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这个指标“忽高忽低”,孕妈们要格外重视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喆 隋雪 通讯员 姜洁斯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了解风险,应对风险”。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不仅需要患者长期接受治疗,还会对其身心健康产生各种程度的影响。

有一类糖尿病却很容易被人们忽视,这就是“妊娠期糖尿病”。近年来,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据有关数据统计,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可高达14.8%,同时也给孕妇和胎儿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正确认识妊娠期糖尿病,从科学预防开始。

“汪医生,我最近严格实行‘饥饿疗法’来控制自己的血糖,但血糖指标还是忽高忽低,极不稳定,更严重的是我每天都饿得眼冒金星、头脑发晕,脾气也越来越大,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一位面容憔悴的二孩妈妈来到了杭州市妇产科医院营养门诊汪旭虹医师的诊室寻求帮助。

32岁的小芳(化名)目前已怀孕28周。由于二孩的来之不易,小芳格外重视肚子里的宝宝,从怀孕初期开始,就每天吃山珍海味、各种营养素进补。久而久之,体重直线飙升,还在孕24周做糖耐时被确诊为严重的糖尿病合并妊娠,而且超声检查也显示胎儿体型偏大了2周左右。

这个消息对小芳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为了尽快减少高血糖对宝宝带来的不良影响,她当天被收治入院,进行1周的胰岛素治疗。其间她还尝试过“饥饿疗法”,但效果却适得其反,胰岛素的注射用量也越加越大。

经过详细了解小芳每天的进食量后,汪旭虹发现她住院期间几乎不吃主食,富含丰富蛋白质的鱼肉类也不吃,光靠吃蔬菜扛了十几天。虽然体重掉了三、四斤,每天也按时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可是小芳空腹时的血糖监测值却依旧远高于正常值。

鉴于这一情况,汪旭虹立即启动了妊娠期高血糖的医学营养治疗和运动管理,对小芳进行了糖尿病饮食的总能量制定,将她每天进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的比例进行了合理的分配。

“这样既能将血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又能保证小芳和胎儿合理的营养摄入,减少母儿的并发症。”

营养治疗1周后,小芳在丈夫的陪同下来到营养门诊复诊。与之前满脸愁容相比,这次她春风满面,状态极佳。“根据汪旭虹医师调整的糖尿病饮食治疗,不但每天进食的种类丰富了,而且吃得很满足,关键是这1周的血糖指标非常稳定,再也没有‘过山车’般的忽上忽下了。”

后续,汪旭虹还联合了内科相关专家对小芳进行胰岛素注射剂量的调控,成功将小芳的胰岛素用量减到最低剂量,宝宝的生长发育速度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妊娠期糖尿病危害多

对孕妇

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发生高血压疾病的概率是正常孕妇的3-5倍,羊水过多的发生率是7倍以上。同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抵抗力低下,易合并真菌或细菌的泌尿系统感染。

对胎儿

孕妇患有妊娠期糖尿病,胎儿为巨大儿的发生率为30%-50%,早产的发生率为10%-25%。严重的妊娠期高血糖还伴有微血管的病变、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胎儿缺氧、甚至胎死宫内等情况的发生。

母体如果血糖控制不佳,高血糖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当胎儿出生离开母体后,来自母体的糖原中断,出生6小时内极其容易发生低血糖。其次,母体高血糖会导致胎儿肺成熟延迟,新生儿容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

妊娠期,哪类孕妇更易患上糖尿病?日常生活中,孕妇又该如何从饮食、运动等方面避免糖尿病的发生呢?汪旭虹为您一一解答。

一、哪类孕妇更容易出现高血糖?

糖尿病是多种风险因素共同导致的,像家族史、年龄,这些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像胰岛素抵抗、饮食、身高体重、体力活动等血糖指标影响因素,是我们可以身体力行去控制的。

饮食行为是影响像糖尿病这类慢性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对多数人来说,饮食偏肉食,口味偏咸,进食速度快,爱吃油炸淀粉类的糖油混合食物,主食以精白米面为主,爱吃大量的高糖水果、饮料等都是妊娠期出现高血糖的危险因素。

二、孕期饮食该怎么吃?

汪旭虹表示,很多人有种误解,认为预防糖尿病就要严格控制碳水摄入,总觉得要尽量少吃甚至不吃碳水才好。预防糖尿病,碳水化合物摄入并不是越低越好,主食的摄入和糖尿病之间存在“U”型关联。言下之意,吃主食太少或太多都容易引发高血糖,总碳水化合物供能占比为49%-56%时,糖尿病的发生风险最低。建议大家一天中进食的食物种类一半以上是全谷物,比如全麦、糙米、燕麦、荞麦、玉米、小米、高粱米、藜麦等。对于孕妇而言,每天的碳水化合物摄入不低于175g(主食必须达到4两以上),以避免酮症和低血糖的发生。

对于副食,需注重荤素搭配,不过分偏好肉食或素食。多摄入瘦肉、去皮鸡肉、鱼肉、鸡蛋、坚果和花生等蛋白质,以及鹰嘴豆、干豌豆、豆腐等豆制品。最后还需要多吃蔬菜,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孕妇每天最好喝300ml-500ml牛奶或等量奶制品。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高血糖孕妇来说,需要改变进食的顺序,先菜后饭,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的快速升高。

三、久坐不动会增加糖尿病风险吗?

长期不运动,身体的胰岛素敏感性会下降,超重或肥胖的几率也会增加,而过多的脂肪又会促进胰岛素抵抗。

妊娠前和妊娠早期规律运动,可分别使妊娠期高血糖的风险下降51%和48%,并且运动的强度越大,对妊娠期高血糖的预防作用更明显。

四、孕期如何科学运动?

无运动禁忌症的孕妇,1周中至少有5天需每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孕期有氧运动结合抗阻力运动的模式比单独进行有氧运动效果更好。推荐孕妇可以做的运动有快走、瑜伽、哑铃等。

五、妊娠期高血糖产后是否还需要管理?

胎儿娩出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会减弱,血糖的情况也会好转,可以根据情况酌情调整胰岛素的用量。临床中,对妊娠期高血糖的孕妇在产后6-12周进行检测,发现大约有1/3的患者发生了糖尿病及血糖受损的情况。建议所有妊娠期高血糖产妇于产后4-12周至营养门诊进行75克葡萄糖耐量的筛查,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干预。

汪旭虹提醒孕妈们,妊娠期高血糖对母儿的危害很大,但通过医学营养治疗,90%的患者可使血糖达到稳定状态。值得注意的是,需通过专业的营养医生和内科医生进行规范的医学治疗和药物治疗,切不可自行进行过分的饮食控制来达到控血糖的目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碳水化合物   胰岛素   孕期   血糖   胎儿   孕妇   糖尿病   重视   妊娠期   营养   指标   饮食   发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