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儿子成老赖,小儿子砸招牌,陶华碧:可怜我75岁还在硬撑

文字/编辑 悠悠

2022年,“老干妈”的创始人,75岁高龄的陶华碧现身于直播间,直播了三个月,却人气低迷,销售额也只有80万元

这样惨淡的销售额,放在“老干妈”身上,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

这一切,都要归咎于陶华碧那两个不争气的儿子

一个成了老赖,一个砸了“老干妈”的招牌,逼得陶华碧不得不出山直播卖货

凭一罐辣酱征服了十几亿中国人的胃的“老干妈”,怎么如今就变成这副模样?之后的“老干妈”又该何去何从呢?

陶华碧的两个儿子

一切要从陶华碧的两个儿子说起。

陶华碧育有两个儿子,本以为能放心地把“老干妈”交给这两个儿子管理,退休回家,和姐妹们打打麻将,过上幸福的退休生活

但没想到的是,退休不容易啊,这两个儿子,竟是一个都不省心

2014年,陶华碧觉得该是时候退休了,便正式把公司事务交接给儿子,让两个儿子接手“老干妈”

然而,从那以后,“老干妈”的销售额连年下滑,2016年到2018年分别为45.49亿、44.47亿、43.89亿

这两个儿子都干了些什么,让“老干妈”陷入这等境地?

持有49%股份的大儿子李贵山,一直不爱跟“老干妈”的思路走

陶华碧早早就说过:“我肯定不会上市!一有人跟我谈上市,我就跟他说你走吧,不用跟我浪费时间了,这件事免谈!”在多次采访中,她都强调了自己“不上市”的坚持

但大儿子李贵山的想法却跟母亲完全不同,他坚定地认为,如果不上市,“老干妈”根本不可能有继续发展的空间了。“老干妈”要想更上一层楼,就必须上市,拥抱资本,尝试多元化经营

陶华碧性格执拗,认准了的事情,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眼见说服不了母亲,李贵山干脆当起了“甩手掌柜”,不再过问“老干妈”的事,搬家去了上海,开始搞起了投资

起初的李贵山信心满满,立志于在金融行业靠投资闯出来一片天地,在酒店、房地产、医药等行业都投了不少钱。

2017年,李贵山和一个房地产商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共同开发一个高档的商品房小区“云润天阳”

李贵山在这个项目中,投了一个多亿。最终这个小区却因为种种变故,迟迟不能交房,最后走上了烂尾楼的不归路

李贵山就此变成了“老赖”,被法院下达了限制高消费的指令

拿不到房的业主们无处发泄怒火,也纷纷开始愤怒地谴责李贵山,顺带也质疑起了“老干妈”的信誉

陶华,只好出面说明,这是儿子的个人行为,和公司无关

再说到持有51%股份的小儿子李妙行,他的观念和母亲更为相似,都倾向于稳步发展

对变成“老赖”的大儿子失望至极的陶华碧,把让“老干妈越做越好”的希望放在了小儿子身上

然而,小儿子的做法却给了陶华碧一记响亮的耳光,更是让“老干妈”遭受了一记重击

李妙行接手“老干妈”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成本问题。当时原材料的价格不断上涨,而单价又不好随意上涨。

焦头烂额的李妙行最后竟然决定,为了降低成本保证利润,要把核心配方贵州辣椒换成河南辣椒

要知道,“老干妈”最受欢迎的就是它独特的味道,而这独特的味道就取决于核心配方中的辣椒

“老干妈”的老粉们纷纷吐槽“老干妈”味道变了,不如以前香了,不再是记忆里的味道了。


自此,“老干妈”的口碑和营业额都一落千丈,一路下滑

正在家享受退休生活的陶华碧顿时急了,自己辛苦打拼了大半辈子的事业,可不能眼看着就这么毁了

于是她“炒了小儿子的鱿鱼”,再度出山,自己重新接管了公司事务

恢复了“老干妈”原先的配方,继续使用贵州辣椒。在儿子的建议下,陶华碧还拍摄了广告视频,推出新的促销方案,和男人装合作推出联名产品,跟上时代的脚步争取更多市场

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老干妈”的营业额慢慢地就起来了,甚至在2019年营业额还达到了50.23亿,刷新了纪录。

不得不说,陶华碧能白手起家把“老干妈”做成家喻户晓的大品牌,是有两把刷子的。

但好景不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样的局面也没能维持多久

陶华碧“直播带货”

