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命与体重的关系被发现:60岁后,这样的体重刚刚好,你达标了吗

年轻的时候就要控制好体重,不然年龄大了,各式各样的慢性病都会找上。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发现控制体重其实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这是因为年龄大了,骨质疏松,关节僵硬,再加上罹患各式各样的慢性病,心肺功能下降,这些都导致了老年人不可能有太大的运动量。

很多老人因此特别困恼,年龄大了,运动量达不到,体重也没有在标准范围内,这可咋办呀?

事实上,不同的年龄段对于体重的要求也是有所不同的,对于年轻人包括中年人而言,体重最好能控制在标准的范围内,因为超重带来的危害非常大,很多年轻人年纪轻轻就罹患了高血压、糖尿病,医生都会建议控制体重,体重下来后很多慢性病自然就稳定了。

就拿糖尿病来说,很多年轻肥胖患者罹患糖尿病,是因为肥胖导致胰岛素抵抗,注意,是胰岛素抵抗,你也可以理解为胰岛素不敏感,并非是胰岛素不分泌了,只要控制好体重,胰岛素变得敏感了,血糖自然也就逐步恢复正常了。

有关老年人究竟该保持怎样的体重,我们不妨来看一个研究。

《流行病学年鉴》上曾发表过一项由俄亥俄州立大学进行的研究,研究人员从1948年开始进行,共纳入4576名受试者数据,该研究历时73年。在调整了性别、病史、生活习惯等差异后,研究人员发现年轻时保持正常体重、年老时体型微胖的受试者,死亡率更低。

也就是说,从年轻到年老,对于体重控制的要求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年轻的时候标准很严格,年老的时候要稍微放松,这样一张一弛才是最好的。

很多人还是有疑问,为什么年老时要胖一点呢?

第一,微胖的老人比消瘦的老人拥有更好的新陈代谢

生理代谢需要一定的脂肪储备来完成,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代谢率逐渐降低,如果一点脂肪都没有,人特别消瘦,想想看,代谢率是不是更低?对于老年人来说,代谢率过低并不是一件好事,很容易诱发疾病,所以体型稍微胖一点,脂肪储备多一点,反而会拥有更好的新陈代谢,从而降低代谢性疾病的发生率。

第二,微胖的老人比消瘦的老人拥有更好的免疫力

对于老年人来说,稍微胖一点,适当的脂肪储备有利于抵御严寒和疾病,这类人的免疫力会更好。

相反,对于一个很瘦的老人而言,别指望他的免疫力会太好。

事实上,很多老人特别害怕瘦,因为突然的消瘦往往提示着严重的疾病,比如癌症。

第三,微胖的老人比消瘦的老人拥有更好的骨质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老人饱受骨质疏松的困扰,严重的骨质疏松,哪怕咳嗽一声都有可能出现严重的骨折。

之所以出现骨质疏松,是因为骨密度下降。

适当的脂肪储备可以帮助老年人减缓骨骼密度的下降速度,从而减少骨质疏松的风险。

但是,老人稍微胖一点,绝对不是指很胖很胖,很多老人以为胖点好,于是拼命吃,又不运动,结果呢越来越胖,这样也是不可取的,太胖了同样会出危险,包括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发病率都会增加。

既不能太胖,又不能太瘦,体重究竟在什么范围内最好呢?

衡量体重的最佳指标就是BMI,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BMI<18.5说明身材偏瘦、BMI 在18.5~24属于标准、BMI >24属于超重、BMI大于28说明是肥胖。

年龄小于60岁的人,BMI最好控制在18.5~24之间,年龄等于或大于60岁的人,BMI可以放宽,在24-28以内就可以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体重   都会   范围内   胰岛素   慢性病   消瘦   老年人   脂肪   寿命   年龄   老人   关系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