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屁股红了要小心,小儿肛周脓肿的罪魁祸首究竟是什么?

引言:

什么是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称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是发生于肛门、肛管、直肠周围的一种急性化脓感染性疾病,属于肠道细菌感染类疾病。

该病具有起病急、病变部位浅、变化快等特征,也是婴幼儿期较常见的肛周疾病,可能导致哭闹频繁、厌食,甚至引起全身症状、低热、高热等,严重时会危及患儿生命安全。

该症的发生与小儿肛管短、免疫功能不全、肛门括约肌松弛、性激素水平高、皮肤娇嫩等因素相关,一旦发生腹泻、便秘等可能导致肛管直肠黏膜外翻,加之肛周皮肤、黏膜娇嫩,一旦护理不当,极易出现切口愈合缓慢、复发等情况。

一、临床资料

  1. 肛周脓肿的危害性

这是一种发生于肛门周围的急性化脓感染性疾病,该病病情急、进展快且局部症状突出。

小儿肛周脓肿则是发生于儿童肛门直肠周围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发病年龄以新生儿和3个月以内婴儿最常见,是小儿外科的一种急症,具有起病急、发展快及疼痛程度剧烈等特点。

婴幼儿肛门腺体发达、肛管短,发生便秘、腹泻后,肛门周围皮肤损伤而易发生肛周脓肿,早期有疼痛、发热症状,后期病变为肛瘘,处理不及时易发生感染性休克,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健康。

且由于小儿肛周脓肿具有其特殊性,多受到生理因素的影响,使其感染风险增加,甚至导致败血症等严重感染。

2、案例

(1)某院收治一名6岁女童,自述肛门疼痛,家长表述患儿肛门周围红肿不褪,且伴随反复流脓症状,医生建议手术治疗,连续两次仍未有所好转,经某院医生开具肛门CT检查后,发现患儿肛周存在异物,约在肛门上方35mm处,CT显示为长型硬物,手术取出后,确认异物为枣核。

  1. 某院收治患儿,男,15个月,因“哭闹、拒坐2d”入院,查体:患儿生命体征平稳,精神尚可,表情痛苦,心肺正常。腹部无压痛、反跳痛及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专科检查:肛门居中,括约肌功能较紧张。指诊时触及肛门直肠齿线处横卧一异物,约2.0cm 0.6cm 0.6cm大小,表面较光滑,呈核形,横行嵌顿于齿线处,不可移动。

追问病史,患儿4d前有喂食月饼史,2d前大便时患儿哭闹、拒坐,排便时大便带有少量鲜血,截石位手法取出异物为枣核。

3、病情成因

小儿肛门直肠异物属于一种较为少见的疾病,一般是由于患者饮食不当,误食某物或者抠粪便等众多因素导致的。

小儿口腔内黏膜感觉不灵敏,吞咽时易误将异物咽下,大多可顺利排出,极少数异物刺入消化道狭窄部刺入黏膜,形成嵌顿。直肠内容物有大量细菌,炎症易于扩散,形成肛周脓肿、瘘,需二次手术,甚至败血症,危及生命。

以上两组病例是监护人监护不力,误喂食枣核所致,因幼儿身体尚未完全发育,倘若不慎服食硬物如枣核、瓜子壳等等,就会导致吞咽后胃部无法自行消化处理,通过肠蠕动到肛门附近排泄出去,这个过程中位置不当、肛周收缩等现象都会导致硬物刺入,致使肛周破损,炎症扩散形成肛周脓肿、瘘。

肛门直肠异物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伤害,并且在临床治疗上产生一定的困难。并且由于患儿无法表达相关信息,从而导致临床中出现误诊现象,通常情况下,肛门直肠异物会导致肛周脓肿,肛瘘,严重者会出现腹腔膜。

二、治疗与护理

  1. 治疗方案

小儿肛周脓肿为临床常见,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病主要表现为疼痛、发热,部分患儿大小便不畅、失眠。早期脓肿未及时治疗会增加患儿疼痛,严重者发展为肛瘘。手术是治疗肛周脓肿的有效方式,可减少病灶扩散风险。