“老干妈”的频频销量下滑,除了跟陶华碧不争气的儿子有关之外,和如今的市场状况也分不开

如今辣椒酱的品牌越来越多,人们不再一想到辣椒酱就想到“老干妈”,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在淘宝京东等平台搜索“辣椒酱”时,前排已经被其他品牌占据,没有了“老干妈”的位置

众多企业都想在辣椒酱这个市场分一杯羹“虎邦”、“饭扫光”、“川娃子”等新的品牌层出不穷,“海底捞”“味千拉面”等餐饮品牌也跨界加入市场。

在这些品牌的“围剿”下,“老干妈”的销量下滑,也是难以避免的趋势

眼看着消费者流失得越来越多,产品、品牌、营销都比较守旧的“老干妈”终于也搞起了直播带货,试图吸引消费者

陶华碧刚现身于直播间,就吸引了不少观众

75岁的“国民女神”征服十几亿中国人的胃的女人国民品牌“老干妈”的创始人,这些头衔让她备受关注,也激发了很多网友的情怀,网友们纷纷点进直播间一探究竟

但没过多久,网友们就发现,直播间只是播放了陶华碧采访时的视频,来作为背景,陶华碧并没有来。

网友们发现直播间来来回回就是反复播放那一段视频之后,便也没了兴趣。直播进行了三个月销售额也只有80万元

2022年,面对原材料成本的进一步上涨,陶华碧坚持辣椒坚决不能换,于是便只好提高了“老干妈”的定价

这样一来,“老干妈”的销售额更是步步下滑,竟跌出了贵州民营企业百强榜前十

看着“老干妈”如今的困境,回想起当初陶华碧白手起家,把“老干妈”品牌做得风生水起的盛况,真是令人唏嘘

陶华碧创立“老干妈”

“老干妈”的创立,要从陶华碧42岁那年说起。

那时陶华碧用攒下的钱开了一家小饭店,卖凉粉和凉面。为了不过于单调,从小就擅长制作辣椒酱的她自己做了辣椒酱,提供给客人们用来拌着吃

没想到,就因为这辣椒酱,饭店的生意火爆起来了

陶华碧的自制辣椒酱味道独特,香味十足,辣得也恰到好处,一下子成了方圆几里都有名的辣椒酱。

附近有一些学生也常常来吃,还用辣椒酱蘸自己带来的馒头吃。

陶华碧知道他们家的情况后,自己也从小贫苦的她非常理解他们,表示不用收钱,辣椒酱随便蘸

那群学生感动不已,亲切地称陶华碧为“老干妈”

谁知,这就成了日后国民品牌的名字,响彻了全中国乃至外国。

看见了商机的陶华碧,干脆开始卖起了辣椒酱

结果,辣椒酱的生意越做越好,倒是没人记得这其实是一家凉粉店了。

有一次陶华碧在外面吃饭,发现饭店用的是自己做的辣椒酱。惊讶之余,她又走了很多家饭店,发现大部分饭店用的都是自己做的辣椒酱。

“既然辣椒酱这么受欢迎,那我就干脆专卖辣椒酱好了。”陶华碧想。

说干就干,她当机立断,把饭店关了,跟村委会借了两个房间,雇了40个工人,开了一家辣椒酱加工厂

这就是“老干妈”最初的样子

可辣椒酱做出来了,又该怎么卖呢?

陶华碧想,既然之前她的辣椒酱在饭店受欢迎,那就从饭店开始

于是,她带着做好的辣椒酱,一家一家饭店地走,推销自己做的辣椒酱,这家不要就去下一家。

凭借着独特的风味,找她订货的饭店越来越多,“老干妈”就这样在贵阳站稳了脚跟

当时,很多贵阳人外出打工,都会带上一瓶“老干妈”,把家乡的味道分享给同事朋友。

“老干妈”的名声逐渐传到了全国各地,陶华碧见打开了市场,决定把生意做得更大,便成立了一家公司,开始形成更专业效率更高的产业链。

但陶华碧并没有满足于此,她还想带着“老干妈”走出国门

“第一炮,我就要打到美国去!”说这话时的陶华碧看起来信心满满

她也确实做到了,“老干妈”很快就火到了外国。很多人出国都要带上一瓶“老干妈”,不然就吃饭都没有滋味了。

甚至连众多外国人也纷纷拜倒在“老干妈”的魅力之下。

结语

“老干妈”辣椒酱,代表着我们记忆里的一个味道,如今却在逐渐失去市场。

如何重振旗鼓重新上路,到底用什么办法留住消费者,是“老干妈”需要探索的问题,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小儿子   辣椒酱   大儿子   销售额   辣椒   招牌   味道   儿子   饭店   两个   品牌   市场   陶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