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烟波太湖丨经典刻划•茶来茶去

经典刻划


东山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应该要算雕刻大楼了,雕刻大楼是民间说法,比较规范的名字是东山雕花楼。

在东山雕花楼,除了雕梁画栋,还有就是雕梁画栋的说法,抬头是喜从天降,落地有平升三级,推门是福从中来,关窗是美不胜收。精雕细刻,是雕花楼的特色和精华,而繁复堆砌,或许也是雕花楼的不足和遗憾。

雕花楼的主人是金锡之,在东山造一幢宅子,是金锡之母亲的意思,本来金锡之在上海生活,生意做得流畅,日子也过得滋润。但老母亲生出了落叶归根的念头,一来是义不容辞的孝道,二来金锡之觉得这实在也是一个不错的想法,就添砖加瓦造起了雕花楼。

雕花楼造好了,泊在太湖里的东山多了一道风景,也多出来一些和雕花楼有关的故事。爱情题材是说雕花匠人手艺惊人,大小姐心里的爱慕之情油然而生,楼造成好了大小姐就随时着老师傅私奔去了,侠义题材是雕花楼内机关重重,太湖强盗趁着月黑风高三进三出,却是一无所获。

说起大小姐私奔,倒是确有其事,不过男主人公是东山镇上一个游手好闲的公子哥儿。至于太湖强盗一说,雕花楼树大招风,碰到几桩小偷小摸,再被人传一传染一染,声势不大才怪呢。

比较确切的一件事情是,金锡之的老母亲在世之时,经常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向自己的儿子要钱,积下的银元也要有好几万呢,老太太的心思是积沙成塔和积谷防饥,日后万一家道败落,子孙没得钱化了,也能救一救急。

上了些年纪的老人,住在这样的深宅大院里,总要做一些前思后想的功课的。

和雕花楼人间烟火比较而言,紫金庵相对就是超凡脱俗了。紫金庵建在东山中部西卯坞的群山环抱之中,好风景里总有一二座古刹,而古刹大凡是建造在好风景里的,这应该是和出家人的职业有关,既然是不能入世入到男欢女爱,干脆就是出世出到天高云淡。

有关紫金庵的建造年代,似乎有点众说纷纭。本来古刹建造于何年何时是用不着如此细致地考证研究的,都是过去了的事,无非是说明历史悠久些或者是历史比较悠久些,只是紫金庵出名的是罗汉塑像,这一些罗汉塑像分开了看,一个个性情分明别具神采,合在一起看是浑然一体珠联璧合。而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细节,细微处的刻划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比如望海观音头顶祥云托着的华盖,比如罗汉手中按着的经盖,分明泥塑,却似丝绸,看上去是微风过处缓缓飘扬的感觉。华盖、经盖和十六罗汉像称作“金庵三绝。”这“金庵三绝”出自谁人的手笔,倒是值得考究的问题。

按照《苏州府志》上说:“金庵在东洞庭西坞,洪武中重建,内大士及岁汉像,系雷潮装塑,潮夫妇俱称善手,一生止塑三处,本庵尤为称首。”白话一些的说法是雷潮夫妇一生比较大规模的出手只有三次,而紫金庵是最成功最出色的一次了。

大家通过古刹建造的历史,来应证雷潮夫妇的创作,也通过雷潮夫妇的创作,将紫金庵的来龙去脉说清楚,应该就是这么一回事情吧。

紫金庵的大殿后面是净因堂,净因堂前的天井里有二棵古树,一棵是金桂,另一棵是玉兰,这二棵古树比较明显的寓意是金玉满堂。天井门楼的砖额上是:“香林花雨”四个大字,传说这四个字是文征明的笔墨。那一年,明朝的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文征明和唐伯虎一起,去东山探望退隐回乡的山中宰相王鏊,王鏊就兴致勃勃地领着他们去紫金庵游玩,一行人来到净因堂前,面对着纷纷扬扬洒落的桂花,文征明有点热情洋溢地挥毫写下了“香林花雨。”寺里的主持真是喜出望外,大家也纷纷夸赞,说了些笔饱墨浓龙飞凤舞之类的术语,却冷不丁地一阵风过,将文征明刚写好的字吹到寺外的半山坳,披挂在橘树上,实在是前不搭村后不搭店,大家费了好大工夫,将那页纸捡回来,那一个“香”字却是已经破损掉了。后来主持请来当地书法名家,补了一个“香”,但总究不是那样理直气壮,终究没有“林花雨”三个字挺拨。

瞿金根 摄

茶来茶去

碧螺春就是泡在杯子里的太湖吧。

各式各样的绿茶汇集在一起就要排定一个坐次,排名是天底下的一种认可,碧螺春在绿茶中名列前茅,这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从前就是它,将来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变化了,因此碧螺春就是铁打的营盘。

