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标杆」幼儿园办起老腔少儿团,姚妙荣:让孩子和非遗共成长

“潼关天下秀,美食真正馋,两饼加两汤,四海游客赞……”在潼关县城关北区幼儿园,老腔和儿歌一样,也是孩子们口中的“流行歌曲”。潼关县城关北区幼儿园园长姚妙荣说,要让“我和非遗共成长”成为城关北区幼儿园的特色,不断地将优秀的非遗文化发扬光大。

首次近距离接触老腔孩子们着迷 她决定把非遗引入幼儿教育

“伙计们,吃了么……”还没走进潼关县城关北区幼儿园,就听见孩子们正在排练黄河老腔,那有板有眼的阵势,有了真正的老腔艺人们的影子。在潼关县城关北区幼儿园,黄河老腔是孩子们的“选修课”之一。

园长姚妙荣说,2000年她从幼师专业毕业后,一心想当一名幼儿教师,但当时全县还没有幼儿园,只能在小学、初中任教。2007年,潼关县第一所中心幼儿园建成投用,她便主动申请去幼儿园工作,实现了自己的幼教梦。

“我特别喜欢孩子,在幼儿园工作每天都能和孩子们在一起,看到他们开心地笑,对我来说也是最开心的事情。”她说,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快乐的成长,她也一直在思索如何“让同年拥有独特的味道”。

2016年的6月6日,姚妙荣带领孩子们去古渡坊观看节目演出,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黄河老腔,孩子们就被老腔艺人的表演震撼了。

“咱们潼关的黄河老腔历史悠久,之前咱一直忙于教育工作很少接触,老艺人们在台上演出,孩子们在台下模仿,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说,演出结束后孩子们还围着老艺人,摸乐器、学着砸板凳,当时她就觉得,让孩子们学老腔,也是一件好事情。

幼儿教育,要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姚妙荣与黄河老腔艺术团进行对接。“刚开始,我们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老艺人们也担心,老腔粗犷豪放的风格,与孩子们稚嫩的嗓音能不能唱出原有的味道。”她说,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尝试,孩子们的进步让大家伙放下心来,黄河老腔少儿团也正式办了起来。

到秦东镇中心幼儿园工作以后,姚妙荣遵循3—6岁儿童发展指南,结合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把非遗传承与幼儿教育的“五大领域”进行了紧密结合,先后编排了《两饼两汤真真嘹》《我们都是党的娃》《娃娃老腔唱交安》、疫情期间编排了《小口罩、大作用》等曲目。

在孩子心中种下文化自信种子 要让“我和非遗共成长”

在工作中,姚妙荣也始终关注孩子的发展与成长。有一名幼儿是天生兔唇,说话不是很清楚,刚到幼儿园就读时孩子性格比较孤僻,因为担心被嘲笑不愿意交流。

“这个孩子的爷爷也是一名老腔艺人,在家长的支持下,我们把孩子吸收进了老腔少儿团,安排孩子砸板凳。”她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表演,孩子的性格慢慢变得开朗起来,也很有成就感,2020年到北京演出时,这个孩子也敢于和主持人进行交流对话,越来越自信。

2022年,姚妙荣任城关北区幼儿园园长后,在黄河老腔少儿团的基础上,还将非遗作为幼儿教育的特色进行了发展。截至目前,该园还与县文化馆等单位联合,在幼儿园开设了古战船、踩高跷、背芯子、中华武术等非遗课程,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进行选择。

“每周的周三,是我们幼儿园的非遗传承日,邀请老艺人进园给孩子们进行授课。其余时间,由幼儿园的老师组织孩子进行训练。”她说,通过这些非遗课程的设立,增加了孩子们学习的趣味性,让孩子们更有效地进行户外活动,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艺术欣赏、鉴赏、表演素养,也进行了一些体育锻炼,提升了团队协作、与人沟通等多方面的能力。

她还说,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非遗课程,让娃娃们从小就接触、学习传统文化,为更好地传承打下了基础,更是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

对于未来,姚妙荣说,作为女娲造人神话传说的市级非遗传承人,她还想在幼儿园开设泥塑课程,还要不断扩展、挖掘更多的非遗,让“我和非遗共成长”成为城关北区幼儿园的特色,不断地将优秀的非遗文化发扬光大。

华商报记者 邢雪雪 编辑 杨托 马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潼关   渭南   城关   北区   幼儿园   潼关县   黄河   园长   标杆   幼儿教育   少儿   艺人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