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HiFi发烧友,你是耳机党还是音箱党?(上)

HiFi发烧友一般根据使用的设备而分为不同的团体,早期的HiFi爱好者大多是音箱爱好者,而从随身听时代走过来的HiFi爱好者则以耳机为主,圈内一般将他们分别称为:音箱党和耳机党。

本篇内容将为大家详细介绍HiFi设备的发展演变及音箱HiFi系统的组成,耳机篇的内容将在下期推送,让我们来看看发烧圈内的“黑话”你了解多少!

什么是HiFi ?

从字面意思理解:Hi是“high”(高级别的),Fi则是“fidelity”(精准、精确的),合在一起便是“高级别、精准的声音”的含义,即“能高度还原声音或最大化接近原始声音的重放”,简单归纳为:“高保真”。

声音的重放要分为录制和还原两部分。录制部分一般是由专门的公司和机构完成的,比如说录制唱片CD,或者转换成各种音频格式文件。而玩HiFi就是特指“尽量减少衰减音乐质量的转化过程”,达到即使你听的是录音储存的音乐,但听起来却和演唱者在你面前演奏一样的效果。

不过很多人会产生一个疑问,音质=听感吗?其实音质和听感并不是一个概念,而之所以很多人说HIFI是玄学,主要是音频器材和摄影、电脑DIY这些领域的器材党不太一样,音频器材间的直接比较困难,拥有不同于其他设备的超高的可玩性。

手机或电脑设备可以通过在相同状态下运行相同的程序,对比运行速度看出性能好坏,摄影器材也可以通过像素数量、镜头质量看出底片不同。

而音乐作为一种主观的艺术形式,每个人对于音乐的喜好和感受都有所不同,即使两套设备同时播放同一首音乐,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听感和评价,才有“金耳”、“木耳”之说。

上面介绍了何为HiFi,接下来则是科普一下HiFi圈子常说的“黑话”。

三频均衡:三频指的是高频(5KHz 20KHz ),中频(250Hz~5KHz),低频(250Hz 以下)。三频均衡就是高中低频量感合适,不出现某个频段过于突出或欠缺的情况。在试机时,高频可选择听小提琴和钢琴,中频听人声演唱的曲目,低频听摇滚,这几种音乐类型都是比较容易体验高中低三频的效果。

推力:经常听烧友说这个喇叭比较吃推力、这个放大器推力很大等。音频设备输出音频信号的能力,推力越大,输出的音频信号就越大,就越能驱动耳机发出更大的声音。同一副耳机在电脑上只需要 10%的音量就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而在手机上则需要50%的音量,这可能是因为手机的推力比电脑差。

解析力:指音频设备还原声音细节的能力,它决定了音频信号中每个音符、每种乐器的清晰度和可辨识度。就像高清电视和普通电视之间的区别一样,高解析力的音频设备能够提供更加清晰、细腻的声音表现,让听众更好地感受到音乐中的每一个细节。

声场:由左右两边的喇叭发出的声音能够形成的范围,直白来说就是让人身临其境的感受,可以通过听觉“感受到”各个发声乐器及人声的位置和远近,以及现场的规模。大的声场就像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效果,小的声场就像在房间里看电视。


音染:音频信号在传输、处理或放大过程中受到外界干扰或设备本身的影响,导致声音出现多余的杂音、失真或变形等情况,影响到音乐的原本面貌。但并不是所有的音染都是不好的。在某些情况下,音频设备的制造商可能会通过调整音染来增强某些声音频段,以提高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音箱HiFi系统有什么?

玩HiFi主要是折腾音源、解码、放大、扬声器、线材、电源、配件这些东西,耳机系统相对比较好满足,音箱系统则需要更大的投入,接下来跟大家介绍一下音箱HiFi系统所囊括的设备。

一套HiFi音响设备通常包括音源、前级放大器(Pre-Amp)、后级放大器(Power Amp)及扬声器。

音源是具有音频信号输出的设备,常见的音源有数字音源、CD、黑胶。

前后级就是我们常说的功放,它就像是一个转换器,把微弱的声源转换成能让音箱发出声音的信号。前级将音源的信号加工、美化,并且做小幅度的放大,负责调音调、调音量等,后级则负责将前级送来的信号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扬声器即喇叭,是HiFi系统的音响输出组件。其中,喇叭单元负责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这些喇叭单元根据其用途被分为超高音、高音、中音、低音和超低音单元。从外观上看,它们通常呈圆形,而低音单元通常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而高音单元则较小。

