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给俄方供货就摧毁中国芯片生产能力,国产芯片扛得住吗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的威胁与我国的自主能力

当地时间3月8日,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明确表示,对于那些不遵守美国对俄出口管制措施的中国企业,将面临严厉的打击措施。尤其是中国芯片企业,如果被发现向俄罗斯出售芯片,美国将采取措施阻止这些企业使用美国的设备和软件。雷蒙多甚至警告称,对“不遵守管制措施的中企”采取行动,将对中国芯片生产能力造成“毁灭性打击”。


这一表态并非简单的口头威胁,而是可能早在其计划之中。在过去一段时间,特别是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已经多次发起制裁行动,并敦促其他国家加入对俄罗斯的制裁。许多企业已经采取行动,与俄罗斯的业务关系得到削减,有些甚至完全中断了与俄罗斯的业务往来。英特尔、谷歌、苹果等企业均表态退出俄罗斯市场或暂停业务,给俄罗斯的关键零部件和软件供应造成严重影响。


然而,这并不是美国首次对中国科技企业采取制裁行动。近年来,美国多次将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列入所谓的“实体名单”。这些企业被列入名单后,将无法从美国获取设备或零部件,这导致许多中国企业受到巨大影响,有些甚至手机业务大幅下滑。这些前例令人担忧,如果美国再次对中国芯片企业采取断供行动,对中国芯片产业是否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事实上,中国芯片产业已经积累了相当的自主生产能力,而美国商务部长的表态或许有一定的底气,但也存在夸大之处。芯片作为现代工业的核心,对于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至关重要。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每年消耗大量芯片,但对高端芯片依然依赖进口。例如,2021年,中国进口集成电路数量达到6355亿个,同比增长16.9%,进口金额高达4400亿美元,而国内产值仅为1045.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2%。尽管中国已经形成了较大的中低端芯片产业规模,但高端芯片仍然严重依赖进口。


不容忽视的是,芯片生产涉及多个环节,不仅需要设备和技术,还需要材料和软件的支持。芯片设计阶段的EDA工具依然严重依赖进口,而芯片制造设备和核心材料也主要依赖进口。中国的国产设备和材料质量尚不及进口,尤其在高端领域存在明显差距。对于高端电子产品,例如手机所使用的CPU、GPU等,国内产值仅占不到5%。


特别是在芯片生产设备方面,中国依赖程度高达88%,而国产设备产值仅占12%左右。全球主要的芯片生产设备由美国等国提供,这使得我国芯片生产受制于人。与此同时,芯片制造所需的关键材料主要被日本垄断,中国在这方面的自主能力有限。

然而,中国并未束手待毙。近年来,中国在芯片产业方面加大了支持力度,国内企业在设计、生产等环节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华大九天在设计端的EDA领域具备部分替代进口的能力,国内企业也在芯片生产流程设备和材料方面逐步替代进口。虽然整体质量尚不及进口设备和材料,但中国芯片产业并非一蹶不振。特别是在部分中低端领域,中国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生产能力。


此外,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也占有重要份额,如果美国切断对中国的设备和材料供应,不仅会影响中国,也会损害美国企业的利益。因此,尽管美国可能在嘴上威胁,但实际行动远非轻松。整体来看,虽然中国芯片产业仍有短板,但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实力,有能力应对美国的制裁威胁,未来的发展潜力也不容小觑。

总之,美国商务部长的表态引发了广泛关注,但其言之过重。中国芯片产业的自主能力虽有限,但并非毫无反抗之力。通过加大支持力度


,在芯片设计、生产、材料等各个环节的努力下,我国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华大九天等企业在某些领域展现出了可替代进口的能力,国内芯片产业也逐步扩大了市场份额。

为了弥补自主短板,我国加大了科研和创新投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养本土芯片技术和人才。同时,我国也在推动芯片制造设备的本土研发和生产,以减少对进口设备的依赖。上海微电子研发的光刻机便是一个成功范例,不仅可以生产28纳米的芯片,甚至可以用于生产更高端的14纳米芯片。


当然,要真正实现芯片产业的自主化,还需要克服技术难题和依赖性。尤其是芯片制造所需的核心设备、关键材料和软件,仍然依赖进口。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国际领先企业的合作,推动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只有通过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才能够彻底减少对进口的依赖,从而确保芯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深感自主创新的重要性。虽然美国商务部长的表态引发了一定的担忧,但我们不能只看到其中的威胁,更应该看到我国芯片产业的巨大潜力。在全球科技格局中,我国正迅速崛起为科技强国,各个领域都在取得卓越成就。在芯片领域,虽然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我们已经踏上了自主创新的道路,不断取得突破。


通过持续投入研发、加强国际合作,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芯片产业将能够在更多领域实现自主生产。美国的制裁威胁不过是路上的一道坎,而我国已经展现出了应对挑战的决心和能力。作为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见证者,我深信,在全体科技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芯片产业定会迎来更加灿烂的未来!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美国   中国   芯片   俄罗斯   生产能力   自主   我国   产业   材料   设备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