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呕吐物”,当代青年鲜活存在的证明

周梓涵(南京师范大学)

近期,继“电子榨菜”“电子宠物”之后,社交媒体上掀起了关于“电子呕吐物”的讨论热潮。“电子呕吐物”,用以指代当代青年在网络上留下的小笑话、emo文学(伤感文学)、发疯语录、胡说八道,以及半夜写下的仅自己可见的800字小作文

如果将短时间情绪的爆发称为一场酩酊大醉,那“电子呕吐物”这一词可谓再形象不过。如今,社交媒体网络深度捆绑并介入青年生活,个体之间的交流互通也逐渐向线上迁移,这使得我们在情绪上涌之后,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进行自我表达和情绪宣泄。因此,在底层逻辑上,“电子呕吐物”和写日记抒发感情并无本质不同。曾经,日记将人们的生活片段记录下来,现在,“电子呕吐物”同样记载着某种情绪、某个时刻、某段生活,它是当代青年鲜活存在的证明。

即便动机相似,“电子呕吐物”还是和日记有着肉眼可见的显著差别——它的情绪更加浓烈。日记,大体给人以沉静、克制、抒情的印象,“电子呕吐物”则站在了鲜明的对立面,它直白、干脆、仿佛神志不清。年轻一代任意切换着自己的情绪模式,白天搞怪玩梗发疯,夜晚神伤悔恨emo,微信朋友圈阳光积极明媚,微博小红书崩溃抑郁大哭,明明是一个人,却好像独自在演一场精彩的大戏。和“大学生阴暗爬行”“发疯文学”成因类似,Z世代从出生起就密切受到互联网环境的影响,加上家庭教育理念的变化,直接道出内心所想不再是离经叛道,外界的评价观点不再成为人生标杆,Z世代更容易直接诉说浓烈情绪,完成和真实自我的一场对话。

当代青年面临着道道关卡,升学压力、就业压力、是否遵循世俗传统的压力都是催生一场场情绪大潮的根源,都需要一个渠道来抒发。“电子呕吐物”便恰好依托媒介成为了情绪抒发的渠道,帮助青年完成自我表达。任何人都需要被倾听,对负面情绪的忽视甚至麻木才是真正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如果通过敲一顿键盘,在不危害他人的前提下输出一些emo文学或发疯语录,能够将自己从崩溃、高压、焦躁的情绪中短暂释放出来,产出“电子呕吐物”甚至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压方式。

即便“电子呕吐物”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产物,却很少会被小心留存。它们的命运往往是在第二天被悄悄设置为“仅自己可见”,或被一条条删掉。因此,“电子呕吐物”也被称作“电子眼泪”或者“赛博伤痕”,情绪是真实存在过的,眼泪和伤痕却在之后了无踪迹。原因之一在于,互联网信息的不可掌控性让青年对自己所发的内容慎之又慎,当一条信息发布在社交媒体之后,它给他人留下的印象、带来的影响便无法测算了,出于保护自我的考虑,“电子呕吐物”很快就会被清理干净。除此之外,揭露内心难免令人不安,生活中人们更多地还是在进行角色扮演。因此,许多人读着自己产出的“电子呕吐物”,仿佛看到一个赤裸的、年少无知的自己,便谨慎地处理掉了“黑历史”。

最后,“电子呕吐物”引起讨论也反映出社会心态的转变。过去,成功学一大魅力在于,名人往往留有存在于世间的证明,即便他已退出行业多年,或已逝世,后辈们仍能通过他留下的作品、事迹了解他的一生。但在对成功学基本祛魅的当下,更多人逐渐意识到,获准进入神圣殿堂毕竟有难度,且受到多重客观因素的制约,自己能够真正把握的是当下的生活。情绪鲜明的表达,是我们鲜活为人的时刻,在某个夜晚默默敲下的文字,于他人,可能是无法理解的一堆废话,于自己,是脱下了平日戏服后真实的心中所想。

因此,笔者认为,“电子呕吐物”是仅自己可见的存在证明。就像在多年之后重读过去的日记,重新翻找出埋在地下的时间胶囊一样,它不经雕琢、情绪鲜明、有过分夸大的嫌疑,但它仍是对过去某个时刻的自我的展示,自有它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当代   青年   电子   鲜活   社交   鲜明   情绪   时刻   真实   日记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