HiFi 设备的发展历程

传统 HiFi 音响阶段:七十年代,大家听着收音机探讨立体声,再到八十年代听录音机研究、探讨高保真,在这个阶段,HiFi 设备主要由音箱、功放和播放器组成,它们都需要独立的设备来完成音频信号的播放、放大和处理。

来到九十年代大家开始DIY,挑选功放、音箱、卡拉OK机,再淘个低音炮,但搭配起来可能会不如成品箱表现出色。因此,一些音响发烧友转向入手专业HiFi器材,购入英国B&W-CDMINT的书架音箱、日本天龙PMA1500R2合并功放、马兰士CD机,搭配起来高音通透明亮低音浑厚有弹性,铜管乐、木管乐、弦乐、打击乐都非常的清晰,定位也很准确。

随身 HiFi 播放器阶段:随着便携式音频设备从磁带随身听到CD随身听、Walkman、MD,后来被MP3播放器一统天下(包括ipod),CD音质被彻底打趴下,变成了少数发烧友追求的东西。

2009年,世界第一台台式唱片级便携音乐播放器HiFiMAN(人送雅号--国砖) HM-801问世,架构上有很多创造性和超前的设计,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将台式音响系统里的解码、耳放架构做了“微缩”移植到便携设备上,实现了便携设备音质上的巨大飞跃。

紧接着,日本和韩国不甘落后,纷纷积极研发制造,于是迎来了一次「高清板砖寒武纪大爆发」。

HiFi 手机阶段:Walkman 和 iPod 普及了随身音乐,但并没有让 Hi-Fi 概念家喻户晓。真正让高保真音乐的概念开始普及,成为大部分消费者熟知的产品功能,却是从2012年开始的,彼时第一款具备独立 Hi-Fi 芯片的手机发布。这款手机 vivo X1 也成为移动 HFi的一个里程碑,便携移动 Hi-Fi 正式开启了新的篇章。

深究技术可以这么理解,手机采用板载一颗集成解码和放大的芯片来完成音频处理的工作,HiFi手机则会将这部分工作细分,DAC数模转换芯片负责数字模拟信号的转换,独立放大器将模拟信号放大输出更低失真水平的声音。

“小尾巴”的出现:国内前端制造商不满足于逐渐减少的HiFi前端市场,因为入门价格通常高于多数用户的接受范围,所以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小尾巴",即Type-C转3.5mm接口转换器。

一些低功耗且小巧的解码放大芯片被应用于这些转换器,使用户可以随时将手机转变为一种"即时"高保真前端,以便连接有线耳机。有趣的是,这些转换器的销量远远超过传统的高保真前端设备,因此它们成为许多制造商钟爱的产品。

HiFi 前端走向智能化:近年来,在线音乐软件与安卓系统的加入,让HiFi的入门门槛变得更低。HiFi前端也开始走向智能化。一些HiFi前端设备开始支持网络流媒体播放,安卓系统已经成为便携前端标配。

而国产 HiFi 厂商的宣传中也多了一条“采用分隔式设计,让安卓系统的杂音不会影响到解码功放端“。甚至,智能化从便携前端逐渐蔓延到台式市场,老牌HiFi厂商山灵就推出了内置安卓系统的台式音乐播放器。

了解完HiFi 设备的发展历程,我们更加明白音箱系统在HiFi系统中的关键作用。

追求音乐的完美表达是每位HiFi发烧友的共同信仰。不论是个人音乐的亲密体验,还是音箱营造的音乐盛宴,我们都在寻求声音的极致享受。

关于音箱篇的内容暂告一段落,接下来我们将进入耳机篇,将讨论耳机系统的演进、不同类型的耳机、目前HiFi耳机市场的情况以及可能的突破方向等。这一部分内容将更加精彩,让我们期待接下来的内容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发烧友   音箱   耳机   音源   信号   音频   声音   设备   系统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