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登场,国内三大航司却大量买欧洲飞机?2400亿交易该怎么看?

国产客机C919商飞成功,可以说国产客机的时代将要来临,可是在这这个关头国内三大航司却联合团购了近300架空客,花费接近2400亿元,这一举动引发了外界的疑惑,为何他们不选择国产客机呢?这背后有何深意?

C919

今年5月29日,国产客机C919首飞成功已经加入正常航线,标志着我国在民用航空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C919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单通道、窄体、中短程商用客机,可满足多种市场需求,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经济性和舒适性。

目前C919已经收获了超过1000架的订单,预计未来五年内,产能规划将达到150架,为我国民航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C919,作为一款单通道150座级窄体干线客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业取得了新的里程碑。这款飞机专为中短程航线设计,以其更好的经济性、更高的安全性、更强的舒适性以及更先进的技术特点而引人注目。

C919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打入国际市场的客机,项目于2007年立项。今年,东航首次使用C919执行MU9191航班,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并成功抵达北京首都机场,完成了全球首次商业飞行。这标志着中国不仅拥有了研发世界一流大型客机的能力,也为中国航空产业的发展打开了新的篇章,成为航空工业的重要里程碑。

从5月29日开始,东航的C919将在上海虹桥——成都天府航线上进行常态化商业运行,为广大旅客提供选择乘坐国产大飞机的机会。这也意味着中国大飞机正式进入商业运营阶段,为国产飞机在国内市场的推广提供了更多机会。

C919的研发历程长达16年,彰显了中国人逐梦国产大飞机的决心与努力。回顾中国航空史,大飞机的研制一直是一条艰难而坎坷的路,但C919的成功商业飞行成为中国国产大飞机历史上的重要节点,证明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不懈探索和努力。

这款飞机的设计、零部件生产、组装、测试等多个环节涉及广泛领域,包括气动布局、结构设计、材料应用、制造工艺等。制造一架大飞机需要庞大的团队和众多专业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C919的成功研发不仅代表了技术实力的提升,也反映了中国在航空工业领域的全面进步。

既然C919已经做到了量产,性能、质量也值得信任,可为何国内三大航司还要在这个关头,去找空客下个2400亿元的订单呢?

产能尚不足

事实上,这一决定并不是出于对国产客机的不信任,而是基于多方面的考量。我们先来看看产能,从产能方面来看,虽然C919已经获得了大量的订单,但是其生产和交付的速度还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根据中国商飞公司的规划,C919的首批交付时间将在2024年,而且每年的交付量也不会超过30架。这个交付量其实并不高,甚至没有达到波音和空客的零头。

根据澎湃新闻的数据,2022年波音公司共交付了480架飞机,其中387架为737系列,93架为宽体飞机。波音公司计划将737产量从每月31架增至每月38架,并计划在2025/2026年期间达到每月50架。

而空客公司在2022年,共向84家客户交付661架民用飞机,其中主要还是A320系列。空客公司的目标是交付700架飞机,但由于疫情导致供应商受限、俄乌冲突和劳动力短缺导致能源价格上涨等因素而未能实现。

从机型上看,波音和空客公司都拥有多种机型,涵盖了从单通道到宽体,从客机到货机的各个细分市场。而我们目前只有C919这一款单通道客机,还没有开发出宽体客机或货机。

更不用说产能了,波音和空客公司的飞机交付量都远远超过了我们的C919,而且他们的储备订单也比我们多得多。我们目前只有超过1200架的C919订单,而他们的订单都在几千架以上。

我国三大航司,都是需要盈利的,飞机到使用年限以后不能不飞吧,要飞肯定是需要购入新机,c919的产量目前还不足以满足国内三大航司的更新需求。因此,为了保持竞争力和满足航空公司的业务需求,三大航司就需要考虑多元化的飞机采购。

