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刺“客”即是刺自己

黄齐超

7月以来,“共享充电宝每小时4元起步贵吗”“共享充电宝电用完只充了30%”多次冲上微博热搜,再次将共享充电宝的收费问题推向风口浪尖。当初,用户使用前30分钟甚至1小时都是免费,超出规定时间后1元/小时,每天封顶价格为10元。而现如今,在上海,共享充电宝价格普遍在3-5元/小时,在热门景区与商圈,其周边共享充电宝价格达到7元/小时,在酒吧,价格可达到8元/小时。(8月2日 澎湃新闻)

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的出行必备品。但因智能手机的应用多,耗电速度较快,需要随时充电。这种情况下,共享充电宝就借着共享经济的春风应运而生。所以,诸如餐厅、候车室、景区、商超等公共场所,都有共享充电宝的身影。

最初,共享充电宝的收费标准是1小时0.5元,甚至可以免费使用半个小时,充满一部手机,也就三四元钱,赢得用户的好评与信赖。后来的慢慢涨价,也在用户能接受的范围内。然而,最近一两年,共享充电宝涨价到了离谱的地步,比如一些景区的共享充电宝居然每分钟10元,被网友调侃称“比特斯拉充电都贵”。现在网上,网上铺天盖地都是对共享充电宝涨价的吐槽。

共享经济打价格战的后续,应该是先形成市场垄断,再肆无忌惮地涨价。但是,共享充电宝并没有做到对市场的垄断,他们也很难垄断市场,不要以为所有消费者都甘做“冤大头”,不要以为用户离开共享充电宝就寸步难行,大家可以随身携带一个充电宝,“急用电”的问题就解决了。所以,如果共享充电宝疯狂涨价,那么,消费者自然就用脚投票,和你说“拜拜”。

诚然,共享充电宝想降低价格、重新获得用户芳心,也非易事。毕竟,共享充电宝面临越来越多的市场压力:比如,移动电源、便携式充电器的售价越来越低,携带越来越方便;比如,手机容量越来越大,快充技术不断进步;比如,代理商的入场费、提成居高不下,等等。这些因素导致了共享充电宝坠入了“企业亏损——价格上涨——用户弃用——企业亏损”的恶性循环,在自暴自弃中迎接最终的惨淡败局。

其实,除了价格飞涨之外,共享充电宝还存在其他乱象:比如计费规则不确定、押金无故扣除、退还充电宝不畅、充电不耐用而导致的性价比不高等等。这表明,用户对部分共享充电宝的消费体验极为不佳,这需要充电宝企业重视。

窃以为,共享经济还是可以期待的赛道,只要企业不急功近利,能在自身利润与合理定价上找到平衡点,或者尊重“薄利多销”的市场经济规律,再改善服务质量,提高用户满意度,即可达到“共享共赢”的初衷。若如此,共享充电宝企业的发展之道,就可以渐行渐稳,也渐行渐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特斯拉   景区   智能手机   消费者   小时   价格   用户   经济   市场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