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记者手记:在兰州新区见证荒地起新城

早在还没入学时,我便见识过兰州大学重走西北角活动的风采,内心“蠢蠢欲动”,想着如果自己也能参加该多好。如今踏上了前往兰州新区的路,倒退的树影和天空,让曾经的不真实感都烟消云散。

初到兰州新区,满眼绿意便蔓延开来。早在知道我们要来兰州新区调研时,师姐便带着我们全盘了解过新区。新闻上说新区是荒地起新城,黄土变绿地,照片中的新区还只是一片荒土,着实萧条,而如今我们见到的,已是一草一木都极具生命力的新城。

这条从无到有的路,新区走了十年。

十年何其长又何其短,长到点滴细节难以一一呈现,短到五个字“荒地起新城”便能概括新区的发展。

然这十年,依然是以兰州新区为注脚见证中国速度的十年。

生态修复难,在荒地搞生态修复更是难上加难。

兰州新区地处秦王川盆地,此地干旱贫瘠,降水量少,自产地表水资源极其贫乏,且荒地多,耕地少,气候环境恶劣,土壤pH值高。“这里的环境相比其他地区更恶劣,缺地,缺水。”现代农业投资集团种植队技术人员马虎明曾在受访时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此恶劣的环境,如何有了新区今天这幅绿意盎然的模样?

在新区采访数天,我们走过乡间农田也走过城市干道,数次采访与探究,终于明白新区十年之蜕变为何如此高效。

没有水便想方设法引水,1976年,一项将发源于青海木里山的大通河水跨流域调至秦王川地区的大型综合性自流水利工程开工建设,“引大入秦”开始有了进展。1994年总干渠建成通水,2015年引大入秦工程通过国家竣工验收。也正是这渠清水的到来,让兰州新区从生态环境到民生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水不成问题后,下一步便是垦荒开地。开山平土,挖土填坡,土壤修复……一点一滴,从无到有。于是喜见新区的基本农田越来越多,荒地变经济林,曾经的废土也变成了可以产果的好壤。

新区的绿化覆盖率不断在更新、上升,从2012年不足5%,到现在已达到36%以上,如此效率,到底是中国速度。

如今,步步能见绿、处处可赏花在新区已是常态。水阜河边的苜蓿,临港花海的马鞭草,百花公园的玫瑰,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的芦苇丛……无论走在何处,城市的绿意自成一片海洋。

(作者马瑜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冯诚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侯巍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兰州   荒地   秦王   新城   新区   西北角   绿意   手记   中国   恶劣   见证   兰州大学   记者   环境   新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