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起停业,启动退款!网友:时代的眼泪

本人所创作的文章,只在今日头条首发创作,未发布在其他平台,请勿搬运使用,违者必维权追责。

曾经引领着电子阅读潮流,如今却沦为“时代的眼泪”。不久前的6月30日,亚马逊公司旗下的Kindle中国电子书店宣告停止运营,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正值一年前,亚马逊发布了《Kindle中国电子书店运营调整》的公告,宣布将在一年后终止在中国的Kindle电子书店运营,短短一年光景,这一期限就已经来临。

从今天起,中国的用户将无法再购买新的电子书,但幸好已购买并下载到本地的电子书仍然可以继续阅读。然而,到2024年6月30日之后,中国的用户将只能在本地设备上阅读已下载的电子书,账户中购买的电子书也将被清空。在上个月的月底,Kindle官方微博发布了一篇名为“告别指南”的文章,其中详细解答了后续的使用问题,还包括会员退款的问题,同时也提醒用户务必在2024年6月30日之前将已购的电子书下载到本地设备或者Kindle图书馆中。

此外,Kindle中国区的客服服务也将一直持续到2024年6月30日,为用户提供质保支持,同时在线翻译、X-Ray、快速翻页阅读等功能也不会受到影响。

Kindle曾经掀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电子书阅读热潮。回顾2007年,亚马逊发布了Kindle,一时间掀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电子书阅读热潮,直至2013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Kindle不仅仅是一款电子阅读器,更成为了电子书的代名词,同时也象征着一种文艺生活的方式。

然而,时光飞逝,转瞬之间,Kindle的辉煌已经成为过去。仅在2018年,Kindle阅读器在中国的销量便突破了百万,达到了巅峰。面对Kindle退出中国市场,许多用户纷纷表达了他们的遗憾之情。一些忠实的“情怀粉”和“铁粉”们感慨道,自己在这个平台上投入了数千元用于购买电子书,然而在一夜之间,这一付出似乎荡然无存,这种突然而至的数字化转变令人感到困惑,同时也让一直支持书籍电子化的用户倍感寒心。

有些网友则幽默地调侃道,如今Kindle或许真的只能变成泡面盖了。

那么,为何Kindle会退出中国市场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可以从Kindle的两个独特优点着手。首先是其便携性,相对于沉重的纸质书,Kindle的轻便性无疑是一大优势;其次是Kindle保持了纸质书的“纯净阅读”氛围,用户在Kindle上只能进行阅读,而无法上网。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优势逐渐丧失,甚至变得不再明显。

过去的十年间,移动互联网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从2G到3G再到5G,手机的功能不断演变,如今真正便携的阅读器已然是手机,它正在逐步取代Kindle这一产品。一位作者深刻地分析道:“现在我几乎不怎么使用Kindle了,主要是因为手机一直在手边。如果一样的功能手机都可以满足,你何必再拿起另一台设备呢?这就好比手机已经取代了钱包、iPod、交通卡等多种功能。虽然Kindle拥有耗电少、重量轻、墨水屏等优势,但与手机相比,它的体积稍显笨重。

如果只是在零散的碎片时间内进行阅读,恐怕墨水屏的优势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另外,Kindle所独具的“纯净阅读”感受,也能够被纸质书所替代。如今,人们在手机中面临着海量信息的汇聚,而在追求静谧的时刻,往往更愿意拿起一本纸质书,享受翻页的愉悦,感受指尖与纸张交汇的真实感受。”

Kindle所面临的退出也受到了外部竞争的影响。在Kindle进驻中国市场的十年里,国内电子书市场涌现出了一系列的本土品牌,如科大讯飞、华为、掌阅、文石以及微信读书等。

这些本土品牌对于Kindle在市场上的份额构成了一定的冲击。比如,一个85后的用户张欣,曾是Kindle的忠实拥趸,但在去

年他却选择放弃了Kindle,花了近2000元购买了微信读书的阅读器。他坦言,微信读书阅读器对于他来说更加方便,可以在手机、平板电脑和阅读器之间共享阅读资源和进度,随时随地都能够继续阅读,而且每次打开阅读器都能够恢复到上次阅读的位置。

Kindle的退出让用户们面临不同的选择和应对方式。一些人选择放弃使用,将曾经心爱的设备用来盖泡面,而将阅读的重心转移到手机阅读APP上。另一些人则紧急行动,连夜囤积书籍,希望在最后的日子里能够多消费一点,以便能够保留更多的阅读资源。

这个问题也引发了广大用户的思考,你曾经使用过Kindle吗?你更倾向于使用电子书阅读器还是手机?或者你是坚定的纸质书阅读者?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我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选择,每一种阅读方式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但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更好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或许,Kindle的退出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也预示着另一个时代的开始。无论是电子书阅读器还是手机阅读APP,它们都在不断地演化和创新,为读者们带来更加便捷和丰富的阅读体验。我们或许可以借此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阅读习惯,探索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从而更好地融入到这个充满变化和可能的数字化世界中。

综合潮新闻、钱江晚报、上观新闻以及Kindle公众号等多个来源的报道,我们可以看到,Kindle的退出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思考。这一平台曾经陪伴了许多读者走过了美好的阅读时光,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变化,Kindle不得不面临市场退出的现实。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可以在其他阅读方式中寻找到阅读的乐趣,用不同的工具感受书籍带来的魅力,开启属于自己的阅读新旅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亚马逊   纸质   中国市场   阅读器   中国   电子书   眼泪   优势   方式   网友   时代   用户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