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法环境月”开启保护地球的“别样生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9月2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安琪 记者 陈小茹)9月26日,第十届“中法环境月”开幕式在北京蔡冠深文化交流中心举行。今年的主题为“别样生活”,旨在引导公众反思生活、工作、消费与生产方式。从今年10月1日起,一个月内,主办方将在中国30多个城市面向不同受众举办百余场活动,以便公众更好地了解重新建构生活方式的重大意义,学习更好地保护地球。

法国驻华大使白玉堂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保护生物多样性对地球的未来至关重要。为此,中国和法国携手努力:去年中国作为COP15主席国主持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会议,法国将于2025年在尼斯举办联合国海洋大会。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污染治理、温室气体减排……面对诸多严峻的环境挑战,中法两国期望动员国际社会共同为此作出贡献。这也正是10年来“中法环境月”致力于推动和鼓励的联合行动。本届“中法环境月”期间将举办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参与者发现或了解更多的环保解决方案。

9月26日,北京,法国驻华大使白玉堂在第十届“中法环境月”开幕式上致辞。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安琪/摄

中国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二级巡视员崔丹丹在致辞中指出,今年是中国同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年,明年将迎来中法两国建交60年。中方愿与法方落实好两国元首的共识,推动在中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气候变化北京倡议框架下开展务实合作,为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提供更多的成果,也愿在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机制的引领下,深化中欧在气候变化、绿色低碳转型、生物多样性领域等广泛的合作,推动中欧环境气候合作取得更多的成果,为中欧关系发展和世界和平稳定注入新的动力。

据主办方介绍,本届“中法环境月”特别关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饮食到穿衣、从消费模式到人与生物的关系。活动期间,主办方将邀请科学家和法律专家,围绕无塑料生活、废弃物贩运和垃圾未来等重大议题举办多场讲座和讨论,与全国多家博物馆和合作机构中展出一系列展览,并针对不同年龄段群体开展一系列工作坊、参观、生态徒步等活动。此外,艺术和设计也是本届“中法环境月”活动的“重头戏”。活动期间将在北京、广州、杭州多个剧院上演的双人嘻哈舞剧《背靠墙壁》将探讨人类与社会之间不断相互影响的过程,同时带领中国观众提前领略霹雳舞这一2024年巴黎奥运会新增比赛项目的独特魅力;主办方将在深圳展出的中国民间剪纸展览《那个剪纸的——陈粉丸个展》,也将通过装置艺术重新诠释世界与自然的关系。此外,主办方还将在活动月期间放映一系列纪录片,如《遥望繁星》、《地球之盐》、《托马斯·佩斯凯:对焦法兰西》等,其中纪录片《冰川与苍穹》是专门向2023年离世的法国气候学家、冰川学家克劳德·洛里乌斯致敬。他与冰芯学家让·如泽尔一道率先揭示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与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

本届“中法环境月”还邀请了中国演员谭卓担任推广大使。在开幕式上,谭卓也分享了她的环保生活主张,如不浪费食物,理性消费,循环使用物品,绿色出行等,“当我们了解到更多的环保知识,就会发现,很多力所能及的行为都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作为2023年“中法环境月”的重要活动之一,北京法语联盟联合法国驻华大使馆,共同举办了以“别样生活”为主题的2023年“中法环境月”青少绘画大赛。大赛于2023年7月3日至8月8日面向4-16岁儿童和青少年征集绘画作品。在9月26日举行的“中法环境月”开幕式上,法国驻华大使白玉堂宣布了今年的获奖作品并为三位到场的获奖者颁奖。

9月26日,北京,法国驻华大使白玉堂(右二)为2023年“中法环境月”青少绘画大赛获奖者颁奖。法国文化中心供图

“中法环境月”于2014年发起,是唯一一个由外国驻华使馆围绕环境问题在中国各地举办的跨学科活动,旨在共同为当下面临的环境挑战寻求解决方法。9月26日,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与科学事务公使衔参赞裴国良、蔡冠深文化交流中心·白云馆馆长蔡志斌等中外嘉宾也出席了开幕式。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中欧   冰川   中法   环境   法国   开幕式   北京   中国   大使   生物多样性   地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