清明前的春天,是还没有站稳脚跟的样子,没有多久,碧螺春把春天的消息传开来,面对如期而至的季节,大家仿佛松了一口气。

把土生土长和矢志不移用在碧螺春身上,是再妥当也没有了,园林和丝绸,苏帮菜和评弹,几乎就是苏州的代名词,碧螺春也是,因了时令来照章办事,一年就这么一回,美得跟牛郎织女似的。也不是很冲,却有滋味,风骨和气质像一个风雅的文人。

东山西山的碧螺春,并不是一种连篇累牍的生长,而是零星地散布在花果林里,因此和花果是“枝连叶碰”的亲密无间了,或者就是这样的缘故,碧螺春有一种特殊的花香和新鲜的水果味。

陆建明 摄(视觉苏州供图)


地理环境是依山傍水,东、西山的地质地貌是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境界,碧螺春交织在花树和果树之间生长,碧螺春躲在高高大大花树果树下面,阳光和雨露透过花树和果树的枝叶,有一搭没一搭地落在茶树上了。当现代社会的农业文明开始关注并且实施各类植物交差种植的时候,太湖在好几百年前就开始了这样的实践了呀。

如果说碧螺春是一出地方戏,那么喝茶就是太湖人家挂在嘴上的曲调了,在太湖人家,喝茶仿佛就是和日常生活形影不离的哼哼唱唱。

瞿金根 摄


茶亭,曾经是从前的山山水水村口路边特别的风景,南来北往的行人,喝一口茶是歇歇再走,街坊四邻的乡亲,喝一口茶是停停再说。

建造在西山唯梅益村双塔头的茶亭,现在还在,亭子里的两块石碑,一块是建造茶厅的碑记,另一块是“清雍正皇帝永禁洞庭西山茶果税收”的布告。

茶亭造起来了,乡村里的老老少少多了一个喝茶的去处,也多了一个说长道短家长里短的场面。皇帝发话了,说是老百姓也不容易,以后茶果的税收不用交了,大家如释重负,围在茶亭里你一言我一语地七嘴八舌,后来说口说无凭,干脆立一块碑吧,大家七手八脚地张罗地树碑立传的事情。

现在,那一个时代烟消云散了,那一些乡亲也渐行渐远了,岁月是一本常翻常新的相册,唯梅益村双塔头的茶亭,就是有关太湖的一张老照片。

我们在太湖两岸行走,再也没有见到过另外的茶亭,我们想起茶亭的时候,在古镇的大街上小巷里,见到了各式样的茶馆。

阙明芬 摄(视觉苏州供图)


茶馆是一间房子,碧螺春和洞庭水是茶馆里里的一对夫妻,其它地上放的桌子椅子,桌上摆的茶壶茶杯象棋围棋,墙上贴的书法绘画,这一些全是茶水的孩子。走进茶馆里来的,极少的几个冲着茶水,他们上茶馆里喝茶,俗话说叫泡茶馆和孵茶馆,泡和孵是一种消磨,年纪一点点添上去,火气一点点降下来,茶一点点淡下去,时间一点点流过去。他们不在意茶馆里的什么,茶馆里的什么是过眼烟云,是身外之物,他们在意的是自己和自己正在进行的故事。

老朋友重逢,茶馆是从前记忆,多少楼台烟雨中,一杯清茶是喋喋不休和欲说还休,是老故事的添砖加瓦,是老朋友的锦上添花。新朋友聚会,茶馆是曲径通幽,相逢何必曾相识,一杯清茶的这一口是陌路,一杯清茶的那一口也许就是知己了。生意谈成了,茶馆是一纸合同,这是互惠互利,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生意谈不成,茶馆是来日方长,有一点遗憾,但是买卖不成人情在。

少男少女的眼里,茶馆是媒妁之言,行会组织眼里,茶馆是求大同存小异,公子少爷眼里,茶馆是吃喝玩乐,吃讲茶的眼里,茶馆是翻云覆雨,唱戏的眼里,茶馆是花雨弥漫,贩夫走卒眼里,茶馆是脑子里以后的生活,达官贵人眼里,茶馆是脚下的仕途。三教九流眼里,茶馆是五花八门的天地,七老八十眼里,茶馆是岁月里一个永恒的码头。

太湖上的古镇,古镇上的茶馆,实在是一部风吹哪页读哪页的书本,随便翻开一页,就是一个娓娓道来的开始,就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

作者:陶文瑜

编辑:肖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太湖   紫金   西山   东山   茶亭   茶馆   碧螺春   古刹   烟波   雕花   苏州   眼里   经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