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富秘诀与神话破灭;三个三,与三超高,导致失败


许家印被抓了,非常令人震惊!

他凭自己的特殊才能与拼搏,1997年创立恒大地产,2009年以身价422亿在香港上市,首次成为内地首富。


他五次荣登福布斯中国慈善榜榜首,九次获得中华慈善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十大慈善人物,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他还兼任几个商会副会长,有教授、博导头衔,光环缠身。


这样一个人怎么被抓了?

答案非常明确:企业负债累累,经营管理不善,涉嫌犯罪。


人们不禁要寻根刨底:

许家印是如何富起来的?而且还成为巨富、首富?但最后却以失败告终?

这不能不引人思考,探寻。


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他发财暴富的秘诀,及走向失败的原因:


第一暴富秘诀:三个三的巧妙运用。

许家印没有本钱,但聪明敢干,可以说是靠银行贷款起家的。


他成立恒大,从银行贷款500万,全部投资到一处楼盘,而且创造了两个小时,售完300多套房产的记录,一把净赚8000多万元。


真是空手套白狼,唾手可得。因此他不断向银行贷款,向企业或他人借款。

而且由借贷——拖欠——再形成占有——利用,这样他的企业就得到不断壮大与发展。


发财了壮大了,却不思偿还。最后恒大负债2·5万亿,其中有7200万亿欠的是购楼群众预付款。就是说收了预付款,却没有可以交付的楼房,或只有烂尾楼。


这样,恒大(1)则欠银行贷款;(2)欠其它企业或他人贷款;(3)欠购楼群众预付款。

拖欠三方钱,占有三方者,骗取三方钱。而且是2·5万亿,惊天的数字啊!

这就是三个三,是他们发财暴富的秘诀。


有些私企,其发财了暴富了,但也用了类似的手段。结果是害了银行与国家,害了他人,害了人民群众。


第二个问题:是创造财富,还是攫取财富?


首先应该看到,恒大利用贷款、借款来发展自己,是意在开办企业,创造财富,既是为了自己,也可以说利国利民。从许家印搞慈善事业当中我们可以领略一二。


但随着事业发展与辉煌,他们则大讲享乐,为个人或小集团,私欲膨胀,大肆挥霍,而且在发达时候不思偿还贷款,大有占有和侵吞之势,特别是还侵吞广大购买者的预付金,性质极其恶劣。


这时,他们体现的不再是创造,而是赤裸裸的“攫取”“掠夺”“侵吞”与“占有”。他们已经触犯法律,甚至涉嫌犯罪。


第三个问题:神话破灭原因何在? 答案:三超高与癫狂。


何谓“三超高”?在企业发达时,不思偿还贷款、借款,不想如何用好资金,及时交付楼房。

却:

(1)超高标准工资。看守楼梯员,年薪就高达三十万元,而歌舞团长年薪七百万元,有的说团员年薪可达千万元。其领导层与高管具体多少就不得而知了。但据说许多人把巨款纷纷存到了国外。


(2)超高标准享乐。据说仅其下属的酒店副总,在经营亏损的情况下,仍然享受着总统一样级别的待遇。而许家印个人位于珠海市的黄金大别墅,占地面积就5000平方米,金碧辉煌,风格独特,豪华程度要胜于美国白宫。


(3)超高想象膨胀,挥霍,发展。

首先,其以一亿元的价格购买了广州足球俱乐部全部股权,使之走向亚洲的巅峰。


其次,成立广州恒大歌舞团,重金招聘来自世界艺术名校的佼佼者。供各种演出及私人娱乐。

可以说是声色犬马。


他们如此大方,慷慨,原来慷的是国家之慨,他人企业之慨,人民群众之慨。


不思何以偿还外债?如何向购楼的百姓交付楼房? 却奢侈,膨胀,癫狂至极,岂能不走向破灭?


据说,为了规避风险,之前他与妻子办了技术性离婚手续,把巨额财产转移到她的名下,让她带着几百亿移民加拿大。


为了保住财产,其在海外设立了23亿的家族信托基金;在美国申请了破产保护。


随着许的被抓,恒大的神话终于破灭。


但该事件却给了我们如下警醒和启示:

一、应加强对私企的监督管理,对其向银行企业或他人贷款的使用,偿还,都应统一监管。


二、用法律形式规定,在其不能保证偿还债务情况下,禁止发放超高标准工资,及各种待遇。要有正常额度限制。


三、在不能偿还债务,保证完成预定任务情况下,不得搞其它投资;不得任意自由发放,或脱离项目,使用资金。


四、楼房开发等,不能保证交付兑现的,不得收预付金。


五、以贷款民间借贷方式,拖欠不还的,或收了预付款没有房屋交付的,或只有烂尾楼,经合理延期仍不能交付的,一律按犯罪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秘诀   楼群   烂尾楼   预付款   私企   楼房   年薪   慈善   贷款   神话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