在初发期,成脓早期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如药物外敷),肛周脓肿经保守治疗后,无明显好转,脓肿形成,宜及早行切开排脓。1岁后或病程1年以上慢性瘘管反复发作者,施行手术治疗,行瘘管切开或瘘管切除术。

在临床治疗中,医生多采用截石位,利用手法将异物取出,主治医师利用两把止血钳将异物的两端固定,防止异物深刺于肛周,采用上下左右旋转的方式将异物取出。

如后期仍出现肛周肿痛情况,可于基础麻醉下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 挂线术”,以患者的脓肿中央以及波动明显的区域将尖端朝着肛门的扁梭形切口,将患者肛周的脓液进行清除,并且要积极寻找内口并一次性切开内口与切口之间的组织,将切口不缝合的区域进行引流。

术后予以阿莫仙冲剂口服,0.02%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每天换药,6d挂线脱落,一般在3周后即可痊愈。

2.护理

(1)术前查体护理

询问患者的病史,对于患儿不易主动述说的信息,护理人员要有耐心、有信心的进行询问;在查体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检查,避免出现漏诊或者误诊现象,在检查过程中要轻柔、细致的检查;

(2)术后切口护理

监测患儿生命体征,观察其大便情况;每天对患儿肛周皮肤及肛门周围分泌物情况进行查看;观察切口周围有无肉芽组织,防止形成假性愈合造成肛瘘。

术后前3d自制湿润烧伤膏油砂条对切口局部进行填充换药,可减轻疼痛感;3d后自制乳酸依沙吖啶溶液纱布引流条进行填塞换药,每天最少更换1次,如渗出液较多可增加更换次数,或采用银离子敷料进行填塞。

术后切口换药关键在于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切口过早闭合,脓腔引流条必须填塞到位,避免形成无效腔,防止伤口假性愈合,同时,注意观察渗液及肉芽组织生长情况。

(3)术后疼痛护理

肛门肛管周围为神经敏感区域,阴部神经穿插于其中,使其痛觉敏感度极高,术后1~2d为疼痛高峰期,患儿受到强烈疼痛感的影响,常见出现烦躁不安、哭闹不止及拒乳拒食等现象,对于疼痛难耐的患儿,可遵医嘱为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肛塞以减轻疼痛。

(4)饮食护理

小儿肛周脓肿多伴有腹泻或便秘史,因此需及时调整饮食。提倡母乳喂养,合理饮食可改变患儿大便性状,对于腹泻患儿使用蒙脱石散口服治疗,从而减少大便次数。

单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次数会增多,切口易被污染影响愈合,必要时混合配方奶喂养,可减少大便次数。

添加辅食阶段的婴儿必须循序渐进,暂缓添加新的辅食,婴幼儿奶粉不要频繁更换,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应,发生腹泻。

对于混合喂养的患儿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肉或鱼粥、菜泥、水果泥等食物,确保患儿的营养支持。便秘的患儿增加含纤维较多的蔬菜和水果及五谷杂粮,促进患儿排便畅通,以提升其康复效果。

(5)皮肤护理

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每次小便后应及时更换尿布,少用尿不湿,多用棉质尿布,婴幼儿特别是新生儿宜用暴晒或熨过的相对无菌的柔软尿布,为保持患儿肛门干燥且清洁,也可以用湿巾于大便后轻擦拭其臀部。

每次排大便后使用浓度为0.05%碘附溶液清洗创面及周围皮肤,防止切口被污染而加重感染;C.每天使用浓度为0.02%的高锰酸钾溶液或0.02%的呋喃西林溶液为患儿进行2~3次坐浴,每次15min,减轻局部炎症。

(6)炎症护理

肛窦的炎症因肛门括约肌收缩,影响炎性分泌物(包括脓液)排泄,使炎症可以扩散至直肠、肛门周围,是新生儿形成肛周脓肿的主要原因。

护理时可以采用0.05%碘附溶液进行肛门冲洗,每天2次,注意冲洗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肛门黏膜,然后涂抹莫匹罗星于肛窦周围,局部治疗肛窦炎,防止炎症扩散至肛周皮肤。

