悸、气喘、肢体水肿为主症的一种病证。为多种慢性心系疾病反复发展,迁延不愈的最终归宿。临床上,轻者可仅表现为气 短、不耐劳累,重者可见喘息心悸,不能平卧,或伴咳吐痰涎,尿少肢肿,或口唇发绀,胁下痞块,颈脉显露,甚至出现端坐呼吸,喘悸不 休,汗出肢冷等厥脱危象。西医学中的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肥厚型或扩张型心肌病、心瓣膜病、肺心病等导致的急、慢性心力衰竭均可参照本节进行辨证论治。

心衰一词最早见于西晋·王叔和所著的《脉经·脾胃病》,曰:“心衰则伏,肝微则沉,故令脉伏而沉”,至宋代《圣济总录·心脏门》云:“心衰则健忘,心热则多汗”,其所提心衰只是对心气衰微脉象和症状作了部分的描述,与今之心衰病本质相异。现代心衰病相关的症状描述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散在记载,《灵枢·胀论》云:“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素问·痹论》云:“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可见,《黄帝内经》虽未提及心衰病名,但“心胀”“心痹”表现当归属于心衰病范畴。东汉·张仲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心水”病名,《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指出:“心水者,其人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又《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云:“水在心,心下坚筑, 短气,恶水不欲饮……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与现代医学心衰症状更加契合,受到后世诸多医家的推崇,如《中藏经》云:“心有水气,则身肿不得卧,烦躁……”金·刘完素《河间六书》云:“其 肿,有短气,不得卧,为心水”。故“心水”被作为一个特定的疾病病名而沿用。所以,根据临床特征本病可参考中医的“心胀”“心痹”“心水”“水肿”等范畴。

关于其病机描述,《素问·水热穴论》云:“水病,下为胕肿大腹, 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诸病源候论·心病候》亦曰:“心气不足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痛,惊悸,恍惚……是为心气之虚也”, 强调心水以心气虚为本,水饮内停为标。至清代,王清任、唐容川等大力倡导“瘀血”理论,认为“血管无气,必停而为瘀”,“血积既久,其水乃成”,“瘀血化水,亦发水肿”,对心衰病机认识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民国《中医内科全书》进一步提出“心体肿胀”及“心脏本体之阳薄弱”为



病之本,开始关注心体结构变化对心之用的影响,认为该病乃心之体用俱病,但以心体为本。随着对该病证候、病机认识的逐步加深,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在《悬壶漫录》中首次提到“心衰”,并对其病因病机、症状、治疗、预后等作了系统的论述,最终,心衰病名在1997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被肯定。

【病因病机】

心衰的发生,多因久患心痹、真心痛或先天心脏疾患,日久不复, 引起心气内虚,而因复感外邪、情志刺激或劳倦过度更伤心体,心之阳气亏虚,血行无力,瘀滞在心,血脉不通,内而气血郁阻,迫使血津外泄,抑制水津回流。

1. 久病耗伤 心衰乃久患心系疾病渐积而成,疾病反复迁延必损及心之体用,或血脉瘀阻,心体失荣;或外邪留伏,中伤心体;或劳倦内 伤,心气耗散,诸内外因均可致心之体用俱损,气阳亏虚,进而加重心血瘀阻,脏腑失养,水液内聚之证。

2. 感受外邪 心气内虚,复感六淫、疫毒之邪,趁虚内犯于心,如清· 叶天士《温热论》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证日久,可内舍于心。心衰病常因外感诱发或加重,心气虚无以驱邪外出,日久则心体受损,心气愈虚不复,加之外邪首犯肺卫,肺主治节失司,则进一步加重心血瘀 阻,而致脏腑失养,水津外泄。

3. 七情所伤 情志失调,七情内伤,致脏腑气机紊乱,血行受扰。暴怒伤肝,疏泄失职,心血为之逆乱;忧思气结伤脾,血行滞缓,化源不足,不能上资心阳,则心气内虚。七情皆通过其所应之脏影响心之气血运行,致心脉痹阻,心体失养,水饮内生。

4. 劳倦内伤 劳力过度伤脾或房劳伤肾,气血生化乏源,心体失养, 而致心气内虚。劳倦内伤是心衰加重的关键诱因,《素问·举痛论》云:“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已虚之体,骤然气耗,则虚者愈虚,运血无力,血脉瘀滞,水津外泄。

心衰病位在心,涉及肺、肝、脾、肾等脏。慢性心衰的最根本病机为心气不足、心阳亏虚。心主血脉,肺主治节,共同协调气血运行。心虚推动无力,肺气治节失司,则血行瘀滞,水津外渗;肝之疏泄失职, 气血逆乱,则心脉为之痹阻;脾失健运,化生乏源,心气内虚,心体失养,痰饮内聚;肾气亏虚,不能上资于心,则心体失荣,君火失用,进一步加重“虚、瘀、水”的恶性演变。临床表现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本虚有气虚、气阴两虚及阳虚;标实主要为血瘀、痰浊、水饮。病变早期主要为心肺气虚,运血无力,瘀血内停;中期因气虚不复,瘀血日久,化赤生新不足,脏腑失荣而呈气阴两虚之证;后期气虚及阳,瘀血愈甚,迫津外泄,抑制水津回流而致水湿泛溢,瘀血贯穿始终,此即《血证论》“血积既久,其水乃成”“瘀血化水,亦发水肿”之谓。因此,慢性心衰的病机可用“虚”“瘀”“水”三者概括,心气心阳亏虚是病理基础,血瘀是中心病理环节,痰浊和水饮是主要病理产物,整个病情是随着心之气阳亏虚的程度而从代偿逐步进展到失代偿阶段,失代偿的标志往往是血瘀、水饮的进行性加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心衰   劳倦   病名   素问   脏腑   心气   心水   水肿   气血   瘀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