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万!太可怕了!这是去年新婚家庭生育孩子的数量!人口骤降!

中国人口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话题。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育观念的变化,我国出生人口持续下降,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结构失衡,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诸多挑战。

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仅为956万人,创下了近60年来的新低。

而在这些出生人口中,新婚家庭生育孩子的数量更是惊人地低——只有440万个,占比不足50%。

这意味着,去年有一半以上的新婚夫妇没有要孩子,或者说选择了推迟生育。

这样的现象背后有哪些原因?

又会对我国未来的人口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新婚家庭生育孩子数量下降的原因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1年我国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比2020年减少400多万人,其中21-35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减少近500万人。

这是由于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出生人口大幅减少所造成的结果。

随着这些低出生率年份的人口逐渐步入育龄期,育龄妇女数量自然呈现下降趋势。而育龄妇女数量减少,直接导致了可供选择的配偶数量减少,从而影响了结婚率和生育率。

根据民政部发布的数据,2021年全国登记结婚对数为512.6万对,比2020年减少18.7%;

全国登记离婚对数为205.9万对,比2020年增加6.8%。结婚率和离婚率分别为3.6‰和1.4‰,相比2020年分别下降了0.9个千分点和上升了0.1个千分点。

结婚率下降和离婚率上升反映了当代青年人对于婚姻和家庭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他们更加重视个人发展、自我实现、自由选择等价值观,不愿意被传统的社会期待和压力所束缚;

也面临着高昂的房价、教育费用、养老负担等经济压力,使得结婚和生育成为一种负担而非幸福。

因此,许多年轻人选择了推迟结婚或者不结婚,或者在婚姻中遇到困难和不满时选择了离婚。这些都导致了新婚家庭的数量减少,以及新婚家庭的平均年龄上升。而结婚是生育的前提条件,结婚率和结婚年龄的变化直接影响了生育率和生育年龄。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1年我国总和生育率为1.2,比2020年下降0.3。总和生育率是反映一个女性一生中平均生育子女数的指标,一般认为维持人口稳定所需的总和生育率为2.1。

我国总和生育率已经连续多年低于这一水平,说明我国人口出生率已经远低于人口更替水平,人口老龄化和负增长的压力日益增大。

生育水平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生育意愿下降。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发布的《2020-2021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20年我国已婚育龄夫妇的理想子女数为1.46个,而实际子女数为0.94个,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报告显示,影响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有:高昂的教育支出、缺乏优质的教育资源、缺乏充足的托幼服务、缺乏灵活的就业机会、缺乏合理的社会保障等。

这些因素使得许多育龄夫妇觉得养育子女的成本过高、风险过大、回报过低,因此选择了少生或者不生。

新婚家庭生育孩子数量下降的影响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1年末全国人口(不包括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为14.11亿人,比上年末仅增长48万人。

这是自1961年以来我国人口增长最低的一年。而根据联合国发布的《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预测我国人口将在2027年达到14.4亿的峰值后开始下降,到2050年将减少到13.8亿,到2100年将减少到10.5亿。

这意味着,在本世纪内,我国将失去近4亿人口,相当于一个美国的规模。而人口规模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基础,人口减少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冲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新婚   国家统计局   人口   生育率   数量   家庭   育龄   总和   子女   去年   我国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