此外,家属也可以遵医嘱提供被动免疫制剂。脓肿反复形成不愈者,可考虑采用丙种免疫球蛋白提高免疫功能。

(7)家属心理护理

小儿肛周脓肿发病年龄段均较小,家属在面对患儿痛苦及哭闹时,极易产生焦虑、紧张不安及抗拒心理,此时,护理人员要耐心细心温柔沟通,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安慰,调节患者和家长存在的紧张、疼痛、恐惧感。

(8)恢复期指导护理

家属配合做好家庭护理,有助于促进疾病的好转及预防复发。

护理人员可指导家属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肛门清洁干燥,勤换尿布,尽量不用尿不湿,坚持便后清洗肛门,用柔软的布或纸巾吸干或晾干,避免局部潮湿。

合理调节饮食,防止腹泻及便秘,不要频繁更换奶粉;一旦再次发生肛周脓肿,应尽早就医,防止炎症扩散,加重病情。

术后护理是保证伤口快速痊愈的基础,在术后要加强对局部创伤的换药,保持引流的通畅性,一般而言,引流物在手术之后的5d左右拔出,患者可以进行坐浴,在保持患者大便畅通的基础上,3周左右患者的伤口痊愈。

对于伤口愈合比较缓慢的患者,在引流不畅的情况下,要对引流进行改善,保持创伤局部的清洁度。等到患者的创伤肉芽填充过半的时候,利用重组牛碱性,为创伤部位喷洒药物,促进伤口的愈合。

三、如何避免肛周脓肿情况的发生?

  1. 医生层面

(1)详细询问病史。

患儿不会主动述说相关信息,所以询问病史时需向监护人耐心、详细、全面询问近期喂食史,特别是有可能造成结石或嵌顿的内容物。

(2)查体时详细、全面、细致,有重点。

特别是注意有无腹膜炎表现,避免漏诊或误诊。轻柔、细致的专科检查。指诊可以判断异物的大小、粗细、形状、刺入情况以及与肛管直肠的关系等。

必要时进行肛门镜直视下检查,避免盲目进镜,以免与异物顶撞造成异物刺入加深或折断,致异物取出困难,加重病情。

(3)异物取出要完整。

这是为了避免折断造成部分异物残留或再次造成新的刺伤。异物取出后,发现直肠黏膜有损伤,常规予以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发生。一旦发现肛周脓肿形成,及时切开引流,必要时挂线治疗。

2.家长层面

患儿直肠异物一般主要的原因是误食食物,喂养婴幼儿时应注意食物内容物或水果果核,避免误食。

通常情况下,小儿的口腔内黏膜的总体感觉不明显,在食用食物的时候容易将坚硬性食物吞咽,虽然部分小儿会将异物排出,但是当异物刺入消化道之后,会在狭窄部位刺入黏膜,从而形成嵌顿现象。

除此之外,直肠中所包含的内容物存在大量的细菌,容易将炎症进行扩散,从而形成一定的肛周脓肿或者产生肛瘘等现象。

婴幼儿肛周脓肿与家属的护理不当有很大关系,家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十分重要,家长需要了解保持肛周清洁的重要性和生活护理中需要注意问题,以尽可能减少肛周脓肿的发生率。

此外,积极的治疗和正确的护理也必不可少,通过分析儿童肛周脓肿的临床特征及病原学特点,了解小儿肛周脓肿的特点,对有效预防和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的同时更要关注患儿的整体情况,包括患儿饮食,健康维护,疾病预防等。只要精心治疗,重视皮肤护理,采取预见性护理,通过换药治疗中对婴幼儿的整体护理来提高创面愈合的速度及质量,防止疾病的复发,减少肛瘘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脓肿   小儿   直肠   切口   黏膜   异物   肛门   罪魁祸首   炎症   大便   患者   屁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