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观察丨一场文化交流从一次中医体验开始

“两手像托着一个球一样,缓缓向上,就打开了你的膀胱经……”

“你的尿酸有点高,血脂也高。”

“肺结节是磨玻璃状,要注意了。”

“你最近感冒了,胃肠型的,是吧?”

……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主会场尼山讲堂一楼,有一处热闹的所在,循着人声就找到了中医药体验馆。走进这里仿佛走进了一个微型中医药博物馆,又像是一所微型的中医院。

墙上,中医药“望闻问切”四诊知识一目了然,散发着特殊中草药气味的花盘装点了室内,各种中草药的样本和经典方一一陈列,八段锦现场教学与展演让观者跃跃欲试。

拐个弯,早已排起了长队。

阎兆君、王忠琳、杨佃会、郗洪滨,一位位中医名家一身中式打扮端坐案前,观者一手轻放脉枕,医生一手三指切脉,然后轻言细语的对话声,让患者不住点头。

中医知名专家阎兆君一边为中医药体验者脉诊,一边用大众日常熟悉的情况描述病情,一位患者惊叹“这跟体检报告上说的一模一样啊!”也有患者感叹,“阎主任不像个中医,说的都是大白话,一点不晦涩,一听就懂。”

窗外,尼山圣境的孔子像款款而立,从儒家文化到儒医文化,传承了2500多年的中医药文化有了更加生动的体验。

一台经络检测仪吸引了大家,双手放在两个传感器上,不到一分钟,一份中医经穴信息采集系统报告就生成了。风险疾病预测、体质倾向、脏腑辨证结果辨析以及循环系统评估等各种图表、柱状图一一显示在电脑屏幕上。

“中医还可以这么时尚啊!”不知谁的一句话引来会心一笑。

也引起了另一番思考:中医的现代化之路如何与时俱进。

“中医不能关起门来传承,古今文明要相向而行,相互碰撞。”阎兆君认为,中医药的生命力在于疗效,确有疗效和快速见效,让世界看到中医药的神奇。这也是中医药文化交流的粘合力和持续力所在。

在郗洪滨看来,中医药最大的价值是临床疗效,这既是核心价值,也是面向全国人民、不断走向世界的基础。郗洪滨认为,中医无论有多少种方式方法,解决问题总是根本。

正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转眼已来到第九届,从2500多年前出发,回归到当下现实问题的思考,焕发出生生不息的力量。

正如中医药体验馆正门影壁上,“天下归仁”四个篆刻大字,取义:仁者爱仁,医者仁心。

孔夫子的话与当代中医药相向而行,从儒家文化到儒医文化,本届尼山世界中医药论坛也一定碰撞出新的文化理念。

就这样,一场文化交流从一次中医体验开始了。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丽 报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归仁   柱状   儒医   中医   中草药   文化交流   中医药   疗效   患者   文化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