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个纯补阳气的中成药,把丢失的阳气找回来

曾经见过这么一个病人,说自己特别怕冷,即便是现如今天气燥热,她在家都得穿着厚厚的棉拖鞋,不然脚心就是冰凉的。

早晨起床的时候,还老腹泻,有时候,甚至还没到天亮,凌晨四五点的时候就腹痛难忍欲泻。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还尿意频频,一个晚上得上四五次厕所,整个晚上都睡不好了。晚上睡不好,白天就没精神。

不仅如此,若是嘴馋吃上一点寒凉的水果,或是喝上一杯冰饮料,肚子就不舒服。

在中医的认知中,这类人群属于典型的阳虚。

什么是阳?

简而言之,阳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就像是天上的太阳一样,温熙着我们的身体。

所以,阳虚的人群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怕冷。

而之所以会有腹泻的症状,是因为阳虚的人群本就阳气匮乏,加上凌晨的时候阳气初起,阴气偏甚。是故,阴邪肆虐,奔袭于脾胃,以致脾健运失司,水谷精微输布不得,自然只能往下泄。中医称之为脾阳虚。

而半夜里尿频,则是因为肾阳的亏虚。须知,肾与膀胱互为表里,肾阳的亏虚,导致膀胱开阖有失。加之肾阳本就有蒸腾膀胱中清液,使得其回升至肺,以供身体的循环利用。所以,一旦肾阳不足,膀胱中的清液也只能滞留于此,久而久之,满溢欲泄,故见尿急尿频。

然而,温阳的方子自古以来便有不少,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东汉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所拟的金匮肾气丸。

可是好多人服用金匮肾气丸之后,症状并没有大幅改善。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金匮肾气丸不仅有补,它还有泻。而好多人的阳虚是纯虚,若是补益的力度不够大,自然是难以改善症状。

时间来到了明代,医家张景岳在其《景岳全书》中就有一张纯补阳气的方子——右归丸。

历史上,有一位大医曾把阳气比作天上的太阳,这个人叫张景岳。张景岳有一方叫右归饮,现在也被制成了中成药——右归丸。

右归丸:鹿角胶、附子、肉桂、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杜仲、当归

鹿角胶是由鹿角熬制而成。

鹿角

中医认为,鹿为纯阳之体,它们活跃于山林间,奔走于广袤的草原里。而鹿角又是雄鹿的特征,可以说,鹿角是阳中之阳了。

此外,你可以去看,鹿角在脱落以后,还会再长出来,如此旺盛的生命力,不正是和中医所讲的阳气的秉性非常相似吗?

鹿角

附子辛温而燥,其性善走而不守,可温通经脉,将盘踞在肌肉间,骨子里的寒邪统统驱逐出我们的体内。

附子

肉桂除了可以同鹿角、附子一同温补我们的阳气,同时,还有引火归元的功效。

你去看,有些人老是上火,反反复复就是好不了。其实,这个火大都是虚火。是身体极寒所致。身体内的阴寒之气过甚,把为数不多的阳气统统排挤出来,而导致上火的假象,其实,身体的本质却是阴寒内盛,中医称之为,阴盛格阳。

而肉桂的温通之性,可以把外逸的阳气直接带回命门,命门火旺,自然是阳气满满的。

肉桂

张景岳还提到:“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说的是阴和阳互帮互助的扶持关系。所以,补了阳,接下来就该把阴也补足。

熟地色黑,中医讲,色黑入肾。是故,熟地功善大补肾水。

熟地

山药和熟地截然相反,其色洁白,主入肺经,

你再去看,山药笔直的扎根于土壤之中,径直的往下生长,因此,山药得土气甚重。而脾主土,因此,山药又入脾经。

是故,山药长于补益脾肺中的阴液,同熟地一起,把一身的阴液全都补足。

山药

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三味药材则是阴阳双补的佳品。

其中,山茱萸味偏酸涩,长于收敛,可将补益的阴阳牢牢的锁在我们的体内。

山茱萸

而枸杞子、菟丝子虽然都是阴阳双补的良药,但是枸杞子长于滋阴,菟丝子则是偏于温阳,两药同用,反而显得相得益彰。

枸杞子

菟丝子

杜仲这味药材就比较有意思了。

不论是它的叶还是树皮,你去掰开,都可以看到它里面细长的白丝,仿佛在暗示世人,即便是骨头被打断了,筋还连着呐。

而杜仲的功效也正与此息息相关。其善补益肝肾而强壮筋骨,把肾精补足。

杜仲

最后,用了一味当归。

众所周知,当归最擅长的就是补血,中医讲,肝藏血,肾藏精。当归和杜仲一起,把我们体内的肝肾精血补足。

当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阳气   菟丝子   山茱萸   附子   熟地   枸杞子   杜仲   鹿角   当归   山药   中成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