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状元:深入讲讲“功效”内涵,附《中药之功效区别大全》合集

小王向谢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谢老师,我一直在研究中药的功效,您能告诉我更多关于中药功效的演变吗?”

谢老师微笑着点了点头,坐在了一张古老的木桌旁。他开始讲述中药功效的历史和演变说:‘功效’作为一个固定的词语,在《汉书》中已有广泛的使用。但在唐代之前,未见用以指代药物的医疗作用自唐代开始,医药文献中偶尔用于方药的治疗作用的称谓,如唐《新修本草》,‘白菀即女菀,……无紫菀时亦甲之,功效相似也。’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尽一剂即得力,百日以上可见功效。”

北宋·苏轼《圣散子后序》:“圣散子主疫,功效非一。”

宋·唐慎微《证类本草》:“弹丸土,……热酒调服之,大有功效也。”

“然而,” 谢老师说道,“中药功效这一概念的专项研究直到明末清初才真正兴起。这标志着中医药理论的成熟和完善。尽管我们熟悉像‘清热解毒’、‘回阳救逆’这样的功效概念,但很少有人深入探讨其内涵。

小王认真地做笔记,不时向谢老师提问,以确保自己理解得更加透彻。

谢老师继续解释:“中药功效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将中药对人体的治疗和保健作用进行的概括和总结。换言之,中药功效是中药治疗、预防、养生作用以中医药理论进行概括而形成的,是药物医疗作用在中医领域内的特殊表述形式,功效实际是经过中医药理论化了的作用。”

小王连忙点点头!

谢老师接着又说:“值得注意的是,中药功效至少目前还只是内服或外用的功效,中药剂型改革,特别是针剂的出现,改变了几千年来的用药途径,很多药物通过肌注或静脉注射发现了新作用和新用途,如青皮水煎醇沉注射液的升压作用,以此作用用于多种实验性休克有效,但迄今为止,中药功效在内容上还没能反映出剂型改革所带来的变化。

小王听说更是心潮澎湃,对中药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他知道这将有助于他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药治疗患者。

附《中药之功效区别大全》合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小王   功效   本草   中药   剂型   中医药   状元   药物   内涵   中医   区别   作用   理论   老师   大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