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子绝孙”?国家出手也难改变现状,究竟该如何破此局?

阅读本文前,请点个关注,以便更好的获取信息,感谢支持!

“断子绝孙”在旧社会里是一种恶毒的词,也是皇帝对一个家族最严重的惩罚。邻里之间闹出矛盾时,相互间都会咒骂对方“断子绝孙”。

可以说,“断子绝孙”是每个家庭都不愿意看到的。但在今天的社会中,“断子绝孙”正在演变成为社会现实,尽管国家出手也难改变现状,该如何破了此局?

01、“断子绝孙”正在成为现实?

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60年来首次跌破1000万人,只有956万人,比上一年少了19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而因出生率太低,死亡人口为1041万人,去年我国全国人口减少85万人,我国已正式进入人口负增长时期。

这是一个严酷的现实,我国似乎正在朝着“断子绝孙”的路上走去,接下来将会是老龄化加剧、少子化加剧、劳动力减弱的诸多社会问题。

其实,在很长时间里我国都是全球最能生的国家,1987年出生率高达23.33‰,但2020年时就已跌破10%,如今更是降至6.77‰。

国际上认为,一个国家想要高速发展,必须有稳定的人口,其更替生育率需超过2.1,意思是说每位妇女都要生2.1个孩子才行。

尽管从联合国给出的数据来看,2020年全球更替生育率为2.4,可91个国家或地区小于2.1,且多数为发达国家,如新加坡最低才0.8,韩国为0.9,日本为1.0。

至于全球多国为何如此默契的出现“人口危机”,说到底还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让年轻人身上的压力大增,很多夫妻只愿意生一个娃,他们认为孩子太多会限制人生自由,也会影响未来的职业规划。

而我国为何会出现“人口危机”,和育龄妇女数量减少有很大关系。如2021年我国15-49岁的育龄妇女减少了500万人,特别是21-35岁的生育妇女少了300万人,育龄妇女数量减少,自然会使得生育率有所下降。

随着新生儿人口的减少,未来育龄妇女数量还会继续下滑,“断子绝孙”成为现实并不是危言耸听。

02、国家出手也没改变现状

早在2016年时,我国就宣布正式放开二孩计划,这一消息并没有让大众为之反响,反而接下来几年的出生人口逐年下滑。

如2016年出生人口为1883.23万人,但2019年就降至1465万人。眼看着出生率持续下降,国家又宣布放开三孩计划,可事实上这一政策还是没改变生育现状。

2020年时人口降至1202.11万人,次年降至1062万人,去年更是跌破千万人口。

显然,国家尽管先后两次宣布放开生育计划,且延长了产假、提高生育津贴,仍没有带动年轻人的生娃积极性。

而出生率持续下滑,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出生率降低必然会使得人口红利丧失,经济发展没有强动力,消费需求减少,老龄化加剧,社会养老负担加大,长此以往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为了能够刺激人们生育,地方政府也纷纷出招,多地推出了额外的福利政策和奖励。

如沈阳市生三孩家庭,政府可发放500元/月的育儿津贴,且一直发放至3周岁。酒泉市,生育二孩可一次性奖励5万元,生育三孩可奖励10万元。

长沙市,对生育三孩的家庭,将奖励1万元一次性津贴;杭州市,生育二孩奖励5000元,生育三孩奖励2万元。济南市,生育二孩、三孩,在子女三岁前可领600元/月的津贴。

这些生育津贴比起延长产假而言显然是实实在在的福利,可就算各地手段齐出,仍没能带动夫妻的生育热情。

03、年轻人为何不愿生了?

有人好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年轻人不愿意生了?难道真的要“断子绝孙”了?

