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华为新机全被惨喷,这瓜太黑了

近日,一段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

有人将Apple Watch和华为手表绑在火腿肠上,进行血氧检测。结果显示,苹果方面给出了“测量不成功”的提示,而华为手表却显示血氧91%、心率82次/分的数据。

这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许多人纷纷表示华为数据可能存在造假。


调侃之声此起彼伏,有人戏称苹果无法测出的数据,竟然被华为成功测出,让华为遥遥领先。

这一段视频引发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整活”大赛,网友们纷纷尝试用各种物品进行血氧检测,甚至包括玩具熊、毛巾、厕纸卷等奇奇怪怪的东西,都能得出数据。


在视频传播的同时,有人拿出了一款华为Watch GT Runner进行实测。

这次,他们将手表绑在小黄鸭的头上,启动测量流程。然而,当进度条完成后,却出现了“请偏紧佩戴”的提醒。

即便换了不同的角度和物品,结果依然如故,这引起了一些质疑。


进一步调查中发现,华为 Watch GT Runner 已经加入了活体检测功能,能够检测监测对象是否为活体。

这一设计理念让这款智能手表在特殊情况下更为智能化。

然而,对于一些用户而言,这也带来了一些使用上的困扰,特别是在进行非人体测量时。


有网友致电华为消费者服务热线,得到的回答是:“华为智能穿戴设备依托光学传感器对光信号波动进行血氧测量,把手表放在物体上会有极小概率误判为人体信号。


” 这一解释在官网上也有所体现。然而,对于这样的解释,部分网友并不满意,继续在“整活”大赛中寻找更多的创意。


尽管整活大赛充满娱乐性质,但也需要给华为一些公道。客观地看,华为客服给出的解释并没有问题。在智能手表/手环加入血氧检测功能之前,家用血氧仪是人们在家中测量血氧的主要工具。

这种脉搏血氧仪会夹在身体上有神经末梢的部位,通过发出两个不同波长的光束,穿过身体。

光信号穿过身体后,传感器捕获信号,进而根据光信号的波动计算出血氧浓度数据。


与此类似,现阶段智能手表/手环上的血氧检测也是通过光电信号实现的。手表发出光束,反射回来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一系列分析转换成数字,最终呈现在用户眼前。

因此,在佩戴不当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光线干扰等误判情况,这在技术上并不罕见。


这并非是华为手表首次因为技术设计而引发争议。其他大厂如苹果、小米也在早些年经历过类似的事件。

2018年,有网友使用Apple Watch、小米手环检测各种物品的心率结果,包括卫生纸、水壶、键盘等,都被检测出心跳数据。

这一事件被戏称为“万物成精”。


在技术的不断升级中,各大厂商也在不断改进智能手表/手环的设计和功能。

例如,Apple Watch在后续的更新中增加了活体检测功能,先过一遍是不是真人在戴手表,避免了一些误判。

而华为则表示后续会在其他产品中推送加入活体检测功能,以提高产品的智能水平。


当然,无论是家用血氧仪还是智能穿戴,测出来的数据都是“仅供参考”。

对于一些需要更准确数据的情况,仍然需要专业的医疗设备进行检测,因此在使用这些智能设备时,用户需要理性对待其测量结果。


总的来说,智能手表的发展不仅在技术层面有所突破,同时也在用户体验和功能设计上不断创新。

虽然“整活”大赛让人捧腹大笑,但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科技产品的关注和兴趣。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相信智能手表会为我们带来更多便捷和智能的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华为   活体   小米   新机   手表   测量   信号   功能   智能   网友   数据   用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