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医药界代表:搭建“研发在港澳、产业化在内地,市场向海外”中医药合作模式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高慧超 佛山报道 9月14日,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在佛山召开,多位来自香港的医药界代表表示,近年香港一直积极配合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中医药高地,大力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并在培育中医人才、推动中西医协作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未来需进一步推动粤港澳中医药产业优势互补、合作发展,搭建“研发在港澳、产业化在内地,市场向海外”的中医药创新合作模式。

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但中医人才培养并非一蹴而就,历来强调“厚基础、重传承”,中医临床功夫、中药炮制工艺,主要靠师带徒一代一代口传心授。

“通过打造中医人才高地、发展中医优势病种、构建中西医协作模式‘三大策略’,香港积极推动中医药发展。”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医院管理局行政总裁高拔升表示,早在2009年起,香港就开始进行系统化的中医人才培训,过往累计培训人次达约1万次,并建立了香港中医药人才库,以推动香港临床服务和科研发展。

2022年11月起,香港还开始实施大湾区中医访问学者计划,内地资深中医专家抵达香港,在指定公立医院为香港中医师提供中医临床诊疗培训及进行科研相关工作,进一步深化粤港中医药人才交流合作,促进两地中医药协同发展。

“现在已有35位香港中医师接受培训成为临床骨干,同时内地中医专家也加深了对香港医疗体制及管理的了解。”高拔升说,接下来香港将持续推动“大湾区中医访问学者计划”,派出更多香港中医骨干到内地接受临床培训。

香港立法会议员、中医中药发展委员会委员、中医业小组委员会主席陈永光认为,加强粤港澳中医人才交流,还需深化推进内地公立医疗机构招聘香港注册中医师体制机制,希望以后有更多香港中医师到内地执业“取经”。

在推动中医药发展方面,香港优先发展中医优势病种,同时积极构建适用于香港的中西医协作模式。

高拔升表示,2014年起,香港医管局就开展“中西医协作先导计划”,为选定病种的住院病人提供中西医协作治疗。如今,已有3个选定优势病种的中西医协作治疗得到了认同。

经过数年探索,香港也在中西医协作模式上积累了一定经验,包括中西医共同评估病人,制订临床治疗方案和临床监察工作方案;病人同时接受中西医协作治疗;中西医一起查房,开展个案讨论分析,调整治疗方案;重点支持临床研究,推动循证中西医协作发展;推进中医临床信息化建设,上传中医病史资料至香港医健通,推动中西医记录互通。

高拔升介绍,为确保中药使用安全,医管局还制订中西药相互作用及潜在风险指引,由中西医临床及学者组成专家小组,对中药使用进行风险评估,包括中西药相互作用等,目前已对320种中药作出评估,其中25%使用需注意风险。

“未来,我们希望拓展更多中西医合作空间,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中西医协作服务,发挥各自治疗优势,提高治疗成效和中医服务质量。”高拔升说,目前,香港正推进其他病种中西医协作治疗在香港的落地,如呼吸科、癌症治疗及其他传统专病治疗如妇科、皮肤科等。

除了要推动中西医加强协作外,陈永光还认为,要进一步推动粤港澳中医药产业优势互补、合作发展,搭建“研发在港澳、产业化在内地,市场向海外”的中医药创新合作模式。

“要善用香港在法律、金融、质检、专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打造以香港为基地的中医药国内外商贸中心,为我国中医药产业提供面向国际的交易平台。”陈永光说,与此同时,还可以考虑在香港举办“一带一路” 中医药会议,更好地向“一带一路”国家推广中医药文化,让中医药更好地“走出去”。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香港   中医药   模式   中医师   中西医   港澳   中药   中医   优势   内地   海外   代表   医药   粤港澳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