飞行成本

除了产能C919还跟不上,从成本方面来看,购买空客也有其合理性。一方面,购买外国飞机可以消耗外汇,有利于平衡国际收支,也有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另一方面,购买外国飞机也可以节省燃油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我们拿三大航司订购数量最多的A320neo系列飞机来看,从采用了新一代的Pratt & Whitney引擎,可以让单座燃油效率比现款A320系列提高20%,同时也可以降低客舱噪音,提高旅客的乘坐体验。

其中,降低20%的油耗并非简单的数字,它代表着每架A320neo飞机在相同飞行任务下能够比上一代同等机型更高效地利用燃油资源,大大减少了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

通过对航空行业数据的计算,我们可以得知一架飞机的百公里油耗。假设每小时飞机油耗为3000公斤,每小时飞行900公里,那么百公里油耗约为3000公斤 9公里 = 333.33公斤。转换成航空煤油,约为444升左右。

(如果嫌麻烦大家可以直接看结论)

一架中短途飞机每天大概起降4次。

那么每天的总飞行时间为4次 900公里 = 3600公里。

每百公里省下的油费:444升 0.2(油耗降低20%)= 88.8升。

每天省下的油:88.8升 4次 = 355.2升。

换算成桶:355.2升 159升/桶 = 2.23桶。

每天省下的总费用:2.23桶 109美元/桶 = 243.77美元。

结论:简单的说,装配新一代发动机的空客,如果每天起降4次,大概每天能比上一代节省2桶油,这可不是个小数字,每年基本上可以省出一台奔驰E级

战略考量

从战略方面来看,购买空客也有其深意。一方面,购买外国飞机可以增加我国航空公司的谈判筹码,促使外国飞机制造商提供更优惠的价格和服务,也可以推动国产飞机的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

另一方面,购买外国飞机也可以拉拢欧盟,增进我国与欧洲的经贸合作,也可以减少与美国的摩擦。

不过还是有人好奇,为啥我国三大航司不去选择美国的波音公司,而是选择了欧洲的空客公司。

波音为了和空客对抗,推出了737 Max 8,以对抗空客,但这款飞机分别在两个不同的航司,在起飞后几分钟内坠毁,分别是狮航在印度尼西亚和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且这两架飞机均为波音737 Max 8型号,这在航空史上是一个罕见而令人担忧的现象。

狮航的事故发生在2018年10月,而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的事故发生在不到六个月后。

这一连串的空难引发了全球航空业对飞机安全性的担忧。多个国家的航空管理机构已经采取行动,暂时停飞波音737 Max 8。这对该型号飞机的生产商波音公司和全球航空公司都带来了不确定性,也让人们重新审视飞机设计、审批程序和飞行员培训的标准。

我国出于对乘客的负责,也是紧急禁飞了这一型号的飞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国与美国的关系在近年来出现了一些紧张,而与欧洲的关系则相对友好,因此选择欧洲的空客公司更有利于我国的外交和战略利益。

我国三大航司购买了近300架空客飞机,并不是对国产客机的不支持,而是基于多方面的考量,既有经济上的合理性,也有战略上的深意。我们应该看到,国产客机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创新和完善,也需要市场的检验和认可。

我们应该对国产客机的未来充满信心,也应该对国内航司的决策给予理解和支持。

总结

C919虽然取得了超过1000架的订单,但其生产和交付速度尚无法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与波音和空客相比,C919的产能相对较低,且在机型和订单数量上存在差距。三大航司考虑到更新需求和竞争力,因此选择了多元化的飞机采购。

并非是不支持国产,随着中国商飞在C919生产方面的不断努力和投入,我们有理由相信国产客机产量会逐步增加!期待中国飞机,飞遍整个世界!


参考资料

空客 A320 neo;空客公司中国版本,2023
国内三大航买飞机,近2500亿元!;新京报,2022
航空煤油(新)行情走势图;商务部商品价格表,2023
空客、波音发布2022年民用飞机订单和交付数据;澎湃新闻,2023
历时16年,C919今天全球首航,制造一架大飞机真的很难吗?极目新闻,2023
C919年产150架,达到波音737产能三分之一,满足订单需要8年;战研,202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波音   飞机   欧洲   航空公司   客机   油耗   产能   中国   订单   我国   国内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