其实,“人口危机”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下面几个因素更事关重要。

1、婚姻观念的转变

中国传统社会中,“养儿防老”深根每个人心中,为了能够优雅的老去,很多人都会多生孩子“多子多福”,以保证子女陪伴自己走过老年生活。

而在过去,人们也重视血统的延续,重视家族血脉的传承,不希望家族的未来在自己这一辈断掉。

可如今,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升,让人们对婚姻和家庭观念有了明显变化,年轻人不再追求家庭观念,只想着这辈子更自由的生活,他们对婚姻、生育都抱有消极观念,不再将婚姻或生育视为人生大事,晚婚晚育的人明显增多。

2、女性价值观的改变

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女人们不再像传统女性那样依附于男人,反而是走进职场中,在各个领域做出积极贡献。

而有了足够的经济实力,使得女性可以更从容的面对未来社会,她们一个人也可以过得潇洒自在。很多人为了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职场晋升,可能会选择延迟婚姻或生育。

还有一些女性,她们不愿意被男人当成生育工具,不愿意未来人生被孩子锁死,更倾向于自由,因而对待婚姻或生育持观望态度。

也正因如此,现阶段晚婚晚育的人多了起来,2021年的数据可见,男人平均结婚年龄为31.7岁,女性为30岁,远高历史同期水平。

还有一数据显示,2017年育龄妇女计划生育儿女为1.76个,但2021年这一调查数据降至1.64个。

可见,年轻人更倾向于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不愿意被婚姻和生育束缚。

3、财务压力太大

2013年我国的结婚率为9.9‰,可到了去年时已降至4.8‰,造成结婚率持续下降的主因就是财务压力太大,男性没有足够的钱结婚。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同样也使得女性的婚姻标准提升,她们对男生有了更多的要求,希望男士有房有车,能够支付一笔彩礼。

可对大学毕业生而言,毕业时就已是23、4岁,且已达到适婚年纪。但如今的就业压力太大,如2022年本科毕业人数超千万,但就业率只有23.6%,这么低的就业率足以表明年轻人的压力多大。

很多人找不到适合本专业的工作,只好选择委曲求全,拿个三四千元的底薪工作,可这笔收入也只能养活自己,又如何能够买房买车呢?

为了能够买房买车、凑齐彩礼,很多男性只能“晚婚”或不婚,如此一来结婚率降低,出生率自然也会下降。

4、生育、教育成本高

很多年轻人抱怨,现在孩子是生不起养不起。据调查,现阶段将孩子养至成人需花费48.5万元,而将其养到大学毕业需62.7万元。

但中国父母并不会放手不管,只有当孩子结婚生子才算完成任务,而彩礼钱也是很大一笔花费,这些都透支着父母的经济和身心,他们不敢多生娃。

有人好奇,将孩子养至成人,为何会花费如此多的钱?事实上,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比较重视,他们都有“望子成龙”的梦想,希望孩子学习上更进一步,因而对孩子的教育投资成本较高。

而如今,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能上个好学校,只能高价购买学区房。而后,家长在孩子20年的教育生涯中,还需担负起学杂费、班费、培训费、延时费等,这些都让父母们压力倍增,不敢多生娃。

除此之外,医疗、养老负担也让很多年轻人止步,不敢多生娃,生怕无法支付医疗、养老的费用。

04、一点建议

当前生活压力剧增,车贷、房贷等成本让年轻男性婚娶压力较大,而医疗、教育、养老又让夫妻压力太大,他们不敢再轻易踏入婚姻殿堂,也不敢多生娃。

笔者认为,想要让人们积极响应生育,最主要的就是要改善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实实在在的减轻年轻人的压力和负担,这样才能让人们更积极的生娃。

因此,政府可通过政策手段减轻年轻人负担,如降低物价、提高收入、给足福利政策,增加育儿福利机构,推出弹性工作制度以及育儿假期,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教育等服务。

此外,政府也应该解决老龄化问题,增加社会养老机制,让老人更有保障的生活,方可减轻子女的抚养压力。

当然,官方也应该多多进行宣传教育,普及生育观念,强化家庭责任感,让年轻人明白家庭和血脉传统的重要性,呼吁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家庭和生育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断子绝孙   出生率   育龄   出手   人口   现状   年轻人   婚姻   压力   我国   孩子   家庭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